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未穿的红嫁衣》看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2018-07-13连春春北方民族大学银川750021

名作欣赏 2018年27期
关键词:围城知识分子身份

⊙连春春[北方民族大学, 银川 750021]

一直以来,知识分子的现实命运和价值实现都是困扰中外学术界的一个沉重而永恒的话题,同样也是一个富于哲思意味的话题。《未穿的红嫁衣》取材于我们当今的现实生活,作为一名历史学专家,霍达以宏大的视野,俯瞰历史,同时也紧扣时代脉搏,成功地将知识分子处境与命运这一重要的命题引入历史题材之中,从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与人格分裂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命运,不仅生动地完成了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也揭示了在大的改革背景下,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一、身份的焦虑:李言的困境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个特殊阶层,即作为知识、思想、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的构造者、阐释者与传播者,一般来说其知识、思想与价值观念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①因此无论是在启蒙运动,还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社会变革中,知识分子常常是作为舆论领袖或启蒙导师的形象出现的。但是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就是多元化成为主流,多种文化价值取向的并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一个突出特点,因此知识分子的启蒙似乎显得有点不合时宜,当那些经常以精英分子自居的知识分子被社会边缘化的时候,他们的身份焦虑问题就显现了出来。

在作品中,秦屿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与世隔绝,仿佛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被人遗忘,而事实上,当代知识分子的处境也是这样,身份不明,急需认同,主人公李言就是这样一个对身份极度焦虑、急需社会认同的典型人物。李言是南方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然而因为家庭遗留因素而不得重用,只能当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一身学识无处挥发。作为一个社会高级知识分子,李言是焦虑的,同时也是不甘的,因此,当何丽珠说和她结婚能帮他摆脱这种困境时,尽管知道两人各方面都不合适,李言还是同意了。他急需摆脱这种尴尬的地位,他想要获得应有的身份,所以他在无路可走的焦虑中选择了一条捷径。第一步走出来,仿佛一切都顺风顺水了,李言如愿当上了越州市副市长,成为社会中的少部分人,站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那么他的焦虑消失了吗?并没有,随着社会地位的升高,人们想要获取的东西仿佛也更多,对于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为人都是贪婪的,也可以理解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无论如何,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于是,李言的身份焦虑又出现了。作为一个副市长,行事会受到市长的压制,为了确认身份,李言急需摆脱这种压制。在针对秦屿的开发案中,李言原本是个行事者,但是在得知秦屿的秘密后,他就想要成为操纵者了。于是,他急功近利地促成了那次会议的开始,他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结果却摔得灰头土脸。

李言的身份焦虑除了自身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外部原因。首先,在“文革”时期,他的父母被打成了右派,这对李言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些事情李言都很清楚,所以他更加明白地位、权力对一个人而言是多么重要,因此只要有机会,他就会牢牢抓住,以至于免不了急功近利。另外,把这种身份焦虑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去看,就会发现,这不是个案,而是知识分子群像。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场经济、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多元化文化正在成为主流,而单纯的知识分子的边缘化正在逐步加深,一批由“文革”时期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终于熬过了那暗无天日的时期,正准备重新恢复身份地位的时候,却发现此路愈加艰难。

关于知识分子身份焦虑这个话题,很多当代文学作品中都有提及,王蒙的《活动变人形》中,倪吾诚的儿子就陷入困惑,“倪藻无法判定父亲的类别归属。知识分子?骗子?疯子?傻子?好人?汉奸?老革命?堂吉诃德?极左派?极右派?民主派?……”②倪吾诚也是当代文学画廊中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和李言一样,同样不知所措,在与他人的一次次交锋中,他感到屡屡被戏耍,结果自己疯了。“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从张扬个性到归于平淡,知识分子始终逃不开身份的焦虑和命运的困境。

二、走不出的围城:挣扎与束缚

杨绛先生曾说:“《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诚然,人生处处是围城,婚姻是围城,生活是围城,工作也是围城。对当代知识分子而言,生存本身就是一座围城,被困在里面,想要出去,却无计可施。《未穿的红嫁衣》中有几个典型的知识分子,李言、郁琅嬛、程功、令狐谵,对于他们每个人来说,可能这个围城都不一样,但是结果却一样,那就是无论怎样,都走不出这个围城。

程功是越州市市长、市委书记,也是李言的直属上司。李言能走上仕途,一离不开何丽珠,二离不开程功,就是看了何丽珠给他的李言的作品,程功因为欣赏李言的才华而提拔他,可以说,程功是李言的伯乐。但他又与李言不一样的是,李言尚保持了历史系文人的理想主义,认为秦屿是历史遗留,所以要保护起来,而程功却是一个完全的政客,一切以务实为准,无论秦屿有什么秘密,都不能成为不开发的理由。当然务实并没有错,但是人生在世,总要保持一些理想主义。所以对程功来说,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先的社会政治现实也是他的围城,不过他没想着要走出去,反而把李言也拉了进去。霍达写这部作品是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正如火如荼,经济正在大发展,经济建设才是第一要务,所以程功这一形象也就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缩影。

