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发展理论研究

2018-07-13高建相亓文娟

时代金融 2018年33期
关键词:职业化专业化队伍

高建相 孙 菁 亓文娟

(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党[2015]31号)的指导下,我国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为了进一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化素质,需要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理论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理论研究的价值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理论是指专业化职业化理论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组合,是帮助我们透过现象认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的重要工具。对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而言,研究相应的理论是人们准确认知和把握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的关键,对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专业性、管理规范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辅导员队伍作为教学和科研团队人才的重要来源,实行双重身份、双线晋升的管理体制,岗位流动性大。专业化职业化的研究可以细化影响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因素,增强辅导员走专业化职业化的动力,形成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能够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二)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包括四个方面:辅导员的专业化意识、专业化心理、专业化技能和专业化标准,专业化意识是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强调从认知、意向、情感、评价几个方面对辅导员身份的专业性认同;辅导员的专业化心理,包括主动性、乐观性和自信心;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技能主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技能;完善辅导员专业化标准,完善专业化管理体制。

(三)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管理规范性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是影响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健全程度的重要因素。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有利于高校从选聘、管理、培养和发展四个环节入手,健全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提高辅导员队伍管理的规范性。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促使高校引进社会各届杰出人士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出台相应的辅导员管理办法,制定辅导员培训培养规划,真正实现“双线晋升”渠道,实现整个队伍的良性发展。

二、改革开放40年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理论研究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研究还不多,只有杨志荣、郑宇翔、孙文胜发表的《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专业建设探讨》(1994)。此后的十年,相关研究成果也尚未出现,2007年以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受到国内学者的青睐,研究成果也出现在国内各种期刊上。

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为关键词,可以检索到2007年到2018年的相关学术论文192篇。回顾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历史演变、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内涵、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实现路径等几个方面。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历史演变

王道阳(2007)认为,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经历了萌芽阶段、确立阶段、低潮阶段和发展阶段。辅导员制度是1952以前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基于前苏联的经验,为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52至1965年间,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初步建立和发展;1966年,我国高校基本建立了辅导员队伍,标志着辅导员制度的建立。文革期间,辅导员队伍处于低潮,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制度逐步恢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逐步得到完善。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内涵

不同的学者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内涵有不同的看法。李鹏和蔡治廷(2014)把专业化职业化分为以下几个层面,首先从业者长期从事此项工作;其次,从业人员具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素质;最后,高校辅导员队伍有其行业制度和行为规范。翟居怀(2016)把专业化和职业化分开来看,认为专业化分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辅导员专业化,群体的专业化强调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个体的职业化强调了辅导员的职业行为和服务质量;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更多的是从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来看,应该在职业化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化,使职业最终成为专业。

(三)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黄忠瑶和刘才刚(2014)认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辅导员职责定位不明确、辅导员专业化水平不高、辅导员职业发展不顺畅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进程。

(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研究较多,毕爽(2018)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可能的路径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现实路径出发,总结出顶层设计的系统支撑、从业标准的明确细化、管理体制的专业构建三条实现路径。景阳(2018)则提出建立完善的选聘机制,以保证辅导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科学定位辅导员的角色和职责、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在职培养、建立完善的考评体制来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三、结语

改革开放四十年,辅导员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对大学生行为和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作用,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高等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辅导员应从自身出发,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党团建设、心理健康、网络思政、就业创业和危机处理等方面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和专业化能力,推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化专业化队伍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