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2018-07-14汤晓辉

读天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指出:“数学活动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釋与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因此,面对抽象的数学学习,我们老师都会创设各种体验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数学、感悟数学、应用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理解数学;激趣数学;感悟数学

一、 在观察中理解数学

我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由于数学知识具有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有时候我们教师引导学生绞尽脑汁去想象,挖空心思去理解,却仍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时候倒不如让学生去观察事物、模型、图像或演示过程来得更为直观、形象。如数一数叠放在一起的主体图形个数时,学生总会漏数、错数。究其原因是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发展薄弱,立体感不强。若老师借助学具模型,直观地摆一摆,引导学生经过观察,从而体验到为什么说主体图形下面还有立体图形,会懂得看不见的图形仍然存在,不能忽视。学生一目了然。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的一课时,我们不能把圆柱体的侧面拆下来,但可以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把圆柱体的侧面像贴标签一样,全部包裹起来,接口处不重叠。然后告诉同学们,这张纸的面积刚好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再把它掀下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刚好是这个长方形纸的面积,那么让学生自主用纸操作,结果还发现长方形纸的长刚好等于圆柱体底面圆的周长,这个长方形纸的宽就等于圆柱的高。由此学生通过操作、演示,自然得出长方形纸的面积长×宽就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这一直观画面会深深地刻进学生的脑海中,对圆柱体侧面积公式=底面周长×高=ch,会更深刻,记得更长久,自然表面积就把2个底面积加上一个侧面积就是。学生接受就容易多了。再比如在教学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时,若老师让学生死记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时,学生容易混淆,张冠李戴。但如果让学生观看课件、观看演示,1平方米是由100个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而1立方米是由1000个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效果会更好,更直观。因为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这些直观的画面已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大脑中,所以更易理解,也会记得更牢。

二、 在游玩中激趣数学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在课堂上如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犹如给他们注入一股新活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就易学、乐学。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课时,我就让学生从玩纸中导入开始。让学生将手中的纸对折,沿着中间的抓痕,你想怎么撕就怎么撕,然后将手中的白纸展开,比比谁的图形漂亮,再把撕下的两张纸重叠一起,他们会发现什么(完全重合),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就是完全重合。最后总结,这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就是对称轴。学生通过折一折、撕一撕、比一比的游戏,很自然地导入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为本课的教学烘托了活跃的气氛,整个学习同学们兴趣盎然。在教学“可能性”这一课时,我在课中安排了“摸球、猜球”的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在摸、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一定”“可能”的含义和应用。类似这些“玩”的机会,会让学生乐此不疲,收获甚多,他们既学得高兴又学得轻松。

三、 在操作中感悟数学

对于我们的小学生来说:“听过的就忘记了,看过的就记住了,做过的就掌握了。”没有亲身的体验,没有积极的活动,很多知识便如同“过眼云烟”,很难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把“学数学”变为“玩数学”,把“书本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让学生在活动与应用的过程中去体验与理解知识显得极为重要。

比如我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一课时,我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圆柱体的模型,先看整体再分析圆柱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拆开圆柱体模型,变为16个相等近似三角体,接着用16个三角体相互衔接地重叠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大的近似于长方体。让学生仔细观察演示,在演示中发现,这长方体的高即是圆柱的高(h)长方体的宽即是圆柱底面的半径(r),长方体的长即是圆柱底面圆长的一半(πr),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即圆柱体的体积与近似的长方体体积一样等于r×πr·h,即V圆=πr2·h=sh=底面积×高,公式自然出来了。通过演示操作,学生最终形成对圆柱体体积的整体认识。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历经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的数学活动,清晰地认识了圆柱体体积公式归纳,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尝到了探究成功的喜悦,也亲身体验到知识获得的过程,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四、 在应用中升华数学

学生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每一节课,老师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练。究竟是什么样的练习学生既乐于接受,又能让学生富有成就感呢?事实证明选择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练一练,学生会更喜欢。如学习“圆的认识”知识后,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做深入探讨,引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学习了圆柱、圆锥这一单元后,引导学生计算沙堆、稻谷堆的体积;学习了比例知识后,引导学生在地图上算出从省会城市到各个相关地方的实际距离;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百分数的材料,并通过数据讨论分析、了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如此练习不但让学生体验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功。

数学课堂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式也是多样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活课堂,让学生真正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体验到获取新知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更好地去探索数学。

作者简介:

汤晓辉,江西省上饶市,江西省余干县洪家嘴乡大洲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