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在中小学德育中的实践初探
2018-07-13江南大学田家炳楼教育科学学院214122
(江南大学 田家炳楼教育科学学院 214122)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衍生了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互联网已经悄无声息的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应运而生,在网络浪潮中教育也不甘雌服,《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发布使“互联网+教育”很快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一颗启明星。众所周知,基础教育中的德育问题一直是教育难题,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中小学德育,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有助于改善“德育难”的现状。
一、 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
1.德育本质的人本性
德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受教育者。新课标指出,新时期环境的教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予以学生更多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便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1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而思想道德教育不同于普通的学科知识教育,它更多的照顾到学生的本性,所以就德育本质而言,具有很强的以人为本的特点。
2.德育目标的特殊性
我国现行的《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可见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德育工作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目标具有其特殊性,真实的德育目标隐含在对未成年人的期待中,隐含在德育实施及学生评价和德育评价中。2德育目标是围绕“德”和“育”展开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正确的道德思想,更重要的是在道德行为上得到约束,只有真正落实到实践上,才能说明学生真正获得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3.德育内容的复杂性
相对于其他知识型学科来说,德育的内容具有复杂性,无所不包的学科体系和渗透生活的学习特点决定了德育内容的包罗万象,思想道德领域宽泛,与其他学科之间无明显界限,很难将德育内容限定在一套固定的课程教材里。如果仅将德育内容理解为学校设定的思想品德课程,那是十分狭隘的观念。
4.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陶行知曾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德育也有“知”和“行”之分,这就是实践性德育和认知性德育。认知性德育是一种“学科式德育”,是直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知识的传授,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但是德育的最终目的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更重要的是规范学生的外显行为。实践性是德育的基本属性,实践性德育是一种间接的德育过程,在校内外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德育的真正目的是将外在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品质。因此,以实践为德育的起点和归宿是扭转德育实效性孱弱的根本出路。3
5.德育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德育在任何时候都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不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不能放弃对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德育具有很强的历史性,中国受儒家思想统治两千多年,“仁”和“礼”的思想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现今思想道德教育赖以生存的土壤。德育又是时代的产物,只有与社会发展统一步调,才能始终保证德育的先进性。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价值体系逐渐革新,思想道德教育也应该超越国家之间的地域界限,与时俱进。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机遇
1.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德育方式,改变德育的单一性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李克强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像魔法棒一样,指到哪里,哪里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互联网潮流中,教育行业也不甘示弱,“互联网+教育”逐渐兴起。中国从古至今都比较重视对人道德的培养,“互联网+教育”打破了德育原本单一保守的教学方式,变书本为主的教育为线上线下“双线结合”的教育方式。互联网传播速度很快,范围很广,而且不受时间和地区的限制,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识的传播。4互联网在教育中的普及有利于打破传统单一说教的德育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道德知识的兴趣。
2.拓展了中小学德育的领域,丰富德育内容
“互联网+教育”并不是互联网与教育的机械结合,简单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德育课堂并不意味着完成了“互联网+教育”的实践。互联网拓宽了知识的界限,中小学德育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书面知识。传统的德育紧紧围绕教师、教室和教科书为中心,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而网络具有很强的及时性,有利于克服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滞后性问题,实时更新德育内容,丰富了课堂德育的内涵,让德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3.克服德育的片面性,推动认知性德育走向实践性德育
学校中系统的德育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得正确道德知识最直接、最简单、最便捷的方式,设置独立的德育课程本意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却在无形中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普通学科教学相提并论,实际上贬低了学校德育的价值和地位。“互联网+德育”将弥补学校德育的片面性,促进认知性德育向实践性德育过渡,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主题活动,进行场景模拟,让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感知道德,将德育知识最终落实到实践中。
4.网络德育更加倾向主体意识,使师生之间的联系趋于紧密
