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排斥对县域脱贫的影响效应分析
2018-07-13谢晓景
谢晓景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近年来,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在一些金融发展落后的地区,金融排斥现象却越来越突出,存在着大量社会群体被排斥在金融发展过程之外的现象。金融排斥也会抑制经济发展,使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相互抑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非平衡。它也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整体经济增长,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虽然近年来中国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金融排斥问题,但尚未建立起为社会各阶层提供有效、全面服务的金融体系。特别是允许大量被排除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群体获得金融服务的金融体系,导致中国的金融排斥仍然是一种普遍现象,它仍然严重困扰我国经济的增长,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一、研究现状
金融排斥研究始于金融地理,英国学者Leyshon和Thrift首次提出金融排斥的概念。他们在研究地理因素对金融发展的影响时候,将金融排斥的概念界定为:为了最大限度追求利润,金融机构关闭了一些低利润的分支机构,导致某些地区缺乏金融服务,结果,当地居民和企业无法得到相应的金融服务。而在进一步研究金融排斥的可能性原因之后,发现地理因素并非唯一的因素。在此之后,金融排斥越来越被学者所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到金融排斥的研究中来。Kempson和Whyley以及Sarma概括了五类金融排斥:首先,机会排斥,即远程地理位置或金融系统风险管理过程,一些群体被排除在金融服务体系之外;第二个是条件排斥,即一些特定的财务限制将某些群体排除在金融服务对象之外;第三是价格排斥,即难以负担的金融产品价格将某些群体排除在金融服务之外;第四,市场排斥,即金融产品销售和市场定位,将某些群体排除在金融服务之外;第五是自我排斥,即一些群体将自己排除在金融服务系统之外,因为他们害怕被拒绝或有心理障碍。Gloukoviezoff(2007)进一步分析了金融排斥的原因,并提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是弱势群体金融排斥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金融排斥被定义为弱势群体在获取和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困难,使他们无法预测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在中国,金融排斥研究落后于同时期的国外水平,直到2007年,金融排斥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许圣道和田霖(2008)以中国的实际基础,利用2006年中国各省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城乡视角,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绩效的差异,他们还就如何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和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田霖(2010)为了研究中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空间差异,利用金融机构的网点覆盖率,农业贷款比率和农业贷款数量构建金融排斥体系进行分析。要解决农村金融排斥问题,要积极应对国家政策体质,利用政策优势,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在金融排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学者们采用了定性研究方法,一些学者开始尝试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二、甘肃省县域金融排斥成因分析
甘肃地形狭长,与新疆、青海、四川、陕西接壤,共有十二个市、两个州,甘肃十四个市、州经济发展现状大致划分为三个梯队。其中,兰州市发展比较好,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是其他区域经济体的4到13倍;第二梯队的州、市经济总量在500到1000亿元的区间;甘南、临夏之类的城市处在第三梯队。调查数据显示,甘肃省市、州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明显。近年来,甘南发展尤其落后,与兰州市发展差异很大,在16.5倍左右,而且差额呈扩大趋势。区域发展不协调将会导致金融资源分布不均,重视经济薄弱区域的经济发展将会有效减弱金融排斥状况。
金融机构对某地区存在金融排斥,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减少甚至不设立营业网点,这会直接降低该地区民众的金融产品使用率。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存款、贷款是使用率最高的金融产品,兰州市的农业存款额是做多的,定西市等的存贷比很高,推测是政府支持的原因。嘉峪关等存贷款额度远低于甘肃其他区域水平,足以证明该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率低,存在严重的金融排斥。
三、缓解金融排斥的政策建议
结果表明,县域脱贫与金融排斥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金融排斥对县域脱贫具有负面影响。甘肃县域脱贫仍停留在依靠固定资本投入、劳动力与政府支出。间接效应方面,金融排斥对县域脱贫的溢出效应为负,其原因为各个贫困县域间金融资源的不平衡,金融资源在贫困县域间的激烈竞争不利于脱贫的整体实现。因此,结合甘肃省的地理位置以及发展情况,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农村金融排斥的部分原因是金融机构对农村市场的忽视,没有根据农村需求者的诉求为其量身定做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尝试开展互联网金融、突破地理排斥,搭建村镇银行、合作社等金融服务平台,满足贫困县域对资金的需求,做好县域脱贫的金融服务。第二,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县域金融制度、完善县域金融法制环境、建立并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等,通过正面事例的示范,达到宣传和普及金融的效果。进一步发挥资本、劳动力的带动作用,实现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实现其对县域脱贫的正向作用。第三,避免贫困县域间金融业的过大差距。防止各县间对金融资源的恶性抢夺,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县域特别是农村倾斜,做好地方脱贫的金融服务。第四,加强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最直接的补助措施就是为其提供补贴,使金融机构在为农村市场提供同等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时,可以获得为其他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时相同的利润水平,以激发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性。另外,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业的宏观政策,重点推动贫困县与金融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