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18-07-13

运动 2018年5期
关键词:武术冲突学校

乔 超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1 武术分层教育

本文所讲的武术人群分层体系是指武术人修炼的层级,即从技术表浅层到精神层、从外练层到内练层的人群,而不是从社会学意义上的划分。武术入门者是指仅仅训练基本功、基本动作的人群,这是初等层级者;那些掌握一定套路、技法的习武人为中等层级者;而那些探求精神层面的人则为高等层级者。换言之,是指掌握明劲、暗劲、化劲,招熟、懂劲、神明的区分。区分武术习练群体的层级,对于我们开展武术工作是有实际意义的,便于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对于广大没有武术基础的学生,主要针对基本功、基本技术的掌握即可;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个体,可以向套路、技法投入精力;而对于掌握上述能力的个体,则可以深化他们的内练功夫。这种看似极其简单的划分,对于武术教学却是有现实效果的。当前一些研究者针对学校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在对学习人群不做区分的情况下,试图将武术的最高层级灌输给学生。理由是,他们认为这是传统武术的精髓,然而,学者们却忽略了武术学习者的基本情况。所以,尽管研究者设计出诸多解决方案,但事实上在现实教学中窘迫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改观。教育学原理早就告诉我们,教学要进行区别对待。

就高校武术来说,合适的做法应该是,打破现有各年级、各院系的固定选修课制度,让学生们根据自身能力和需要,跨年级、跨院系选修武术课,并且不能规定开课人数,哪怕仅有一个学生选武术课也要开。当然如此做的好处是,课程能够真正服务于武术教学,然而却打破了学校的既定教学秩序,因此许多学校不愿意采取上述形式。在这个问题上,学校武术的症结就表现为究竟教学是最后定位到武术上,还是落脚到学校上。如果定位到武术教学上,那么学校的教学安排应该服务于武术。相反,如果落脚到学校上,那么武术课程设定将要遵守学校教学的既定秩序。 例如,某些高校体育学院某些专业的武术专修科,在4个年级中只有部分年级开设。原因就是,其他年级选课人数没有达到标准被强制取消,试想,这种做法如何激发那些武术爱好者的兴趣呢?大部分高校实行按年级选择武术普修课,或者按照行政班选课,而且课程也是相对固定的,试问这种选课的价值何在?这种口头上发展武术,事实上却采取懒惰的管理模式,显然无益于开展学校武术教育,导致那些本来有武术兴趣的学生,也被当前这种僵化的惰性选课模式所扼杀。

2 武术精英教育

在当前武术教学吸引力一般的情况下,与其刻意地大范围强行开展学校武术,倒不如首先将那些本来就憧憬武术的爱好者尽力挽留住。在他们身上集中投入精力,让他们能够真正体验到修炼武术的乐趣。通过他们的宣传来扩大学校武术的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武术学习中。事实上,传统武术修炼之所以长期以来被人们憧憬,其根本原因就是,那是一种类似精英教育的模式。也就是说,一个师父仅仅教授几个徒弟,师徒互动相当深入。在面对面的口传心授中,师父将武术技法精髓渗透到徒弟内心深处,而不是现行一对多“撒胡椒面”似的做法。无数事实证明,精英教育只能通过深入互动的形式,方可实现。武术的复杂、精深,本就是一门属于精英教育的范式。传统武术师徒制的施行不是没有道理的。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武术精英教育得到认同并进而产生影响,学生人数增多时,此时务必要增加教师课时量,以尽量能够保证小班授课模式,仍然施行精英教学的模式。如此,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学生武术修炼的乐趣。千万不能因为学生增多了,就降低教学质量,这样学生会失望的。正如许多饭店开张时,以精品服务、物美价廉的方式推出,而一旦生意红火之后,便出现服务态度变差,饭菜质量下降,导致生意日渐衰落。

武术为什么要施行精英教育模式呢?首先是因为武术本身的复杂程度。基本功、套路、功法、拆招、喂招、散手等,组成一个连续而又复杂的程序,没有细心地投入无法让学生体会个中真味。另外,武术所承载的精神,更是需要教师在与学生深入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心目中,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体悟认知。而这所有的这一切,都必然要求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教导才行。现行的大班教学已经证明学生根本难以领会到武术的深层魅力,因而改革武术教学则首先要从班级人数下手。

其实,克服上述僵化模式,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要武术教师多付出一些,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例如,浙江某高校的一位武术教师,为了吸引真正爱好武术的学生,课外时间义务教授学生武术,并积极组织多种武术活动。这一举动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同,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所以,如果研究者只是坐而论道般地谈论武术开展的困难,而不具有奉献精神,那么,如何吸引那些本有兴趣的武术爱好者?师生关系是共同营造出来的,教师所有的说教比不上一次真正的行动。河南某高校有一群习练民间武术的爱好者,师父是当地人,练习者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而且许多是武术系的学生。他们的规矩是,师父不收学费,但要进行一定的拜师仪式。通常是学生买一些小礼品送给师父,向师父表一表练武的决心,就算完成拜师仪式。接下来,师父就开始每天带着学生们练功,每次练功长达两个多小时,冬夏不易。据笔者观察,武术系学生的练功热情要高于在课堂上。这说明现行高校武术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除了教学关系与学校教学不同之外,他们的练习内容也不同于学校武术。他们主要训练发力,即我们所说的功法练习。运用精神调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发力能力。具体做法是,首先训练精神大调动,然后练习软调动,继而配合小调动等,即从初级发力到消除蛮力,继而达到自由化的状态;从练习明劲到暗劲,再到化劲的过程。这种方法恰恰就是传统武术的功法训练程序。通过精神调动从而培养出整体力,渐渐将力量化为自身的内在力量,再达到随即弹发的程度。据笔者长期观察发现,这些练习者可谓是全身心投入。这一处在高校某个角落里的练功景象,从学生投入的表现,确实值得研究。

