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汇观剧之旅:今年的托尼奖期待什么?
2018-07-13郑心玉
文 : 郑心玉
《海绵宝宝》剧照
上:《贱女孩》剧照
下:《贱女孩》剧照
每年6月,除了“百老汇骄傲月”之外,最值得音乐剧观众们期待的事情就是一年一度的“托尼奖”颁奖典礼。“托尼奖”作为美国戏剧类最具权威性的奖项之一,旨在表彰这一个颁奖季在戏剧行业内各方面最为突出的作品。能得到托尼奖的肯定,也是在百老汇上演的剧目们都引以为豪的荣誉。
我在5月初的时候,来到纽约百老汇观看了今年颁奖季的热门作品。虽然说在托尼奖的历史上,音乐剧界也有“大年”“小年”之分,但今年应该算是在中国观众普遍开始关注百老汇风向后,比较惨淡的一年。前年有《汉密尔顿》独领风骚,同期的《来自远方》《甜派小姐》也都是佳作;去年的《致埃文·汉森》凭借真挚的剧本和传唱度极高的音乐打动了无数观众,《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将浸没式剧场和音乐剧结合,也开创了大剧场的新形式。相比之下,今年的音乐剧势头的确大不如前。本届托尼奖音乐剧类奖项提名榜单中领跑的是根据电影改编的《贱女孩》(
Mean Girls
)和《海绵宝宝》(Spongebob Squarepants)
,提名最佳音乐剧的大热选手是去年在外百老汇独具异域风情的《乐队来访》(The Band's Visit
),整个榜单中未出现一部能引发行业内外讨论的现象级、话题性剧目,倒是话剧类中有不少引人瞩目的英国作品来到美国,让美国的演艺行业不至于过于低迷。今年百老汇的不少剧目都呈现出一个“明星带动票房”的趋势。话剧类作品格外明显,很多人都是因为电影明星、电视明星的参与而走入剧场。在观看《天使在美国》(
Angels in America
)、《门厅英雄》(Lobby Hero
),包括未涵盖在今年颁奖季内的《乐队男孩》(The Boys in the Band
)时感受都非常明显:很多负有盛名的演员在刚出场亮相、尚未说出一句台词时,观众席内已经爆发出掌声;而散场后的演员出入口也被粉丝团团包围。音乐剧类作品并没有如此明显的明星阵容,但是复排音乐剧《小岛传说》(Once on this Island
)、《旋转木马》(Carousel
)都选用了大量的一线音乐剧明星。同样,一部改编自儿童作品的音乐剧《海绵宝宝》也受到了明星效应的影响,只不过并非在舞台上,而是作曲团队。通常的音乐剧都是由一两个人负责作曲,而《海绵宝宝》邀请了超过10位音乐人及组合进行作曲,其中包括曾创作《长靴皇后》(Kinky Boots
)的辛迪·劳帕(Cyndi Lauper),参演直播版《耶稣基督万世巨星》的约翰·传奇(John Legend),曾创作《甜派小姐》、同时也是著名乡村歌手的莎拉·巴莱勒斯(Sara Bareilles),乡村乐队“战前女郎”(Lady Antebellum),以及嘻哈说唱歌手T.I.的曲目,甚至还有英国摇滚歌手大卫·鲍威(David Bowie)生前创作的不为人熟知的歌曲。有一部分观众的确是因为想要体验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所以来到了剧场。相对于豪华的主创主演阵容,今年的颁奖季作品中比较大的问题就在于制作的故事不够打动人心。在英文的剧评中,对优秀作品的经典评价之一是,不在于制作水平多么豪华,而在于是“A show with much heart”(“一部用心的制作”)。而“用心”恰恰是今年百老汇音乐剧不甚出彩的问题所在。
提名的榜单中,《乐队来访》虽然不是提名最多的作品,但却是今年最佳音乐剧的候选大热门。《乐队来访》在设计类别的奖项中很难出彩,我在前往观剧时,也感觉相对于《海绵宝宝》《贱女孩》这些制作,《乐队来访》的布景、灯光设计过于精简。该剧的故事背景设置在沙漠中一个无人知晓的小镇,所以简单、甚至是简陋的布景恰恰是符合实际的设置。然而在这样一个简单的舞台上,发生的故事却非常打动人心——终日重复着同样生活的以色列小镇居民,也在期待着生活中能有一些不寻常的故事,原本准备前往文化重镇巡演的埃及乐队阴差阳错的到来,为小镇的居民带来了一些变化。虽然涉及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但是这个故事并没有从两国的文化冲突角度入手,与之相反,《乐队来访》这个故事更着重讲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这些日常中所可能遇到的孤独感、家庭的矛盾、无尽的等待,这种拒绝“刻意升华”主题的平凡故事,却更加打动人心。
