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后企业会计处理的变化研究

2018-07-13刘淑波

时代金融 2018年33期
关键词:税制企业会计纳税人

刘淑波

(吉林省广星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

所谓营改增主要是我国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重要措施,其可以增加税收标准的透明化程度,实现合理化、合法化税收,这是一项对我国税收国情进行充分考虑的改革方案,有助于我国税收行为的规范,能够从源头上改变税收的无序化、繁琐化和不透明化的情况。营改增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税收的透明程度,使主体纳税范围与方式更趋人性化、总而言之,只有意识到税收改革对于当下税制改革的重要性和总体改革方面的明确,才能促进税收改革制度的顺利发展。同时,营改增后会限制我国会计处理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的会计管理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为更好地迎接挑战需要对其造成的消极影响认真的对待、积极的处理。

一、营改增内涵

(一)企业外部竞争环境

对于企业外部而言,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实践可以增加市场竞争环境的有序性,保证能够进行良性竞争,究其原因这与以下原因有关:

第一,在营改增的影响下可以便于竞争主体对交易环节进行明确。在此之前,市场竞争主体对于各个交易环节并不清晰、明白,致使产品存在安全责任,但是缺少责任主体。同时,交易环节比较模糊,导致很难实现对消费者真正利益的保护,从而会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很大损害。

第二,营改增可以强化企业之间市场沟通与协调的良好性,可以使各项产品与成品、半成品间更加透明化,这与营改增后可以看到产品的增值点与实现了多少有关,是进行营改增的重要结果。

第三,营改增可以加强竞争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得交易环节更趋透明化与明朗化,进而可以促使经营主体对营改增所带来的变化给予正确的认识,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的显著增强。

(二)企业内部

营改增后,可以极大的改变企业内部的管理与经营,这些都是企业为应对所必须采取的方式。营改增的最大特点体现在能够增加市场交易环节的清晰化程度,关于产品各方面的消息,引导消费者能够更加透明且自主的掌握,这也是营改增依赖所带来的最大变化。营造从某种程度上会将更大的挑战的更高的要求带给企业会计,为此需要将以下几点做好:

第一,营改增会极大的提高会计专业化水平。换言之,企业会计必须在营改增背景下对各方面产品的实际经营情况有更加全面清楚的认识,以此才能充分的了解与认识产品的实际经营环节,对企业的实际纳税情况与标准进行全面明确。

第二,企业会计必须对相关的软件进行熟练的操作。企业会计在大数据背景下,必须强化对会计软件的应用,只有对软件应用情况有更加清晰且全面的认识,则才能有助于促进企业人员专业素质的显著提高。

第三,企业会计要致力于传统会计报表内容与形式的改革。提出营改增后,企业会计必须对其报表制作形式与内容进行正确的认识,以此才可以提供重要的依据以供企业做出正确的财务预算与决策。只有企业库对报表形式和实质内容进行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满足企业会计的实际需求。

二、营改增后企业会计处理的变化

(一)一般纳税人

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营改增后的会计处理变化具体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保证纳税人对产品运营过程与增值环节更加熟知,一般纳税人通常会立足于盈利法人的基础上,且必须具备充足的盈利能力,对产品交易与增值情况更加关心。另一方面,对于会计专业化水平与能力更加重视。若一般纳税人不重视,企业则很难应对营改增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与变化。

(二)小规模纳税人

一方面,可以引导小规模纳税人对产品增值额的变化情况更加认真的对待。通常,这部分纳税人缺少资金、产品链不长,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产品链的延长和延伸并不重视。另一方面,有助于产品利益链的缩短,换言之随着顺利的实施营改增,交易环节会相应的缩短,因只能在产品交易环节增殖的情况下征收增值税,相应的有助于产品交易环节的缩短和企业税负的减少。

(三)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

针对一些企业经营,国家通常会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即财政资金。在很多情况下,国家对企业的财政扶持资金存在免税特征。总之,在多数情况下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在免税范畴内,特别是不纳税的,会计人员必须对其进行重点审查。由此得知,企业会计人员在营改增的情况下,工作负担会明显加重。会计人员在对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进行区分的过程中,需要对国家哪些是需要实施税收政策的资金进行明确,特别是在营改增改革背景下,需要将财政性扶持资金的增殖税计算方法进行明确的区分。

(四)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

会计人员在计算增值税和运作企业税务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增值税期末未留抵税额的情况,特别是在营改增后需要进一步将这类问题的处理方式明确下来。在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时需要注意几点:一方面,根据企业相应纳税阶段的经验状况,来对税额进行留抵。即企业在增殖税纳税后,常规做法为留一定的抵税额,但是企业会计需要给予产品市场价值波动情况的高度重视。面对市场价值的波动起伏,会计人员需要将相应的产品增值或剪纸成本为经营留下来,为此就需要参照相应纳税阶段的实际经营情况。另一方面,根据产品之前的增殖情况留抵税额。由于市场瞬息万变,产品增值和在哪个阶段增值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可以参照一个大体的规律,即市场规律。为此,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会计需要按照纳税阶段的经营状况,强化对之前产品增值减值情况的重视,通过综合处理与分析,保证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选择。

三、应对措施

营改增对于企业税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便于产品流动、降低不透明性,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产品质量;帮助国家更好的调控企业即能够公开透明企业的交易环节与基础,便于国家政府能够充分掌握企业实际运营情况,然后才能制定针对性调整与干预政策;有效避免偷税、漏税现象。

(一)政策上适当的向不同行业倾斜

营改增后,因不同产品在市场流通环节所处位置和增值环节的不同,必然会给不同行业带来不同影响。换言之,有的产品会经历更多的市场交易环节,相应的会增加增值环节,从而有的产品的增值税纳税额会对其他产品多,最终导致税收不公平。为此,国家需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从而才可以在营改增后将企业正常的生产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促进企业再生产和创新能力的显著提高。

(二)会计核算准则制度的完善

营改增的出现,致使企业会计工作负荷与程序明显增加,原有的工作局面逐渐被打破。为此,为保证能够顺利的推进营改增,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核算准则制度。第一,总结试点期间的经验与教训,即在工作历程中需要及时找出核算准则制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可以为完善该工作而做好各项准备。第二,前期市场调研与产品交易环节的增值工作需要做好,对各个环节的增值情况进一步明确。

(三)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完善

营改增作为复杂的税制改革过程之一,相应的会提高会计的专业化要求。特别是在会计信息化建设市场背景下,需要高度重视会计管理工作,最好将其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从而有助于在会计信息化中纳入国家税制的营改增。这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和营改增的必然要求,为此企业需要对自身应对营改增税制的方案进行不断完善,同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找到应对会计工作处理的新挑战与要求,从而才能顺利的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

(四)各行业营改增试点推行工作的完善

不管哪种税制改革都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企业的生存与营改增息息相关,为此在前期需要做好各行业试点工作的实验。前期在推进试点工作时,国家需要选择相应的行业,即首先选择受营改增影响较大的行业,从而可以避免影响这类行业的利润。同时,在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中,需要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营改增。

在营改增税制改革背景下,需要对其本身的具体特点与对企业提出的要求进行明确,特别是在传统会计工作处理上将极具个性化、针对性的措施、建议提出来,从而才能在营改增背景下顺利的过渡企业的会计处理工作。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营改增的内涵,指出了营改增后企业会计处理的变化,并制定了科学的应对措施。

猜你喜欢

税制企业会计纳税人
唐朝“两税法”税制要素欠缺析论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对策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近期我国税制改革的重点
服务于纳税人 让纳税人满意
国地税联合开办2017年第一季度纳税人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