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2018-07-14晶晶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创新意识

晶晶

摘要:初中生物课堂效率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主要影响原因,大多是由于学生们的主观问题导致。因此在教学中引入创新意识,减少学生的主观问题对于课堂效率的影响,就成为了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课堂效率;创新意识;结合實践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196-01

1.影响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的主要因素

1.1课业繁重,很难投入精力于生物学习。尽管通过新课标改革,基础教育中加强了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但不得不承认,从中考及平时考试的时间出发,学生必将更多注重语、数、外的课程学习,而从某种程度上忽略生物学习。初中生物课程相对比于其他初中课程,更加具有趣味性与生活关联性。所讲述内容也多以理解记忆内容为主,并没有过诲涩难以理解的内容。这就导致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精神普遍比较放松,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学生的感性认识不足,通过死记硬背完成生物教学要求。初中生物所讲述内容主要为,基本动植物的认识、细胞结构及微生物以及人与环境三大部分内容,其主要知识内容多要求与实践相结合。而事实上则是由于实验条件不允许或时间安排等问题,导致初中生物内容并没有能够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对于初中生物学内容的了解及掌握,依旧停留在课本内容上。因为学生对于生物的感性认识不足,往往认为生物是一门只需要死记硬背就能完成目标要求的科目,所以在平时课堂上并不会投入太多的时间精力,而是在考试前突击完成考试指定内容,这就对初中生物课堂效率具有极大的打击。

1.2学习热情不足,思路较为单一。通过考试中的探究性题目不难看出,学生们往往在这部分试题中得分偏低,解题思路单一,大多是千篇一律的答案,不具备创新性。而这种现象就正说明了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热情相对缺乏,并没有在课外更多的时间对生物内容进行思考。

2.创新意识的内容

2.1创新意识具有连贯性。一个日常勤于思考的人,就易于进入创造思维的状态,就易激活潜意识,从而产生灵感。对于学生经常进行思维训练,不断提出新的构想,有利于使思维形成连贯性,保持活跃的态势。目前对创新的理解上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认为创新具有偶然性。实际上,每一次的创新看似偶然而决非偶然,偶然是必然的结果。只有保证思维的连贯性,才能使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以致用。

2.2创新意识具有综合性。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因素,按照一定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创新者在思维时,将事物放在系统中进行思考,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方面的分析与综合,找出与事物相关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也不只是利用某一方法思维,应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不是只凭借一知半解、道听途说,而是详尽地占有大量的事实、材料及相关知识,运用智慧杂交优势,发挥思维统摄作用,深入分析、把握特点、找出规律。因此在掌握创新意识前,首先要保证对于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通过与实际相结合,真正从根本上对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将有利于创新意识的综合性发展。

2.3创新意识具有灵活性。创新意识虽然符合一般方法论,要求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加以论证、得出结果。但在其加以论证的过程中,往往并非通过固化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而是通过辐射思维、换元思维、多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模式进行思考。通过多种思维模式的相互转换从而得出最佳的论证过程。

3.学生创新意识与课堂效率的关系与实际应用

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灵活掌握内容。在初中生物课堂上,通过对学生采取启发性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就如同在讲述微生物内容部分时,因为为微观内容,初中生对于看不见的东西很难进行理解。在这里就不妨通过启发式的教学,联合生活中常见的食品腐败现象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通过这些现象明白了微生物的存在形式,再使得学生通过创新意识加以思考,灵活提出微生物的控制与应用。

结合探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基础知识内容掌握。探究性学习法是一种基于创新意识的学习方法之一,通过学生们的创新意识,结合生活学习中的实际现象,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完全是自主学习进行探究。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往往需要通过学生自己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牢固掌握课本知识才能够加以解决。因此,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将所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基础知识。

4.如何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同时因为创新意识具备的居多特点,导致其往往需要与实际相结合,真正用于实践当中,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创新意识的目的。

结合课外实践。通过野外踏青、收集标本等课外活动,使学生能真正与大自然接触,并在接触过程中,促进学生思考。加强课内实验。由于生物实验往往受到条件限制,并不能很好地使学生充分接触,那么在这里不妨采用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促使学生对课内实验的了解。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加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确实是一条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更加有利于初中生物教学任务的完成。但创新意识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同样需要各科目之间的教学配合与细心培养,才能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里不仅是学生们今后的加强方向,更是老师们应该重点致力于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洪霞.《初中生物教学方法探究》.生物教学,2015.11.

[2]张彩金.《初中生物教学方法探究》.生物教学·学校教育,2015年第一期.

[3]吴秀萍.《浅谈几种初中生物科的教学方法》.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14年第8期.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创新意识
浅析如何进行高效率的初中英语教学
如何利用好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