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8-07-14李志强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8期
关键词:种质新品种杂交

李志强

河南省是我国玉米的生产大省,玉米在该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最近几年,随着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呈现缩小趋势,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就需要加强玉米育种,选育出更多优质高产的玉米品种,来缓解玉米种植面积缩小的局面。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新时期玉米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论述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加速优质玉米品种育种进程有一定促进作用。

1 新时期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

1.1 种质资源狭窄

在河南地区,玉米育种模式主要是郑58和昌7-2,地区所培育出来的玉米新品种,大部分与郑单958的遗传背景高度相似,这就造成了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和原有玉米品种的遗传背景相同,品种之间的抗病性能,抗病虫害性能相似,如果遇到连续多种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威胁,会导致地区间玉米产量和品质遭受到重大损失。

1.2 育种秩序规范

在玉米新品种培育过程中,某些人和个体受到玉米育种领域的利益驱使,大量非玉米育种行业也参与到玉米育种竞争中。某些企业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新的玉米品种,把其他育种单位选育出来的亲本自交系更换名称之后,随便找个组合,杂交之后变为己有,然后将生产出来的玉米种子参加区域之间的栽培试验。这一种模式对玉米育种工作产生巨大危害,由于很多科研工作者研究的亲本自交系在没有通过实验之前就已经被盗取,严重挫伤了育种工作者的育种积极性,同时也违背了科研工作的道德水准,某些育种行为还存在违法现象。由于整个玉米育种行业缺乏有效规范,整个玉米育种市场秩序混乱,对地区玉米育种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1.3 这是优良品种选育,忽视与优良品种相关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最近几年,一些基层地区的育种单位,由于人员和工作经费短缺,高度重视新玉米品种培育,玉米品种培育出来之后,忽视了对玉米栽培相关方面的研究。农民群众购买回来新的玉米品种之后,依然按照传统经验式的栽培模式开展生产,不能切实发挥新玉米品种应有的生产能力。在玉米栽培过程中,一旦遇到极端天气,病虫害严重发生,由于缺乏与新品种配套的栽培措施,使得良种的增产效能更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还有某些育种单位,为了更好的推广自己的品种,高度重视新品种宣传,而忽视了新品种的示范推广种植,对该品种的适应区域,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限制条件不能作出客观的评价,使得很多新的玉米品种在不适宜种植的地区种植,玉米发生减产现象普遍,极大的损害了广大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

2 新时期玉米育种对策分析

2.1 立足河南省玉米育种气候条件,找准育种突破口

河南省各市县气候条件变化差异较大,玉米病虫害发生是限制玉米生产、新玉米品种生产潜力发挥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育种目标选择过程中,应该注重多样化和广泛性要求。要以现阶段主要的种质资源为基础,不断加强外来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通过将外来的种质资源进行选育、改良,实现外来优质的基因和本地玉米品种进行有效融合,从而逐步培育出外来种质资源优势群体和本地种质资源优势群体,然后将两种群体的各个遗传背景的不同基因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一个综合的优质群体,创建出遗传背景和基因型多样化的种质资源群体。今后育种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杂种优势群体和杂交优势群体的选育,丰富河南省玉米种质资源,从优势种质资源中选择出适合河南省不同地区生长的杂交组合,从而更好的适应河南地区玉米生长环境。

2.2 重视玉米抗逆性研究

河南地区玉米生长环境多种多样,在玉米生长中后期正处于雨季,很容易阴雨寡照。玉米进入开花授粉期,容易受到高温影响,因此在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应该将选育耐阴雨寡照,玉米开花授粉期耐高温作为重要育种目标,从现有的种质资源中科学选择,并进行多个组合杂交,确保现有资源的科学利用。此外,河南省玉米生长到中后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的高峰阶段,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普遍发生的有锈病、小斑病、青枯病,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在玉米育种过程中,玉米品种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同样是今后玉米品种育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玉米抗病品种选育过程中,应该从抗病材料中选育出具有单抗、兼抗、多抗性的抗病材料,通过将单抗基因和多抗基因有效结合,采用回交、远缘杂交、基因工程等技术,切实提高新玉米品种的抗病性能。在玉米生产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将不同抗性品种合理布局,避免在同一个地区单一种植同一个玉米品种,减少和延缓各种致病小种的出现,提高玉米品种的抗病持久性。

2.3 强化育种管理,规范育种秩序

要进一步重视建立健全育种管理机构,通过采取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保护科研成果,避免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被盗取,杜绝侵权盗版行为发生。在品种审定过程中,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审定程序,通过进一步鉴定出优良的杂交品种,将优良杂交品种推广生产,实现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向着实践转变,提高地区育种水平,这也能提高科研人员的育种积极性。此外,还应该从河南省玉米生产实际出发,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育种目标,联合多方力量,强化科技攻关,构建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育种队伍,提高准入门槛,减少低水平的劳动重复。通过强化合作,统一安排,合理规划,资源共享,实现各个部门的有效协作和联合,从而进一步规范育种市场秩序。

2.4 重视育种和优良栽培技术配套

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因素,除了玉米品种之外,还和配套栽培技术有着密切联系。传统玉米生产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施肥盲目,农药使用不合理,肥料资源和农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环境污染严重。所以在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栽培研究者既要研究满足玉米高产栽培对养分的需求,又要确保低消耗,维持土壤养分平衡。在开展玉米新品种推广过程中,还应该做好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确保新品种和新技术协同发力,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猜你喜欢

种质新品种杂交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青菜新品种介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红锥种质早期生长表现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