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医学高等院校仪器设备采购如何服务于科研

2018-07-13

时代金融 2018年33期
关键词:公开招标专家库竞争性

徐 芹

(徐州医科大学招投标工作办公室,江苏 徐州 221004)

随着医学高等院校改革的深化,现代化教育步伐的推进,物资采购数量的明显增加,种类、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科研仪器设备,是一个实验室乃至整所学校的科研实力的象征。高校对科研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使用品种趋于多样化,技术指标复杂,采购经费和渠道呈现多元化。因此,怎样合理控制采购时间和采购周期,控制采购成本,有效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率,这样就给采购管理工作者提出新的思考。近年来,由于科研工作不断发展,我校的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数量逐年增加。针对这一需求,如何加强仪器设备采购的科学管理,熟悉产品性能,掌握谈判技巧,从而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医学高等院校的物资采购工作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是设备采购,其中更以科研仪器设备为主。因此,如何高效率的使用科研经费,购置性价比高的仪器设备来保障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行,已成为高校采购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医学高等院校仪器设备采购的特点

(一)专业领域强

由于采购的仪器设备主要是为教研室、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服务,涉及到不同的学科、领域,针对科研研究方向的不同,对所购的仪器设备的需求不同,这就要求采购工作人员知识面宽广,不但要对采购的政策和流程深入了解,还要具备相应的医学背景知识,对所需的仪器设备有一定的了解,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更好地用于教学、科研设备的评议和判断;协助用户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来达到采购中资源配置的最大化。

(二)涵盖面广

科研仪器设备的采购过程中,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型号、品牌数不胜数。同一型号产品,生产厂家不同,由于技术性能、生产成本等不同,产品质量、价格差异较大;另一方面,同一名称产品,品牌不同,型号不同,产品质量、价格差异也较大。因此,这就要求采购工作人员克服采购品种方面繁多的难点,不厌其烦、用心细心多了解,帮助用户部门控制采购成本,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率。

(三)采购周期要求短

高校阶段性的财政经费一经上级部门批准下发,便需要立即执行;若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完成采购计划的项目,尤其是科研类的项目经费,如果未及时完成采购项目及报账手续,经费很有可能会被上级部门收回。这就导致高校采购仪器设备的时间比较紧张,需要及时跟上教学、科研的项目进度,所以对相关仪器、设备到位时间也提出要求。这就对采购工作人员提出严格的时间限制、设备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供货渠道匮乏

科研工作中,有些老师实验研究方向的特殊性,对仪器设备要求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需要达到科研的要求。这就导致采购过程中,能符合采购需求的仪器设备少之又少,甚至独家报价或是无人应标。

二、目前医学高等院校仪器设备采购的一些问题及几点思考

第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方式主要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采购等。目前我校科研仪器设备采购主要采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零星采购等方式。

公开招标已成为学校集中采购仪器设备的主要方式。但在实际采购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采购周期长。公开招标是自招标文件发放之日起,到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日期,一般情况不得少于20天,加上前期的申购准备工作、论证工作,开标评标,合同的签订等流程,造成急需使用仪器设备的用户部门等待时间太长,耽误科研工作的进行;二是能符合用户需求的科研设备选择性较少。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公开招标必须有3家及以上供应商投标方可进行。但为了规避歧视,采购文件中的技术参数只是基本要求,具体性能、详细参数难以全面地进行书面描述,这种情况下,满足仪器设备需求的供应商比较少,不足3家。采购工作人员只能流标,重新组织采购,这样既延长了采购周期,又耽误了科研工作的开展。

第二,采购的计划性不强,缺少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高校采购管理尤其科研仪器设备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高校各部门资产管理员多为实验室兼职人员,缺少专业水平。他们在递交仪器设备购置审批单时,没有时间做充分的市场调研,导致申购的仪器设备参数、规格不准确,有些申报的型号规格甚至已经停产,预算不准确。往往会出现所购仪器设备与需求不符,仪器设备质量与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从而导致采购重复、超前采购、超量采购等一系列采购浪费的行为,直接造成科研仪器、设备的消耗性浪费,导致学校利益受损。

第三,高校采购评审专家库专家偏少,参加评标重复率较高。医学院校采购的种类以科研仪器、设备为主,这就要求采购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应的医学背景知识,专业性强,这就导致现有专家匮乏,专家库更新扩充不够及时,评标专家专业分类不够细致。

三、针对医学高等院校仪器设备采购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第一,由于医学高等院校科研仪器设备的采购具有其专业要求高、种类匮乏等特点,公开招标这种采购方式难以普遍适用。与此同时,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具有灵活性、性价比高等特点,更符合医学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方式和用户的实际需求。根据苏财购【2017】62号文件,优化高校办学设备招标采购流程。急需设备首次招标如不足3家投标人的,可依据专家评委意见,并经得采购人同意,现场采用竞争性谈判或单一来源采购方式。要以服务用户部门为导向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

第二,建议加强同院系、实验室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为了整个采购流程更加顺畅,重视前期调研工作及立项。在仪器、设备的市场调研、论证、标书内容的把关审核更加科学规范;增强采购的计划性,每年年底前有采购需求的单位要及时报送下一年度的采购计划,尤其是使用财政和优势学科下拨经费采购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按时用好用足上级下拨经费,防止学校出现重大损失。

第三,进一步充实评标专家库,及时更新扩充专家库人员。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高校对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项目可自行采购和选择评审专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重视对中青年教职工评委入库的选拔和培养;加强同地方和其他高校的联系,争取专家库资源的共享。

四、结语

仪器、设备的采购是医学院校科研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内控机制建设的重点领域。为更好地体现学校采购的职能作用,根据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进一步梳理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注重采购与用户部门之间的沟通,充分调动起每一位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廉政风险防控意识,加强岗位廉洁教育,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以期推进科研、设备的采购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采购水平的优化提高,为学校的事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研保障。

猜你喜欢

公开招标专家库竞争性
广州旧改爆发! 5条村公开招标! 超180公顷!
专家库
编制地铁物资招标文件应注意的事项
PPP竞争性谈判与风险管控
竞争性国企改革需跳出三个误区
电力终端智能检测专家库管理系统
竞争性要素收入份额下降机理分析——垄断租金对竞争性要素收入份额的侵害
云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系统搭建
新一届国家药监局保健食品化妆品审评专家库建立
拟竞争性货币制度的机理:一个通货膨胀史的视角(1853~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