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会计制度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建设

2018-07-13

时代金融 2018年33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会计信息行政

周 艳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山东 德州 253000)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中,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制定与其政府会计制度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力度,提升单位的凝聚力,提高单位运营效率,进而达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长期有效发展的目的。

一、政府会计制度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优势

(一)政府会计制度强化了内部控制

政府会计制度对单位内部控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对内部控制的要求逐步提高,内部控制规范和细化了各项业务流程,政府会计制度提出的授权审批制度、公务卡制度等都极大的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在单位内部营造出了良好的内部环境。政府会计制度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两者密不可分,相互推进,使单位更大程度的强化内控制度体系,使其更加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有利于单位的长期有效发展。

(二)政府会计制度优化了会计信息

行政事业单位是维护公共秩序,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部门。单位会计核算旨在充分反映出对社会提供产品、劳务和服务的过程,也就成了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政府会计制度提出了权责发生制原则,提出了对社会公共资产的记录和监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为广大群众解惑的同时也有助于高层次管理人员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准确的会计信息也为提升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和效果提供了保证。

(三)政府会计制度促进了资金监督

政府会计制度充分完善了资金使用流程,加强了预算与执行程度的紧密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授权审批等制度的实施使资金使用在财政和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实现了非常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资金的利用更加充分,为资金安全又增添一份安全保障,同时也优化了资源配置。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在资金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避免了违法乱纪、徇私舞弊的情况发生,很好的规避了单位内部风险。

二、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中监督力度不足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监管机制。部分单位在实际的工作中,资金使用情况不够明确,公开不及时,使得资金使用过程及成效失去了透明度。由于对单位内部控制的不重视,也造成内控制度的不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原来的会计准则对内审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很多单位缺乏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和监督人员,部分成立内部审计部门的也依附于单位其他执行机构,使得稽查审计制度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二)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

我们的会计准则一直以来贯彻执行的都是收付实现制,这种会计的核算方法虽然反映了资金流向,却缺少了往来账款、受托代理资产以及预计负债等内容,不足以全面反映单位所承担的现时义务,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体制和客观资源的限制,导致了会计信息质量不高,这些都单位内部控制造成负面影响,使其不能有效开展。

三、政府会计制度强化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提升内部控制理念

内部控制由财政部和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和学习,所以参与人员也多为财务人员,但内部控制是整个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全员参与的一把手工程”,单位负责人是内控的主要责任人,因此领导的意识、重视程度对内控是否有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牵扯到经营业务的方方面面,强调制衡,强调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所以要鼓励和调动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并保持高度热情。让全体人员重视单位内部控制,树立正确的内控意识和观念,才能提高内控建设的执行力。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政府会计制度对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全体人员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建设,授权审批制度的实施,使得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动得到全方位、多角度领域的控制,建立预算双重会计分录实现了业务完成进度控制和资源的合理调配。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实施规范内部控制细则,建立和完善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单位规模、业务范围和特点、风险水平及所处具体环境等相适应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强调过程,过程就是流程,在业务流程中嵌入制衡,就形成了控制。全面性和重要性必须贯彻整个内部控制过程中并加以综合的运用,制衡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成本效益,以适应和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在管理过程中,单位应梳理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结合风险应对策略合理细化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做好分工协作,明确权责划分范围,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等措施,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利用内部控制“使其不能腐”的作用机理,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风险防控与廉政机制建设。

(三)建立全方位的信息系统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实现办公信息自动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利用四通八达的网络技术,结合县级的各类计算机管理软件,信息化系统进一步完善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构架,扩展了业务范围,提升了工资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信息化不仅简化了办公流程,而且可以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执行力、提高授权审批控制效力。除此之外,全方位的信息流通促进信息在单位内部各层级之间、单位与外部环境之间及时、准确、顺畅地传递;单位通过风险信息收集的汇报与监督机制,确保风险初始信息的收集充分、有效,提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力度和效能。

(四)强化内部控制评价监督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是单位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机制,是保证内部控制建设得以开展并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及时加以改进,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得以有效运行。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开展的、独立的、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行政事业单位要成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内部审计通过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审计标准,为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提供支持;建立精干、高效的内部审计队伍,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自我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的过程,帮助单位目标。单位内部控制通过自身的审计评价监督不断完善,形成良好的动态的管理过程。

综上所述,在政府会计制度视角下,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十分重要的。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立高度的内部控制意识,利用高度发展的信息化脉络,构建与政府会计制度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强化自身的服务职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又快又好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会计信息行政
行政学人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