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物的流动》中“礼尚往来”的中华民族文化
2018-07-13景辉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景辉[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湖北 恩施 445000;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引言
人有两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马克思曾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里强调的就是一个人从生至死一直受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而一个人要想更好地使自己以顺应社会的要求,就需要通过礼尚往来不断扩展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正如“众所周知,礼物馈赠是人类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社会交换方式之一。因此,研究礼物交换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理解和诠释既定社会中不同文化规则与社会关系结构的途径”。人类学家却能用“特异功能”的双眼透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礼物这支“隐形的手”,正是这支象征着社会规则和文化符号的“隐形的手”牵引着人际关系的走向。
一、西方人类学对礼物问题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马歇尔·莫斯的《礼物》一书开启了礼物世界的揭秘之旅。莫斯通过探究毛利人的礼物馈赠,提出了自己的礼物交换学说:“一个人馈赠出的礼物实际上是他天性和力量的一部分,而接受某个礼物也就是接受了送礼者的一部分精神真髓。保留这种东西是危险的,不仅是因为这样做犯忌,而且因为它在道义上、身体上以及心灵上来自于某个人。”莫斯断言,就是礼物中的“豪”迫使收礼者要做出回报,他把这称为“礼物之灵”。礼物馈赠具有个人化的特点。
继莫斯之后,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了著名的“互惠原则”——社会大厦得以稳固的地基。“一个人给予是因为他期待报偿,而一个人回报是由于其伙伴可能中止给予的危险。”弗斯对莫斯的“礼物之灵”学说进行了更详细、更尖锐的批判。20世纪60年代,列维-斯特劳斯也加入了反对“礼物之灵”的阵营,并且从结构主义的视角重新解读了“互惠原则”。70年代的马歇尔·萨林斯跟随前辈们的足迹,否定了“礼物之灵”的神秘化,让礼物从“天堂”回到“人间”,提出了礼物的三种互惠类型:一般互惠、均衡互惠和否定性互惠。此后,从美拉尼西亚到波利尼西亚,从非洲大陆到亚洲国家,针对这些国家礼物问题的探讨,无不深深地打上了“互惠”二字的烙印。与此同时,人类学家也是分为两个阵营,各执己见。安妮特·韦娜提出了一套新的礼物理论,该理论以“礼物之不可让渡性”为基础,并以此为论点,质疑“互惠原则”的合理性;以萨林斯为代表的一方提出礼物馈赠和商品交换不是消极的对立,而应视作一个续谱上的两个终端。而以葛里高利为代表的一方坚持礼物与商品是天然的对立关系。
西方人类学家一谈到中国的“礼物世界”,经常涉及“人际关系”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是“特殊”的,中国人靠送礼建立个人关系网以达到攫取更多本不属于自己的社会资源的目的,言语中含有贬义的味道。
二、中国学者关于礼物与人际关系的探索
一些中国学者立足中国国情,参考中国文化因素,在中国人际关系问题上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杨美慧对中国城市中礼物交换与私人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她认为“这些私人网络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充当中国式的某种市民社会或某种次生社会的基础”。这一论点深入到礼物交换背后的社会层面,具有突破意义。而另一些学者运用体现中国伦理传统的一些概念(人情、面子、报)来解读中国的社会关系。杨联陞认为:“报是互惠原则的中国式表达,并且充当着社会关系的基础。”他将中国特有的文化概念应用到中国礼物问题的研究中。金耀基的研究使用了“人情”概念,并指出以往西方学者谈到中国人际关系,只谈其特殊主义,而这是只看到特殊主义而忽视普遍主义的误区。
人类学家对礼物话题探讨了近百年,对原始社会和西方社会礼物世界的研究已日趋完善,他们从各自的观点出发来著书立论。但鲜有学者关注中国的礼物交换体系。一些西方学者用建立在原始氏族社会或西方现代社会之上的礼物交换理论来分析中国的礼物交换问题,则有隔靴搔痒之弊端。为此,一些中国学者引入中国文化概念来深入研究中国礼物交换所反映的社会制度及文化象征意义。杨美慧的著作《礼物、关系学与国家》把中国的礼物交换当作一个独立主题来分析,改变了以往学者零碎化的研究习惯。但是,阎云翔深刻洞悉到这一研究现实之不足,经过其不懈努力而著出的描述中国乡村礼物世界的《礼物的流动》,痛快淋漓地发出了“中国之声”。
三、《礼物的流动》的主要内容
《礼物的流动》是著名华裔人类学家阎云翔写的一本优秀的民族志。该书以中国北方的一个小村庄——下岬村为地域背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十余年的历程为其时代背景,描绘了一个千姿百态的乡村礼物世界,深刻阐述了中国村庄礼物经济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准则和村庄世界里人际关系的运行方式。
