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信推进鞍山诗联文化城市建设
2018-07-13鞍山师范学院114000
(鞍山师范学院 114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指出“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需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体现出的是一种精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它能够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能够消弭浮躁,积淀学养,知礼明德,促进社会和谐。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是推动文化城市建设的助推剂。
怎样以文化自信,推动诗联文化城市建设?本文从文艺工作者的角度,做了如下思考。
一、地域文化的影响和利用
鞍山是个比较特殊的城市,它因钢而兴。在文化城市的建设中,首先要考虑鞍山这座城市的独特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百年鞍钢也塑造了百年的鞍山城市。这如钢铁般坚毅的性格、如钢铁般敦厚的态度,如钢铁般淳朴的作风,也使鞍山这座城市烙上了钢铁的印痕。习总书记今年考察东北时说:“干事创业离不开精气神,东北恰恰是这样一方充满激情的热土。”正是这块热土上的钢铁汉子满怀着长子情怀,为城市文化的建设各自努力着。所以我们打造诗联文化城市可从钢铁精神入手,把诗联创作与充分调动大工业化的城市情怀融合起来,打造别具特点的鞍山独特的诗联文化城市。
二、发挥社团积极分子的作用
在推进诗联文化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诗词、楹联社会团体的力量。创建诗联文化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社团工作者、积极分子的参与、努力和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鞍山精神是“爱国、创新、务实、敬业”,创建诗联文化城市,离不开社团工作者、积极分子的参与、努力和引领。
首先,要有担当。鞍山诗词、楹联社团的文艺骨干们可以带动、宣扬鞍山精神,并以文艺作品宣扬鞍山精神。激发创新创作,担起通过文艺作品宣扬人间大爱、宣扬社会正能量、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坚持做以作品鼓舞人、感召人的引领者。
“士不可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他们可以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把鞍钢文化、鞍山魅力讲给全世界,担起以文艺作品鼓舞人、感召人的历史使命。鞍钢曾涌现出老英雄孟泰、王崇伦和雷锋、郭明义等模范,这些模范人物身上,凝结着“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精神。他们都是我们鞍山的典范,是鞍山的骄傲。做好创建文化城市的生力军。多创作具有鲜明的、反映正能量的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要做宣扬正能量的旗手和传播者,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构建无尘的城市文化环境。
其次,要坚守艺术理想。诗联还是文艺作品都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创作理念,坚持尊重文艺规律的创作,坚持艺术操守,拒绝媚俗作品。
大家都说教师安贫乐道,文艺工作者又何尝不是呢?不能在物欲横流的诱惑下,只重金钱而丢了良知、丢了文艺工作者的操守。诗联作者应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保有高尚的气节情操,不断推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传播时代强音。诸葛亮曾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古人的砥砺修为我们今天仍可以拿来共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有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薪火相传,才能在不违初心的创作中把优秀文化和中华文明传承下去。才能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真正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再次,要宣扬正能量的时代气息。诗联作品和文艺作品都应该具有鲜明的、反映正能量的时代精神的特点。杜绝脱离现实的虚妄作品、不符合时代精神的萎靡消极的艺术创作病态的审美取向。
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取向自可参差多态。但必须杜绝一味为博大众眼球,不惜丢弃文艺工作者的良知,进而挑战社会公俗的创作。
以文化人,更在育人。诗联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对人的影响是一中无声的教育。诗联社团的成员都要做宣扬正能量的旗手和传播者,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构建无尘的城市文化环境。
最后,明道于心,外化于行。
“明道于心 外化于行”的意思其实就是回到本真,以真善无恶之心自我修行,服务社会。在文化范围内的修行,便是要放在民族复兴、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考虑,才有实际意义,才会真正做到为社会广众服务,才会真正成为助推文化城市建设的力量。
作为诗联文化传播的积极分子要脚踏实地的传承,通过讲座、辅导、网络教程、各类比赛等活动,发挥积极分子的作用,带动身边爱好者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也可以影响一批人成为爱好者。
三、创建诗联文化基地
文化城市的建设方式方法多样,但一个城市文化氛围的打造离不开爱好者的培养。诗联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传承诗联文化也在是践行文化自信。推进诗联文化城市建设,应该在各级学校开设相应的基础知识课程,学生们掌握、爱好,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自然形成。所以在学校多建基地,播下种子,静待花开。
还有,在社区、在企业也创建诗联文化创作基地,通过比赛、讲座等形式带动他们的参与和学习的热情。鞍山大工业化的城市特点决定这个城市民众的整齐划一性。所以,这方面的带动学习很有必要也切实可行。
四、标杆典范的树立
在建设文化城市进程中,要首先树立一批标杆、典范。例如:鞍山被中国楹联学会命名为“楹联文化城市”、海城被命名为“诗词之乡”,这样的荣誉不仅要鼓励各区、各学校区争取的,同时,还要做经验介绍,作为引领,形成比学赶超的局面。这样,城市的文化氛围不用刻意的推进,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五、挖掘本地文化名人
地方文化名人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曾有人说南方有些地方的建筑根本不是古代的,而是当代的仿古建筑,怎么那么多人趋之若鹜的去游览呢? 我想说,游人是游览更多的不是去看仿古建筑,而是那个建筑地区有文化名人的足迹,那地方有文化的浸润、有文化的根可寻。所以,挖掘本地文化名人,特别是古代文化信息很重要。鞍山在挖掘仅有的文化名人足迹的同时,要注重打造当代有影响的诗联领军人物,目前无论是诗坛、还是联坛、小说等,鞍山都有优秀的后起之秀,应当鼓励其崛起为一颗新星。
六、离不开领导的鼓励支持
这点是最关键、最重要的。首先领导要重视诗联文化建设的具体落实,要从大方向、大理想上落到具体的方案和活动中。还有要有经济的支持。没有经济做后盾,最后也只能成为无法落实的方案。
诗联文化城市的建设在文化城市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文化复兴的新形势下,我们所有文艺工作者,都要有新担当,新作为。都要参与到这个诗联文化城市的建设工程中来,崇德尚艺,不负时代的使命,用文艺作品起到“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的作用”,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