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视角下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2018-07-14谢凑多
谢凑多
一、引言
“业财融合”即财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财务人员转型的方向,是由传统的财务会计向业务发展的转变。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会计职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服务模式已从倾向于事后的数据处理向事前规划、参与管理决策转变。单纯精通财务的会计人员,如果缺乏与业务的对接,不能从财务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为业务的开展提供解决方案或者建议,就是浪费数据资源,甚至误导决策。财务只有融入业务,充分发挥监督与管理决策支持职能,帮助业务得到更好的提升,才能向创造价值的高端服务转变。
在2018年中国会计学理论与教学高级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绕“业财融合”等内容进行了互动交流,旨在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创新与变革,培养新时代会计人才。会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应积极转变传统模式,重新定位会计职业,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业财融合”能力,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只懂财务、不懂业务、不能作为”的尴尬处境。
二、当前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能满足新时代会计人才培养要求。当前会计实践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会计手工核算及电算化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面向传统的会计就业岗位,对会计职业的发展趋势认识滞后。“业财融合”趋势下,大量基础性的会计核算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替代已是不争的事实,简单的会计核算和监督岗位将失去发展空间,未来会计人才应该是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财务人员要想有所作为,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有战略思维,懂得管理之道,能够主动参与企业管理决策和价值创造,才能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目标定位层次较低,培养出的人才只能承担低端的财务工作,适应不了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当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采用理实一体课程同步实训—模拟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模式。一方面,课程设置偏向财务会计领域,缺乏综合性、学科交叉性课程,如预算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的内容在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不够;未开设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软件应用等前沿课程。另一方面,无论是理实一体课程同步实训,还是模拟综合实训,实践教学具体实施中侧重于财务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重会计核算轻价值管理,不利于形成“业财融合”能力。
(三)实践教学资源有限。现代化的实践教学资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传统的会计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学课件、会计手工实训耗材、电算化软件等难以呈现工作情境,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随着新时代对会计人才的新要求,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必需加大仿真化资源的建设,创造贴近实际的校内综合实训环境,同时加强校外实训资源建设,让学生体验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参与管理实践,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支持渗透。
(四)实践教学手段方法落后。会计实践教学传统的做法是:对于理实一体课程同步实训,采用讲练结合的模式,即教师讲解原理步骤、然后举例分析,之后学生做题练习;对于手工或电算化综合实训,则采用“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的模式。教学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软件,教学方法则主要是讲述分析、讲练结合,这使得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与强化训练,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机会大大减少,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业财融合”需要未来财务人员参与业务管理决策,要有商业敏感性,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无法实现这种需求的。
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培养出的会计人才只有专业基本技能,缺乏对业务的了解,同时受到能力短板的束缚,缺乏利用财务数据进行管理决策从而创造价值的能力,所以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应当顺势而为,积极进行改革探索。
三、“业财融合”下财务人员所需核心技能的转变
“业财融合”的关注点在于财务如何支持业务管理决策、参与价值创造,因此传统会计岗位所要求的技能已经远远适应不了需要,“业财融合”对财务人员的核心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掌握管理会计领域的工具和方法。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如价值链管理、本量利分析、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是实现“业财融合”目标的手段。财务要想充分发挥管理决策支持职能,首先要理解透彻这些工具方法,然后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没有管理工具方法的支撑,缺乏管理思维,财务的眼界局限在“就数据论数据”“,业财融合”就成为空谈。
(二)培养沟通和影响能力。从财务和业务有机融合的角度看,财务人员要参与企业的业务活动,支持业务的开展,同样业务人员也需运用财务信息获取支持和帮助。现实工作中,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往往互不理解,财务即使有业务改进建议,但由于沟通和影响能力有限,也无法说服业务部门来执行改进建议。要实现“业财融合”,使财务融入到企业的业务管理中,沟通和影响能力至关重要。一方面,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增进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对彼此的理解,避免各自为政;另一方面,有助于财务说服业务部门来执行改进建议,获取管理中的权威性。
(三)具有高水平的信息技术。无论什么岗位,一定水平的信息技术都是求职人员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武器,“业财融合”下财务人员尤其应该具备较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因为单纯的财务数据展示对于决策者并无价值可言,财务人员要参与业务管理,需要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提炼出有效的信息。“业财融合”下,企业渴求的财务人员中具有高水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人应该占据很高的比例,甚至成为对每一个员工的要求。因此,会计实践教学也应突出对信息技术的训练。
四“、业财融合”视角下会计实践教学改革
(一)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认清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找准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观念认为财务是不创造价值的,而“业财融合”要求财务人员不再是提供低价值的会计服务,而是基于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将日常的经营业务与财务管理融合,参与企业管理决策,变成企业价值的创造者。如果依然将思维停留在核算型职能的要求上,执守狭隘的观念,培养出的财务人员将不能有所作为。因此,会计实践教学要跳出原来的思维局限,充分认识到“业财融合”下会计职业的发展倾向,重新定位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业财融合”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理解业务流程、具备信息化工具软件应用、参与管理决策以创造价值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科学重构。会计专业课程应结合市场需求变化实现动态管理,加大实践课程教学的比重,增加行业前沿内容。课程设置考虑一方面培养学生操作会计准则和分析财务信息能力,即设置财务会计领域相关课程,另一方面要关注会计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大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应用课程,如加大预算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成本管理在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课时比例,培养学生利用财务数据分析、评价、预测和决策的能力;增加学科交叉性课程,开设《战略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增设电子业务、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软件应用等前沿课程,使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环境。
(三)建设适应“业财融合”的实践教学资源。校内实践方面,引入适应“业财融合”的实训软件,创设仿真化的实训平台,实训内容为财务核算模块与业务处理模块结合,数据处理与分析并重,注重分析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原因,以及财务如何支持管理决策。除了在学校的各种学习体验,还可以加强校企合作资源建设,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体验真实职场,或者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财务人员参与教学,使学生形成“业财融合”相关知识储备、能力储备。
(四)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进。教育信息化大环境下,教师面对的培养对象是数字原住民,教师要主动用信息技术倒逼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对于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师要摆脱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如使用“雨课堂”进行互动式教学,将课堂变为思维碰撞的交流场所,启发、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与实践;或者自主设计开发、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行成果汇报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知识应用的能力。
其次,会计实践教学要由“教学生做会计”转向“如何引导学生用会计”。教师自身要利用寒暑假走出校门,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业务流程,引导学生从经营者或管理者的角度看待财务数据。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通过创设工作情境,开展财务、业务角色分工式训练,让学生体验融合的好处,同时培养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让学生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与内外部价值链活动,去解决具体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等等。只有回归现实工作情境,才能体现“业财融合”在实际工作中的价值。
五、结论
“业财融合”视角下,会计实践教学应充分认识到会计职业的发展变化,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重新定位会计实践教学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加大与“业财融合”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措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