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8-07-14陈晓静
陈晓静
(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41)
一、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概述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
事业单位占用着一定的社会资源,保证这一部分社会资源合理被合理利用,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在财会[2008]7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对内部控制目标进行了定义: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真实完整的反映准确的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有效的提高经营活动的创利能力和管理效率,有利于企业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事业单位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这与企业的内部控制目的不同,战略要求不是很强烈,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目的应该是合理保证单位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进行风险管理,预防腐败的发生、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完成本单位管理目标的实现。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还能有效支撑“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执行。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
事业单位是政府管理的实施部门,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分工,执行着公益性的事业职能。如何有效的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效果是事业单位的首要任务。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是在对本单位决策及运行机制、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权责分配以及业务流程方面进行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设置。建立内部控制机制,能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评价,提高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保证管理权力的规范行使,防范腐败、舞弊的发生,确保合法合规的履行公共职能,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
二、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的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提供公益服务,很多事业单位经费的主要来源是财政资金。财政资金分配与使用是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人们在内控的意识上就相对薄弱。最先接触到内部控制规范的人员是单位领导和财务部门、内审部门等一些管理层人员。内控工作任务的实施也就简单的认为是财务部门或监审部门的事,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觉得内控与自己联系不大。这样单位的内控很难发挥作用,大大减弱了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水平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内部控制意识应该是全员性的,这是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内部控制的体系缺乏实用性,内控执行力较差
内部控制体系是为了保证单位的经营活动合法性,财务报告真实性,单位内部管理活动良性运行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的管理系统。内控体系的建立应该视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把握住本单位各项业务活动运行中决策、执行、监督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的控制,使得单位的运行效率和效果在可控范围内,保证其全面性、全员性和全过程的控制特性。自从事业单位内控实施以来,每个单位都制定了非常规整的内控体系,花了很多的精力,做的很漂亮的内控手册。这样的内控手册有很多都是通过外部机构统一格式设置的,只是做了部分的调整,由于并不是全员参与设置,并不适用于本单位的日常内部管理,内控的执行力就减弱了。内控体系的设置应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太过繁复的内控体系可能根本无法执行,往往是形同虚设,流于表面。内控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完善的内控体系,强有力的内控执行力。
(三)事业单位人员岗位与职责范围的设置不够精准
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已经对职能配置,内设机构、人员编制进行了深入的管理体制改革,我们要对有限的编制进行工作机制的设计,满足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需求。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应围绕内设机构的职责分工进行。岗位设置与职责分工的要求是合理明晰。很多单位人员岗位设置并不科学,职责范围也不够精准。有些单位管理人员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的情况;而有些单位的管理人员过多,岗位职责不清,日常事务的处理不知道该找谁,问责制度也无法执行。很多的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还未能形成,造成工作流程不能继续或者因对事件处理的推诿而造成在流程中往返。不明确的岗位职责权限,就无法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无法充分发挥其岗位职能作用,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四)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内部控制中的信息与沟通是指保证单位各个管理层和员工在开展从事管理服务和执行内部控制活动时需要必要的信息反馈与交流。事业单位的管理活动信息收集应及时准确,信息沟通尤为重要。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中重要的部分是事中控制,在整个业务流程是需要每个部门和员工的配合才能完成。部门信息不畅通,使得业务处理也会缺乏时效性。很多单位并没有实现单位事务信息公开透明,员工无法了解到本单位现阶段的工作任务,总体目标,预算情况,资产管理状况等信息,也就无法做到积极配合单位的内部管理。一个不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就不能保证内部信息的传递与控制。员工在工作中发现违反规定的现象,也无法实现及时反馈,风险防控的能力就会减弱。同时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阻碍了单位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不利于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改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建立事业单位全员的内控意识、加强培训学习
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是指管理运行的全过程、全员性控制。为了配合财政厅布置的关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工作,很多单位都对财务人员和监察审计人员进行了培训,而且是专项的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其实财务人员及内审人员的培训还应在专业素养和财经法规,外部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素质培训,使得这些关键岗位上的特殊人员能建立起的内控意识。同时内控实施是需要全员参与,不要片面的认为这是财务人员与内审人员的事,建立统一的内控意识是提高内控执行力有效性的前提。定期定批次的对领导干部和基层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内控宣传与培训,让内控体系中的每一个参与者了解,为什么执行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目的和具体要求,才能建立起风险防范意识,建立起单位运行管理人人有责的观念,自觉自愿的遵守规章制度,积极地配合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
(二)梳理内控管理制度,扎实做好内控实施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单位执行内部控制就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梳理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寻找风险点,在每一个风险点找出对应的管理规定,约束和控制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现阶段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在不断推进,应该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最新的出台的政府管理新规来对本单位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及新建,使之能符合体制改革的需求。尤其是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项目管理方面。近几年财政部不断出台新的管理办法,其中对于事业单位的收支进行严格规范管理,预算经济科目的改革及财政支付预警机制的建立、资产信息系统的建立、项目预算管理办法的实施。新规的不断出现,单位应该查缺补漏完善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这是内部控告实施工作的前提。
(三)明确单位的总体目标,明确人员岗位职责范围与权限
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特点分别实施不同的改革和管理措施。明确本单位的社会功能,确定本单位的战略目标。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明确单位任务是什么,怎样来实现这一目标,就是需要合理的进行机构设置。组织机构设置与岗位设置密不可分,人员岗位设置应科学,职责范围要全面而精准。如何做到精准,这需要大量而细致的划分,对每一个业务层面的流程进行梳理,完成职责范围和权限的设置。同时还可以利用历史事件处理过程作为指导来改良岗位职责范围和权限的设置。特别是突发事件的处理应该在岗位职责范围内进行设定。财务人员的岗位设置是内控的一个重要环节,财务人员不兼容岗位的应相互分离。领导干部的岗位权限应严格按照制衡和牵制原则,将审批与执行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要符合“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要求。科学的设置岗位,合理的权责分配,准确的部门职责分工,能够推动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建设,防范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提升本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保障内控有效执行
事业单位的日常业务活动中有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经济业务的开展等这些都需要业务经办部门与财务部门及时沟通和信息交流,才能实现预算资金合规、合理的支配使用以及经济业务合法合规的开展。事业单位如何改善内部控制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就要有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单位可以要求定期召开内部管理例会,给每个部门都提供信息沟通的平台。而对于正在实施的项目制定一个定期报告的制度,使得项目的实施过程都在管理层的控制范围内。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信息沟通是非常科学和有效的。事业单位可以建立办公信息化平台,利用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单位各项业务的信息发布,上级政策的传达,岗位职责和管理权限的设置,经济业务和项目的申报、审批的工作流程的设定,设置定量定性的预警机制。结合财务软件的运用可以很好的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财务信息统计准确及时。同时可以完全实现单位管理层和职工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每个职工都可以利用平台看到单位的运行情况,提出好的工作建议,大大提高单位管理效率。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是国家廉政建设的需要。事业单位的运行制度化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效体现。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能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事业单位依法进行经济业务活动,杜绝虚假的财务信息,避免重大决策权力的失控,防止舞弊提高单位社会服务的质量,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满足国家对事业单位深化改革所需内部环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