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农商银行与农村普惠金融结合发展

2018-07-13郭禄荣

时代金融 2018年33期
关键词:农商普惠金融服务

郭禄荣

(陕西宝鸡渭滨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宝鸡 721000)

一、普惠金融涵义

普惠金融一词是受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词汇的启发,它最初始的涵义便是:一个能为社会上不分高低贵贱的各阶层人士——特别是贫困、低收入需国家救济的人口提供基础全面服务的金融体系。由联合国在“2005国际小额信贷年”的活动当中提出,后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进行宣传推广。

普惠金融是在小额信贷及微型金融的基础上进行的升级与延续,并受到了一系列的深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旗下已基本涵盖了储蓄、支付、保险、理财和信贷等金融产品和服务[1]。

二、普惠金融发展概述

(一)国外普惠金融发展概述

据国外相关报道显示,截止到目前,普惠金融已经在一些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例如中东、非洲、南亚、东南亚以及拉丁美洲,同时也很快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成为一种前景极好的金融组织模式。

(二)国内普惠金融发展概述

同样国内也表现出普惠金融的优势所在,自2006年3月起,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焦谨璞副局长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小额信贷论坛上正式提及并使用了普惠金融这个概念后。国家先后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关于印发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重要文件,已经规划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发挥国家的政策优势进行大力扶持与推广。金融机构也陆陆续续开展了很多有关于普惠金融的新的尝试与挑战。如通过加大小额信贷投放,以期覆盖创新开发循环类小额贷款;积极推进社区银行建设,布设服务网点;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进行组织构架改造;发展网络金融,拓宽服务渠道等[2]。

三、农商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的优势

(一)网点人员优势

农商银行是金融机构的一种,具有分布范围广、人员的配置充足、存贷规模最大的特点,在服务广度及服务深度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基层农商银行的落点一般覆盖县里的每个乡镇,人员总量数不胜数,因着存款人口基数大的缘故,其存贷款市场份额及其之高。

(二)地缘历史传承

作为一切为农村服务,一切利于农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农商银行一般都会展示出较好的农村文化底蕴,与农民有着长期良好的亲密无间的表现,与县、镇(乡)、村各级关系、与法院、公安、财政等部门都有着长期的互帮互助关系,在地域特点及人际关系方面拥有其他金融机构比不上的传统优势,“本土化”经营效应十分突出。

(三)相关政策优势

在当地政府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在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国家相关的对应政策也对农村经济建设的农商银行给予了一些有用的效率性帮助,如支持农支小贷款投放、定向降准措施、税收优惠等,为农商银行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有效保障[3]。

四、农商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重要价值分析

(一)普惠金融对农村发展的价值

1.符合三农经济加速转型的实际需求。伴随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的整体发展滞缓,而我国的经济却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在新常态下我国整体格局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但相较于以往,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结构性矛盾愈发凸显。面对如此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仅仅依赖传统农业生产中集高消费、高资源浪费等于一体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下三农经济的发展,转变传统模式迫在眉睫。在农村地区,通过发展普惠金融,均匀分布各类金融资源,并强化对金融环节中薄弱环节的支持,降低金融服务门槛,能够满足三农经济加速转型的实际需求。

2.能够对农村普惠金融的改革起到推动作用。早在2003年,我国便针对农村金融进行了一系列变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探索,我国在农村金融的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崭新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农村金融体系下的融资结构和融资环境也有所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得以建立。可见,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普惠金融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受传统农村金融模式的影响,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此,为能够使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改革农村普惠金融中去,进一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的又好又快发展,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3.是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构成部分。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以来,如何建成小康社会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重难点问题。鉴于以往金融机构在优化配置金融资源时,普遍以效率和安全为重,并将如何平衡收益和风险的关系作为核心,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很少予以关注,以致于许多农民或农村的经济实体因无法获取充足的金融支持,被迫转移到高额的民间融资中去的情况时有发生。无疑加剧了农民的生活负担。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已然成为时下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构成部分。