李言是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在他周围,有太多的围城。政治事业是他理想的开始,也是理想的结束,从一开始的一心想要进去,到心灰意冷,最终却没能走出来。李言和何丽珠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所以之后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美满,他想逃离出婚姻围城,却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困在里面:何丽珠是他的恩人,为了孩子李盼,身为副市长的身份,桎梏太多,却终究挣脱不掉。作为一个当代政治家,李言有着强烈而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又有着强烈而自觉的历史意识。然而,他的这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意识却在现实生活中与历史进程直接发生了激烈冲突,进而遭到了惨痛的打击,造成了他预想的事业失败。李言看到了历史的需要,他是作为历史的代言者出现的,但是,他却没能去实现历史的需要。应该说,李言给自己建造了太多围城,最终都没能走出去。

郁琅嬛是个老师,也是个爱情至上的理想主义者,没有遇到爱情则已,一旦遇到,便不管不顾,飞蛾扑火,哪怕对方有家庭,哪怕为人所不齿。毫无疑问,对于郁琅嬛来说,爱情就是她的围城,这个围城消耗掉了她的青春,消耗掉了她的一切,最终被送进了“极乐园”。这种把自己困在某样东西里走不出来的知识分子形象也有很多,铁凝在《大浴女》中塑造的姐妹俩尹小跳、尹小凡就是这样的典型,认为自己是“杀人凶手”而自我放逐,最终被困而走不出来。贾平凹的《废都》算是对世纪末知识分子的极致描写,庄之蝶就把自己困在世纪末的狂欢中,消极厌世,浑浑噩噩,不知所措。

三、寻找心灵的天堂:自我放逐

从古至今的知识分子,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古代仁人志士读书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时间流逝,周总理为读书提出了新的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是,到了20世纪末,知识分子却忽然失去了目标,失去了自己信仰,失去了自己心中的天堂。于是,寻根文学应运而生。所谓寻根,寻的是民族之“根”,也是作家知识分子心中的“根”。

“极乐园”是秦屿的一所精神病院,它神秘而又与众不同,在这里,有一位神秘的学者,他就是令狐谵。令狐谵的出场非常特别,李言先是听到了一种声音,“那是人的语言,极轻缓,极低哑,极深沉,极庄重,好像从遥远的年代或者深不可测的地下传来,那是历史在诉说……”③然后才看到他的真面目。这位历史老者面对历史被埋没、传统被遗弃的现实,无力扭转,便把自己困在“极乐园”中,一方面逃避现实,一方面希望有心人能从他的言语中得到启示。在全民追求经济大发展、大进步的时代,传统的“根”仿佛已经被大家遗忘了,然而总有人不会忘记,对这些人来说,这些根才是心灵的天堂。

作品中红嫁衣是个典型的意象,它代表了郁琅嬛的爱情,也代表了她的信仰。郁琅嬛是一个漂亮但高冷的女性,有知识,有文化,有涵养,爱情在她心中是神圣的,不轻易碰触,因此变成了“老姑娘”。但是遇到李言之后,她的爱情之火便熊熊燃烧了。在她心中,李言是她的灵魂伴侣,是她灵魂的寄托,是可以一辈子依靠的男人,所以哪怕李言年龄比她大很多,哪怕李言是有妇之夫,她都无所谓,她是在享受爱情。郁琅嬛是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她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这段感情里,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而一旦现实让她失望,她便会完全崩溃。在这段三角关系里,李言是核心人物,在面对爱情与利益的双重压迫后,他权衡再三,最终说:“等我十年吧!”从这五个字里,郁琅嬛读懂了李言,也读懂了爱情,李言在她心中的形象破灭了,她的爱情也破灭了。最终她走进了“极乐园”中,把自己的一生埋葬在里面。“装着铁栅的小小窗户里,郁琅嬛专心致志地继续她的研究,默默地读着那一片猩红。窗外,海阔天空。”④不管外面世界再怎么大,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那一方小小天地,外面风云变幻、社会激荡,但极乐园里却安静祥和,或许,对于郁琅嬛来说,“极乐园”才是她真正的心灵天堂。

像令狐谵、郁琅嬛这样的知识分子,我们在当代知识分子中可以找到真实的例子,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之死”事件就是如此。“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这首诗当成是美好的,然而事实上,这所房子海子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找到,所以他选择了去另一个世界找,最终,坟墓才是他最好的房子。顾城也是一样,他的性格在社会生活中是不被认可的,所以他有专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然而正是因为现实的残酷和童话的美好形成了强烈的冲突,才让顾城接受不了,以致自我了结。这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文化的断裂和知识分子在夹缝中生存的困境。

四、结语

霍达的《未穿的红嫁衣》以历史的宏观视野俯瞰世俗生活中的知识分子,没有浮华与虚假,也没有理想化的色彩,一切都追求生活的逼真性和历史的真实感,对于当代知识分子群像进行了生动刻画,力求能从这些知识分子形象中找到现实生活中的本真。无论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李言、郁琅嬛、倪吾诚、庄之蝶,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海子、顾城,都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身份焦虑,也揭示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提到当代知识分子,没有伟大,只有平凡,世俗生活才是一个人的常态,知识分子在有社会责任感之前,他首先是作为普通的人而存在的。所以,在社会发展的跌宕起伏过程中,知识分子也经历了从个性张扬到归于平凡的演变,而这种演变也正是知识分子生存困境的一个特殊展示。

① 段江:《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浅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② 刘卫东:《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的身份焦虑》,《文学自由谈》2012年第2期。

③④ 霍达:《未穿的红嫁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猜你喜欢

围城知识分子身份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听李健吾谈《围城》
“围城”内外
跟踪导练(三)(5)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青年之问:你愿不愿意被称为知识分子?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谜城》:走出自我的围城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