在复排的音乐剧中也出现了这个现象。虽然《旋转木马》和《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在知名度上都是经典的大“IP”剧,但是从1990年后第一次复排的音乐剧《小岛传说》却打动了更多的观众。这部剧改编自黑人女作家罗莎·盖(Rosa Guy)的小说《我的爱,我的爱》(又名《农村女孩》,My Love, My Love
, orThe Peasant Girl
),讲述的也是一个简单的加勒比群岛上的童话故事。故事的情节像是非裔版的《小美人鱼》,最后却是一个悲剧结尾。主创团队赋予了这个故事更多的少数族裔文化色彩,从编曲到编舞都融入了更多的非裔文化,舞台也突破了传统的单面呈现,而是采用了360度环绕的舞台设计,观众席包围着舞台,演员打破了舞台与观众席,甚至打破了后台备场区域的限制,使观众走入剧场后就能够沉浸在由演出团队所打造的氛围里。尽管这个故事简单,剧场的观众容纳量也有限,但在今年的复排制作中,《小岛传说》收获了不少好评。唯一令人遗憾、也令很多业内人士所不解的是,《小岛传说》的编舞卡米尔·布朗(Camille A.Brown)并未获得托尼奖的最佳编舞提名。除此之外,今年百老汇新剧的另一个特点便是着重于吸引年轻观众,为百老汇的观众群体引入新鲜的血液。英国以及同样是英国系的澳大利亚音乐剧市场里,观众的主力都是40岁以上的中年观众,而百老汇的观众群除了家庭向外,旅游观众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今年的《贱女孩》和《海绵宝宝》纷纷将12岁至28岁的青少年观众作为宣传的主要目标,试图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走入剧场。除了亚洲市场外,很多具有相当长戏剧传统的国家都面临着观众老龄化的趋势,剧目题材陈旧、主旨晦涩、票价昂贵都阻挡了年轻人成为戏剧爱好者的可能。与英国不同,纽约戏剧行业因为工会要求、剧场成本以及政府文化扶持基金的缺失,票价一直居高不下,能够提供给学生的低价票也十分有限。在这样的条件下,《贱女孩》和《海绵宝宝》都是从题材的层面主动降低目标观众的年龄层。
《贱女孩》改编自2004年的同名电影,舞台版同样由电影版《贱女孩》的编剧蒂娜·菲(Tina Fey)执笔,音乐的风格也偏向轻松的高中音乐电影风格。无论是曾经电影的观众,还是现在读高中的学生都比较容易与这个剧产生共鸣。同时《贱女孩》对过往版本中已经过时的桥段根据现在的观众群体背景也进行了更新,大量社交网络、校园环境的桥段都做出了调整,包括剧本的主旨、剧中人物的价值观,在我走入剧场观看的时候感觉非常贴合如今的现实。
《海绵宝宝》的目标观众则更低龄化,但是就好像“小猪佩奇”在中国的非儿童群体中爆红一样,很多已经升入高中、大学的美国观众依然有着“海绵宝宝情结”,所以也会到剧场中观看。相对于《贱女孩》走的是剧本路线,《海绵宝宝》在舞台、服装和灯光上做到了极致,很多天马行空的创意在《海绵宝宝》的海底世界中都大放异彩。我观看的那一场,身边坐着几个高中生,他们在很多舞台特效桥段出现时都发出了惊呼声。对于不熟悉戏剧舞台的观众,或者对于传统戏剧舞台持有偏见的观众来说,《海绵宝宝》的绚烂的舞台设计的确能够让人看到与想象中不一样的“百老汇音乐剧”。
上:《旋转木马》剧照
下:《旋转木马》剧照
在今年的百老汇舞台上虽然没有过多的话题性事件,但是也很高兴看到更多少数族裔的演员、主创得到了认可。韩裔演员艾什莉·朴(Ashley Park),在这个颁奖季中凭借《贱女孩》中的表演得到了包括托尼奖在内的最佳女配角提名,她同样凭借外百老汇音乐剧《KPOP》获得了卢西尔·洛特尔奖最佳女主演奖项(Lucille Lortel Awards,为美国纽约的百老汇的先锋戏剧所设立的奖项,以表彰在先锋剧院中表现出色的各个领域),同时获得了克拉伦斯·德温特奖最具潜力女演员的奖项(Clarence Derwent Awards,由英国演员克拉伦斯·德温特于1945年发起)——后者的最具潜力演员奖,此前多位我们熟悉的音乐剧演员,如艾伦·特维特(Aaron Tveit)、林 -曼努尔·米兰达(Lin-Manuel Miranda)、本·普拉特(Ben Platt)都曾获得过。《KPOP》作为一个讲述韩国文化背景的故事,能够得到外百老汇奖项的青睐,也体现了百老汇不断接纳多元文化的这一势头。
虽然作为百老汇系音乐剧的爱好者,我会希望每年都能在百老汇看到令人兴奋的新制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像《汉密尔顿》《致埃文·汉森》这样的作品是可遇不可求的。在期待今年托尼奖的奖项揭晓结果之余,也希望明年的百老汇音乐剧市场会有黑马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