他们的成功来自于教学关系的稳定,和教学内容的恰当,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社会交换论的角度看,当师父能够以奉献精神投入时,学生已经得到了很多。当教学内容再符合学生对技击的追求时,展开持久地武术活动也就不再是困难的事情。当然,有研究指出,某地有人义务开设武术班却无人问津。笔者以为,这种情况也不奇怪,原因是师父水平如何、针对人群又如何,这些都是制约武术是否能够开展的重要因素。一拍即合的情况往往是,一方的拥有满足了另一方的需求。而简单地以某地义务开班无人愿意学的情况,就武断地认为武术不具有吸引力是不够严谨的。

民间师父成功的地方恰恰就是高校武术教师所没有做到的方面,这一小群体事件虽然未必就具有代表性,但起码能够给予我们一定的启发。坦率地说,高校的所有制度都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当然武术也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改革现有学校课程设置,以及调整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班级人数等,都是本着如何来适应和满足学生的需求为目的。当然,从武术发展的角度看,我们急切期望学校武术能够定位到武术身上,而不是让武术去努力地适应现代教学制度。然而,从现实角度看,学校制度调适与武术教学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这就需要我们武术人肩负起协调学校与学生之间利益的中间人角色,努力做到在不违反学校整体利益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去维护武术教育的开展,尽量使得课程开设、班级人数、教学方法等,能够适应武术所需要的模式。这是一项牵涉到多方利益的工程,需要学校武术教师具有奉献精神和协调能力。

3 重视课堂教学细节

3.1 用激情撬起整个班级的热情

我们常常会说:“一个老师拥有一桶水,才能去舀出一碗水。”这是从教师的知识占有角度看的,无疑这是教师的必备能力。然而,我们从现实教学实践中却常常发现,一个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教师,却未必能够上好一节课。事实上,教师的激情也是上课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用激情会感染到整个班级,感染到每个人。虽然说学生是有学习主动性的,但教师的情绪更重要。通常我们看到,课堂上教师有激情,学生就会跟着有热情;而教师懈怠,学生也就会懒惰。因此,教师必须拿出热情全力去引导学生学习。

3.2 做好技术示范

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总是以年龄为借口,不去做标准的、完美的示范动作,却常常以想当年自己如何神勇,来敷衍、搪塞学生。毋庸置疑,上了年纪的老师去做一些动作,确实有困难,但就身体直观性很强的武术技能课,如果学生看不到老师的完美动作,而仅仅依靠老师的口传去教授,显然失去了那种令学生佩服和憧憬的现场震撼效果。模仿是人的天性,这一点从婴儿身上就显现地淋漓尽致。如果教师示范水平很高,就会激发学生的模仿动力。同时,崇拜也是人的天性,这一点能从孩子对父亲那种强大能力的崇拜中窥视到。事实上,就教师示范来说,教师不仅应该示范出标准动作,更应该能够示范出难度动作,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感。教师自身的技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没有面对面直接而又优美的示范,反复的说教显然是苍白无力的。

3.3 对课堂纪律的人性化认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纪律是维护教学秩序的保障,师生都应该共同坚守。然而,从根源来说,课堂纪律是为了保证学生更好的学习。那么,如果课堂纪律与学生的安心学习出现了矛盾。例如,某学生家里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与其随时保持通讯联系,但无需请假离开课堂,那么,显然上课不能接打电话的课堂纪律,就与学生的安心学习出现了矛盾。如果此时一味地坚守上课不能用电话的纪律,势必会让学生更为忧心忡忡,所以,僵硬地坚守纪律未必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4 结 语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冲突,这是不容回避的。可以说,冲突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常态。事实上,回避冲突、掩盖冲突,可能都会导致冲突的加剧,或者导致问题的掩盖;而正视冲突才是改善师生关系的正道。教师在课堂上要施行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而学生要接受这整套安排,在过程中,绝对不可能进行地完美无缺。任何环节的不协调都会引发师生之间的冲突,双方或者是忍气吞声,或者是低声抱怨,或者是当面争吵等等。总之,冲突是师生教学过程的正常现象,谁能够合理地解决冲突,谁就能更好地上好课;而谁回避冲突,加剧冲突,谁就在破坏教学过程。

[1] 刘文武 .武术教学与体育项目教学的区别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0):98-102.

[2] 付庆艳 .分层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学,2017 (1 ):102-103.

[3] 李洋等 .精英、场域与情景教育:民族民间武术活动传承中共谋性因素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4):37-42.

[4] 仝东峰 .论精英体育教育 [J].中国成人教育,2009 (6 ):94-95.

猜你喜欢

武术冲突学校
基于合作博弈的多机冲突解脱算法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冲突水平的变化诱发冲突适应*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