(二)移动金融对农村发展的价值

1.有助于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与城镇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建立完善的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服务方面也面临着高风险低回报的威胁,很难从根本上促进商业可持续目标的实现。考虑到商业可持续性是普惠金融发展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农村商业可持续目标无法实现,无疑会影响到农村普惠金融的初步发展。基于移动金融涉及面较为广泛,并且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只需投入较低的成本便能够创建出集智能化与移动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基础设施,因而在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引入移动金融这一崭新的技术不失为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有效方式。

2.有利于农村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得到。众所周知,传统农业不管是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还是在产业价值链等方面,均远远不足现代农业,对于金融服务也没有太大的需求。而伴随现代农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民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并逐渐由以往满足基本汇款、存贷款等需求,向更综合性的需求转变。然而受传统金融服务体系的制约,大多数农村地区在发展普惠金融时,由于无法适应多样化的需求趋势,导致供求矛盾突出的问题频发。相较于传统金融,移动金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而在农村金融服务中,通过引入移动金融,不仅能够达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效果,而且对于农村普惠金融可获得性的实现也大有裨益。

五、农商银行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主要方法分析

(一)完善相关的金融基础

1.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力度。普惠金融的长期发展要求必须将完善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来,例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要将社会中的全部阶层、群体作为服务对象,为民生服务,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让安全方便的金融服务能够惠及到小微企业、贫困人口等。

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可以尝试将部分自主服务终端设置在小超市或小卖铺当中,并选择一批负责任、在群众中有声望的人来做设备管理员,使提供给农民的基础性服务更加方便捷。由于现在很少用到固定电话,所以可通过利用手机等设备来设置无线取款服务点,从而使用户体验、农村网点覆盖率、金融服务能力等都能得到提升。

2.加大相关资金支持与投入力度。农商银行在农村已设置多处网点,以这些网点的实际情况为参考,在资金投入以及规划上都需要加大力度,便利店、学校等是村民经常集中的地方,可通过在此设置存取款一体机来改善偏远山区金融服务空白的现状,同时在服务网络的构建方面遵循立体化原则,简化、加速结算流程。

3.推动电子银行的快速发展。所谓的“互联网+”也包含“互联网+传统行业”,在这种背景下,以新技术手段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依托,促进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和渠道的完善,使客户还款、汇款等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的同时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此外,服务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选派银行骨干员工深入到农民中间,无论是在农民家中还是在田间地头,随时做好金融产品的宣传推广和服务工作,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3]。

(二)金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科学

1.更加凸显支农重点。发展中的现代农业对金融资源提出了新的需求和要求,所以对于农村地区的优势企业和产品等,金融行业信贷投入的比重需加大,最大限度的满足伴随农业发展而来的新需求,同时增加金融试点数量,使得提供给农村地区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是高效且管理规范的。

2.创新当前的金融产品。农民的切实需求也是创新金融产品时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实现担保渠道多样化,在抵押贷款等方面,允许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作为抵押,从而使因为抵押物不足而无法贷款的困难减少。对那些收益高、发展前景好的小微型企业,特别是涉农企业的重视度和扶持力度都要提高,对新型模式如“农商行+担保公司+企业和农户”进行宣传推广,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

3.创新传统的服务模式。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改善是优化提升农商银行服务模式必须要考虑到的重点,因为在客户结构优化方面,其是非常重要的渠道。在更多客户的挖掘方面,可以在选择适合的位置如社区等后,选派优秀工作人员去做上门拜访,让客户感受到银行提供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贴心的服务。

六、结语

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普惠金融同时满足了两个需求:现代农业建设的需求、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需求方面,农商银行要对传统的服务方式做出顺应发展的调整,由于不同主体的贷款需求各不相同,提供的金融服务应是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对于普惠金融服务工作来说,真正的执行落实应从多个方面着手来促进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其中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猜你喜欢

农商普惠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浙江大学全球农商研究院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浙大全球农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