互联网带来的知识爆炸,要求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传统的“师授生学”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今教育发展的需要了,信息化时代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与中小学德育的契合必将引起传统师生关系的变革,使师生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互联网具有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互联网+德育”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挑战
1.学生年龄小,对网络上诸多信息的鉴别能力不足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在年龄构成上,我国网民仍以10—40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2.1%。5中小学学生逐渐成为上网人员的主力军,呈现出年龄小、数量多的特点。由于网上信息众多、良莠不齐,学生年龄小、对各种信息的分辨能力不足,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诱惑。而且网络具有虚拟性,在“互联网+德育”模式中,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很容易沉迷其中。
2.对教师要求高,教育者自身素养有待提高
在信息社会中,个体知识的有限性和社会知识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部分教师无法紧跟时代的潮流,止步不前,在新的教育局势下必将处于劣势地位。“互联网+教育”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守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中小学德育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观和平等师生观,更新德育观念和创新德育模式,善于利用互联网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3.学校执行力度不够,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硬件设施和网络资源是实现“互联网+教育”的基本要素和前提条件,就像汽车没有油是没法在公路上行驶的,实现互联网和中小学德育的结合必须在基础设施的配备上给予保证,但是我国教育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很难保证硬件设施普及到位。另一方面农村和城市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也导致了网络资源在中小学德育中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很多学校只是走个形式,在德育公开课前做好“演习”,走“关起门来办教育”的老路。
4.成绩至上的教育观下,德育效果难以保证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有着很重要的导向作用。当前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仍然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不少家长和老师仍然持有“分数至上”的教育观念,加上学生课业任务繁重,留给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就更加有限,中小学德育课堂都经常被其他“主科”老师占据。互联网教学对学生和老师的要求较高,开展起来费时费力,学生往往更容易被网络本身所吸引,在无形中削弱了互联网的教育功能,德育的效果难以保证。
四、“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应对机制
1.克服重此轻彼,明确发展定位——正确把握传统德育与网络德育的关系
信息技术时代,教育也必将打上互联网的烙印。德育作为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与互联网相结合是大势所趋。针对当前的“互联网+教育热”现象我们要明确发展定位,保持清醒的头脑,吸收传统德育的优势,守护德育的本意。要注重立足传统,积极抵御互联网存在的风险,防止重此轻彼、顾此失彼的片面性,走线上线下“双线并举”的德育道路。
2.克服海量信息带来的选择困惑——坚守德育共识,规范网络德育内容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信息化社会,网络的应用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人们的是非善恶概念开始变得模糊化。近年来,多起社会事件的主角都是一二十岁的年轻人,显示出低下的公德和私德水平6。学校德育力求无所不包的愿望和现实中道德认知、道德评价多元导致了德育内容的繁杂无章,在巨大的互联网资源面前,人们需要极强的辨析能力,坚守社会德育共识,规范网络德育的内容。加强网络资源的净化,建立思想道德教育专门的网站供学生学习,规范学校网络德育的内容,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3.克服外部支持不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网络素养
在“互联网+德育”的发展进程中,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基础设施是前提保障,学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号召,杜绝形式主义和走保守封闭的老路。此外,教师自身的素养对互联网教学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德育教师要善于将自己打造成一名“数字化德育教师”,善于根据中小学阶段学生德育课程的特点合理使用互联网,大胆创新,提高德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学生道德行为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
4.克服德育流于形式——明确德育目标,利用网络实现家校合作
在网络时代,互联网资源给德育创造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加重了德育的任务。网络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空前上升,教师的作用被逐渐隐化,开放的网络空间和虚拟的网民身份使德育的可控性难以把握。多元的思想背景冲击着德育的目标,使德育的目标模糊化。对此,一方面应该明确德育的目标,在信息繁杂的网络世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从根源上粉碎毒害学生的不良信息。另一方面,家校合作是亘古不变的话题,道德教育不能只依靠学校,家庭因素不容忽视。一些家长认为互联网弊大于利,担心孩子被网上的不良信息所诱惑,这给“互联网+教育”在中小学德育的开展造成阻碍。创新教育方式,做好衔接工作尤为重要,在互联网德育中要保持良好的家校合作,发挥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注释:
1.曹云龙.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数码设计,2017,6(10):259-260.
2.陈桂生.聚焦“德育目标”[J].教育发展研究,2008(Z4):1-6.
3.宫麟丰.实践性德育与认知性德育之比较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01):90-92.
4.凌亦楠.“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7.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t20180305_70249.htm
6.刘竑波.“互联网+”时代:学校德育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德育,2015(15):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