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数学课堂交流更有效

2018-07-14曹端锦

新课程·中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交流质量

曹端锦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是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欲望;也可以挑起学生争辩,促进深层次的交流;还要让学生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要适时给予恰当引导,提高交流的质量。

关键词:交流;有效;质量

课堂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是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形式上热热闹闹的交流并没有实际效果,更使少数优等生在发表自己观点,多数学生则无事可做仅仅是听众。真正有效的数学交流是全班同学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向其他同学表述自己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的看法,达到共同学习构建知识的目的。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欲望

课堂上学生交流是否能深入有效地开展,关键看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是否有挑战性和思考性。教师不仅要设计出有挑战性的大问题,还要设计出能让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的小问题。我在教“24 时计时法”时,由于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所以课上围绕本课重点提出了两个大问题:(1) 什么是 24 时计时法?(2)24 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各有什么好处?由于已经有一部分生活经验,许多学生跃跃欲试,急于表达自己的所想;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平时这方面的积累不多,但也很想知道结果。这两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交流欲望,教师根据学生表现情况,观其火候。再安排他们互相交流,这样问题就在交流中轻松地迎刃而解了。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去冲击学生的大脑,引发了学生真正的思考和交流,这种交流是学生一种内在迫切的需要,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交流中体验,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挑起学生争辩,促进深层次的交流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平均数的时候,首先出示男生队伍中一个人和女生队伍中一个人套圈的结果统计图,问这两个人谁套中的多?大多数学生认为女生厉害,这时候问男生,你们服气吗?男生当然不服气,说一个人不能代表一个队的水平;接着老师来个全体总动员,出示5个男生和5个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问现在怎么比,哪个队厉害?经过讨论,学生各抒己见,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女生组厉害,原因是女生一号套中的最多,肯定是女生这组厉害。也有人认为女生队不行,因为最少的也在女生队,这时候矛盾重重。教师让学生进行第二轮讨论,提示全体队员都来了,该怎么比?学生进过争辩,得出比总数合理一些;为了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再次出示男生和女生人数不等的情况(4男5女)结果统计图。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哪个队厉害,学生受到刚才比总数的影响,许多学生题目都没细看,把总数相加,脱口而出女生厉害,原因很简单,女生总数多,这时候再让学生细看,发现人数不一样,那怎么比呢?学生受到总数、人数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再经过争辩交流,发现比较每个队平均每个人套中的次数最合理,继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现实中好多老师生怕节外生枝,不敢让学生争辩交流,觉得浪费时间,或者是草草收场。其实如果学生说得不偏离主题,就要舍得花时间让他们争论下去。在争辩过程中,学生思想高度集中,不仅能认真听明白别人说的意思,还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反应能力,加深对新知识重难点的理解。

三、让学生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首先要合理分工。在小组内,谁主持,谁记录,说的先后次序,都应该有明确规定,让组内人人都有机会说,如果学生在表达不清时,可以让他们自己借助手势、图画或操作等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次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候,我出了这样一道综合练習题:一个圆的面积等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已知圆的周长是12厘米,求长方形的周长。先让学生思考,想好后小组交流。生1说:r=1256÷3.14÷2=2厘米;生2说:圆的面积3.14×2×2=12.56厘米;生3说:长方形的长=圆的周长÷2=6.28厘米,长方形的周长=(6.28+2)×2=16.56厘米。经过调查,90%的学生知道自己提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不清楚别人说什么。这就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认真倾听,不仅目光要专注,不打断别人说话,还要做简单记录。

第三要对比分析。耐心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做出准确判断,并与自己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看看自己做得对还是不对。如果错了,要找出错在什么地方,是哪一步错了,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纠正等。如果自己与他人说的都是正确的,还要看别人什么地方说得好,值得自己去学习;从方法上看,谁的更优,更为简捷。交流是认知,更是构建新知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交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给予恰当引导,提高交流的质量

学生交流,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引导,加强彼此间沟通,保持良好情绪说下去。对于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帮助,排除干扰,使交流沿着教学目标继续下去。引导,应在学生意见分歧处,相互问难以说服,应终止交流或适当点拨,强化正确观点;引导,应在学生被某个问题卡住处,降低难度,使交流得以进行下去;引导,应在学生困乏处,点燃激情,让探讨继续下去;引导,对于集体问题,集体指导,对于个案问题,单独指导;引导,就是要启迪,在方法上、思路上、精神上给予帮助。不过,引导,不是喋喋不休,要相信学生,只在关键点上进行点拨,贵在精,不在多。如教学“276-19”时,一个学生说:276-10=266,266-9=257,所以276-19=257。 老师提问:谁听懂他的意思?谁能解释一下,一位学生说出相近方法。即先用276-16,之后再用260-3,师:你的这个方法与第一个同学相似,而且还考虑到尾数相同的情况,还有与他们方法不一样的吗?教师的引导,不仅激发了学生积极性,还提高了交流质量,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激励和启示,获得愉悦体验。

参考文献:

沈建国,冯金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论[M].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3-03-13.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交流质量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关于质量的快速Q&A
质量投诉超六成
交流&イベント
交流&イベント
石器时代与质量的最初萌芽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