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图书室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2018-07-14漆耀江
漆耀江
书籍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图书室又是知识的宝库,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图书馆(室)的建设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对于保障教学、服务教学、改善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见学校图书室的建设的作用和地位都是非常高的,但是当前学校图书室建设存在着种种弊端,特别是农村学校图书室的建设,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图书室建设的现状
根据我校图书室建设的情况,结合我多年管理图书室的经验,我认为农村小学图书室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认识缺位,重视不够
农村学校大多领导受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功利主义思想泛滥,为了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不惜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封闭起来,更有甚者担心学生课外阅读会浪费学生学习的时间,以教材为中心,在片面、自以为是的教育理念支持下关闭图书室,只有上级领导检查时,搞搞卫生,编编阅读记录,敷衍了事。在课程编排上,阅读课没有被计划在内,有些学校虽然课程表上有所体现,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上成了其他课程,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学生仅有的自由支配的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也不同程度存在着缩水。学生忙着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无暇顾及课外的阅读。另外,家庭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家长宁可花钱买各种各样的玩具,也不给孩子挑选基本图书。他们认为课外书是“闲书”,考试又不考,看了只是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娃娃写几个教材上的生字、词语。由此缺位的认识,导致孩子对阅读失去了兴趣,严重地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藏书量少,图书陈旧
由于农村大多数学校地域偏僻,生源不足,按学生比例划拨的公用经费捉襟见肘,再加上学校资金投入不均衡,导致学校图书室图书更新速度较慢,唯一更新的途径就是统一的政府采购,仍然按照学生比例采购,农村学校稀少的生源导致每次更新的图书也不多。还有就是收藏的用过的套题、教案等,而随着课程的改革,教材的内容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些资料已经失去了参考价值,但为了增加藏书的数量,为了应付检查,仍然大量保存着这部分陈旧,甚至发黄的图书。不敢否认,这些书籍的存在不仅实现不了应用的价值,而且还有误导学生的作用。
3.缺少专业管理人员
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管理图书的人员大都缺少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整个图书室的书籍凌凌乱乱,各类图书摆放杂乱无章,不能正确地对文献书籍进行正确分类、上架,不会科学管理。学生借阅时不能“为人找书”,更不能“为书找人”,将图书室的各种书籍推荐给最需要的教师和学生,发挥不了藏书的资料作用。甚至有时疏于管理,懒于管理,图书室不能随时为师生开放,不能全方位、准确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农村小学图书室建设的对策
1.转变观念,加强认识
各级教育主管部分和学校要贯彻落实好《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把学校图书室建设纳入学校重点工作,运筹帷幄,统筹规划。努力完善图书室的建设,逐步建设成设施比较齐全、功能比较完备,能比较顺畅运转,便捷地服务于广大师生,把图书室打造成高效的育人阵地和推动新课程改革重要课堂,彻底改善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落实全人阅读,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并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开放阅读,提高素质
首先农村学校图书室最好实施专人管理,全天开放,确保每个学生、每位教职员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随时能查阅资料,借阅资料,一切能科学合理、快捷流畅地进行,并且还要精简借阅图书繁琐的手续,能够高效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其次创新图书借阅方式,将图书资源布置到楼道,甚至走进教室,在班级创建图书角,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借阅,将丰富的图书资源服务于课堂,促进师生便捷、有效阅读。最后学校要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学校拓宽渠道,利用网络和其他培训的方式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使其能够高效地服务于广大师生。
3.开展活动,提升素质
农村学校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墨韵书香校园,开展经常性主题读书活动。如我校创建了“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亲子共读”等活动,把阅读纳入了课程管理,利用每周三的课外活动时间,集中统一开展。学生在舒缓的轻音乐声中,畅游在书的海洋中,汲取知识的养料,我校还每年举行一次大型的“经典诵读”活动,以活动为契机,以活动为载体,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熏陶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读书中汲取營养。在读书中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读书中积累词汇,提高写作能力,在读书中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总之,要完善农村小学图书室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存在许多的困难,但相信只要我们充分重视、精心筹划,我相信我们还是可以获得突破性的进展,让其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