《礼物的流动》分九章简述了贯穿其中的三个主题是:中国礼物交换体系的特征是什么?“关系”和“人情”是如何影响中国礼物交换体系的?中国的“礼物经济”和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礼物的流动》的第一章是作者成书的背景介绍;第二章是作者成书的地域背景介绍:下岬村的起源,下岬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变迁以及变迁引起的经济生活的变化、村庄社会结构的变化,下岬村的亲属制度;第三章作者对下岬村的礼物交换体系梳理归类。作者以礼单为媒介,将下岬村的二十一种送礼行为分为表达性馈赠及工具性送礼。第四章作者介绍了下岬村村民私人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及其作用。通过下岬村村民使用无限循环的二十一种礼物馈赠行为来阐述中国式“关系”——个人的关系网,无数个人关系网的重叠就构成了乡村社会。作者以1990年下岬村的随礼费用为例,发现超过一半村民当年的随礼费用达到个人年收入的20%,这说明“礼物经济”这一理论概念在下岬村具有现实意义,是其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村民们的随礼行为多半受到道德的约束,而纯经济的理性原则在这里不起很大作用,但从经济、政治、社会的角度,可以说明个人关系网在乡村社会的重要性;第五章作者分析了下岬村人际关系的种类及结构特点。(一)作者首先分析了下岬村村民个人关系网络的种类。下岬村村民的个人关系网从小到大分为:核心区域(“实在亲戚”)→可靠区域(“靠得住的”)→有效区域(“一般亲友”)→村庄社区→村庄以外。这个从小到大的关系网代表了一个人基本的社会关系:姻亲关系、父系亲属关系和乡邻关系。以此为基础作者建了一张关于下岬村个人关系网和礼物馈赠场合的图表,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村民日常的送礼行为与个人关系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大多数村民而言,表达性送礼一般都在村庄范围内,超过这个范围,村民的个人网络就基本上失去了作用。(二)作者通过分析下岬村的四十三份礼单,分析了村民个人关系网的结构。第八章作者梳理了下岬村1950—1993年间五十一桩彩礼和嫁妆的变化,分析了社会变迁对礼物交换模式的冲击。女方家的婚事支出在四十多年间发生很大变化:从间接嫁妆到奢侈的直接嫁妆。在这四十多年间,无论男方家还是女方家的婚事花费都发生了巨变,且男方本人和女方本人在婚事过程中,逐步从婚事的“幕后”走向“台前”,而“婚姻交换不再是两个家庭间礼物交换的循环,而成为新郎和新娘在追求夫妻独立性过程中用以索要其家产份额的手段”。换句话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婚事越来越成为男方本人和女方本人的“私事”。第九章作者提出了中国特色之社会交换方式理论:互惠原则是根植于潜在的文化基质,在中国就是人情伦理;中国人的礼物是可以让渡的,而礼物传达的人情是不可让渡的;随礼是一种既表达道德义务,又表达情感的工具。
四、《礼物的流动》的学术贡献
(一)用中国文化中的人情伦理体系解读中国的礼物交换体系
中国人做事讲究“合礼”。中国人的礼仪就包含了“礼物之礼”,礼物的内涵就在于规范着礼物流动的社会文化,即中国人特有的人情伦理。这一点下岬村村民翁大叔也有类似的论述:“随礼是一种表达人情的方式,而人情就是人的感情。每个人都懂点人情,所有送礼的规则必须合乎人情。”在中国社会送礼是一种学问,是人情的道德属性在发生约束力。在中国,回礼的金额也很有讲究,回礼的时间也要把握好,与随礼的时间间隔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间隔太短有还债之嫌,间隔太长会影响人际关系。有时候中国人随礼是因为彼此有深厚的情感,这就是人情的感情因素,这也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人情文化。人们之间的“往来”更多是道德在约束,交往一般限于仪式性的重大场合,而“走动”是感情在约束,交往更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二)礼物不对称流动的中国式解读
在等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地位就像阶梯一样高低有序,在不同等级之间交换礼物必然会导致礼物的不对称流动。以往的礼物交换理论认为:这种不对称的礼物流动将收礼人陷于债务人的境地,而让送礼人获得权力与声望;这种不对称流动的方向是从上往下。但在中国却恰恰相反:礼物不对称流动的方向是自下而上;收礼人获得权力与声望。在下岬村单向送礼有三种形式:村民送给干部;低层干部送给上级;村民送给城里的亲戚。这种现象可以从制度和文化两个视角来分析。制度上:中国的等级制度是金字塔型,村民处于金字塔底层,村民给干部送礼是为了获得资源。干部收礼多,回礼少,礼物大都积聚在了金字塔的上层,等级制度没有被弱化,反而进一步得到强化。中国的“官本位”文化强调下级对上级的尊重、服从。下级为了升迁,自然就会给上级孝敬礼物。而上级觉着这是天经地义,没有压力,权力声望也没有损失,这从思想层面将上级从债务人的地位解放出来。从中国的面子文化分析,上级感觉收了下级的礼就是给了下级面子。
结语
阎云翔教授以他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敏锐的思维、流畅的文字为我们呈现了一部经典人类学范式的著作。他能小中见大,把一个寻常的送礼小事上升到社会文化层面。更难得的是,他用中国人的视角探究中国的礼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