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分析
2018-07-14凌永红
凌永红
摘 要: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是其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同时,在这一阶段,小学生的人格逐渐健全,开始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在这一时期,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显得十分关键。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履行德育职责,增加对小学德育工作时效性的重视,并且将小学生的德育渗入日常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
关键词:小学;德育;时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学生的德育事业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学校必须增加对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通过采取有效的途径来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当前小学教育工作者重点思考并且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学校对学生德育工作缺乏重视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但是大部分学校仍然将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再加上升学考试等方面的影响,学校和老师仍然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放在第一位。教师发生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和教师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如何帮助学生取得成绩的提升上,这种教育方式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此外,即使有一些学校落实了学生的德育,但是由于开展德育的方法具有教条性,很难让学生接受。具体来说,这些教条性的手段主要依靠教师的权威性,教师通常会制定明确的规章条例来告诉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以及做出这种行为需要承担的后果。在这些条例的震慑下,学生一般会严格遵守。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学生遵守这些规章制度是出于被迫的情形,他们只是出于害怕惩罚而选择不做这些禁止的事情,而并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刻意识到这些行为的恶劣性质,这样的德育并不能取得长久的效果。
2.教师投入精力不够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许多小学教师已经开始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逐渐认识到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德育教学中,却没有真正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有效地落实,这使得学生德育的实效性不强。同时,在德育中,教师对于学生德育的评价理解不够深入,比如单一地、过多地表扬学生,反而导致鼓励起不到理想的效果。除此之外,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评价仍然将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水平作为重点内容,而没有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总之,现阶段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开展缺乏深度,流于形式。
二、提高小学德育时效性的策略分析
1.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被动地进行学习。为了增强小学德育教学的时效性,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思路,尽可能地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在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实现将学生作为德育教学主体的高效德育。具体来说,小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设“我听你说”教学模塊,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来允许学生进行踊跃发言,鼓励学生针对课堂讲解的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来加深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同时有效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2.提高教师德育认知水平
小学生在思维模式方面处于初级阶段,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表现大都来源于模仿。因此,教师在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身的德育修养,在生活中注重自身的行为举止,从而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此外,小学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德育教学水平,首先加强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积极转变落后的德育教学思维,不断总结德育的有效经验,创新学生的德育工作。
3.促进德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因此,德育教学的主要方面不局限于德育理论知识的教育,而是重视学生如何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中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将知识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例如,教师在讲到尊老爱幼相关主题时,可以指导学生试着回想自己在生活中和爷爷奶奶相处的场面,包括回想自己的爸爸妈妈尊重长辈的方式。总之,让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尊重老人,从而使德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德育内容。
总而言之,德育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德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转变传统落后的德育教学思维,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德育教学中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并且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小学德育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慧宁.谈谈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17(9).
[2]吕继东.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6).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