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

2018-07-13周倩倩

高教学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

周倩倩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在新时代推进“纲要”课程建设,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厘清各学科间的差异;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综合运用多种研究视角;合理运用有价值的史料。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4-0081-03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of the Outline of China's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ow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in the new era is an important question worth thinking about. Following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to clarif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sciplines; to adhere to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f Marxism; to use multiple research perspectives; to make reasonable use of valuable historical data.

Keywords: Outline of China's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f Marxism

作为高校主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07年在全国高校开设以来,起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该课程开设十余年来,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建设意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那么,如何在新时代继续推进“纲要”课程建设,仍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纲要”课向高校大学生讲述了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是向他们进行历史教育、培养历史意识、激发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因此,“纲要”课的讲授首先要尊重历史,尽量发掘历史的真实,这就需要引入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推动“纲要”课程建设。

一、厘清各学科间的差异

2008年,“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设立,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直接服务于“纲要”课程的建设,为其提供学术支撑和学科支撑。

在此之前,“纲要”课程主要依托于历史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和政治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中共党史”二级学科。但是,这两者皆不能与“纲要”课程完全对接,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

从研究的时间段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上限是1840年鸦片战争,下限一直延续到当下。“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时限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共党史”的历史时限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延续到当下。

从研究的重点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阐释“四个选择”,揭示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方面的历史进程、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中国近现代史”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全面系统研究,“中共黨史”侧重研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执政史以及党的自身建设史。

从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来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吸收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理论,如注重考据、坚持唯物史观;除此之外,前者还需要汲取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将历史与理论有机结合。

由此可见,“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绝不是简单的复制。它的学科定位和学科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社会功能定位。

另一方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二级学科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从理论上讲,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整体,那么这四门课所依托的二级学科应该既有界限又有协作。但是在目前的课程建设中很难把握适度,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两个二级学科之间,常常在研究范围和内容上存在着重叠现象。这也就导致“纲要”和“马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在教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复。例如: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历史的介绍;对中国革命道路问题的介绍;等等。

那么,这两门二级学科之间的区别在哪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侧重于叙事,重点讲授“四个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侧重于说理,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前者讲的是“历史的逻辑”,后者讲的是“理论的逻辑”。

厘清“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纲要”课程的进一步建设。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论的最高层次。唯物史观以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规律。因此,在“纲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警惕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近年来,历时虚无主义在我国思想文化界泛起,借口重评历史,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习近平曾指出:“‘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①由此可见,历史虚无主义是对正统历史的颠覆,危及到民族信仰和核心价值,甚至危害到国家根基的稳定。

要反击清除历史虚无主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只有依据唯物史观来评判中国近现代史,才能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判中国革命道路、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问题,解决他们的信仰危机。

唯物史观是近代以来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观。五四前后,各种社会思潮在国内盛行,李大钊率先研究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他试图以这种史观来指导中国青年去重新分析中国历史,找到中国的救亡之路,这对于近代中国意义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取得了巨大发展,并诞生了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新中国的史学事业奠定了基石。

近十年来,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长足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史上,阐释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問题,形成了指导史学工作的理论体系。这是历史哲学史上的巨大飞跃,它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研究体系中存在的一些缺点。例如,以往的历史理论当中注重考察人类活动的动机,而往往忽略了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也就是说没有摸清历史发展的规律。又如,中国古代历史是为帝王将相立传的,惟有历史唯物主义将眼光由上层投入民间,发现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终将使“纲要”课程建设走向错误方向。

三、综合运用多种研究视角

在中国近代历史学研究当中,长期存在着两种“范式”之争。范式,即研究的视角、方法、角度等。一种是革命史的研究范式,一种是现代化研究范式。这两种研究范式同时出现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前者的代表性学者如范文澜、胡绳等,后者以蒋廷黻为代表。由于政治原因,1949年之后,革命史研究范式占据了历史学研究的主流。直到1978年以后,现代化研究范式重新回归历史舞台。这两种研究方式目前都有学者在使用,二者之间并不是对立和冲突的,而应当有机融合。

革命史研究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它以革命史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主线进行研究和教学,重点关注阶级和阶级斗争,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基本框架被归纳为“八大事件”、“三次革命高潮”。现代化范式强调以现代化的视角看待历史发展,以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民族独立、政治民主、社会进步等方面作为评价标准。

两种范式之争,主要围绕以下两点:中国近代史是一场革命史还是现代化史;应当以革命包容现代化还是以现代化包容革命。这场自1980年代以来在中国近代史学界的学术争论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它拓展了史学领域、丰富了研究内容,促使史学解释的多元化。实际上,这两种研究方式在“纲要”课的教学中都应当合理运用,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借鉴历史学科研究方法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教学内容围绕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基本问题展开,避免成为讲述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专门史;二,叙述方式做到史论结合,在讲到重大问题和重大事件时,要进行科学正确的理论总结,给学生以正向引导。

除此之外,另一种兴起的研究视角是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与注重研究政治史和上层社会史的传统史学不同,社会史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倡导为人民大众书写历史,从而提出了史学革新的要求,史学研究对象、方法、资料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小人物也可以成为研究对象,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历史分析,报纸、日记等都成为研究资料。

社会史是中国当代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更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史学研究方法。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年鉴学派的影响,其研究对象包括了政治、经济、思想等社会各个方面,即社会的一切都应该纳入历史学家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与传统史学不同之处在于,社会史学并不局限于政治史,而是始终坚持书写“人民大众”的历史,并在其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多种研究范式。以人民大众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这是社会史学的显著特征。最近几年史学领域里兴起的新文化史,主要研究历史上的大众文化,因而也属于社会史学。

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应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将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群体有重点、有次序地呈现给学生,使之了解历史的多个层面。

四、合理运用有价值的史料

中国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过:“史学只是史料学。”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到:“史料为史之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这是对史料作用的巨大肯定。从中国清代的考据学到西方的兰克学派,都十分注重对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一切从史料出发,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这种实证主义史学在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并极大推动了中国史学的进步。

作为史学领域中重要门类的史料学,是伴随着历史学而产生的。研究历史必须占有充分的史料,离开史料,历史则无从研究起。在运用史料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不掌握充分的史料,便对历史问题妄加分析或判断,甚至曲解历史或得出错误的结论,这些都是不科学的;二是简单地罗列史料,而不注重研究分析,这也不能揭示历史真相;三是不能仅仅依靠一件史料便对历史作出解释,而应该有其他类别的史料加以印证,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那么可以利用的史料包括哪些呢?史料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按照中外文字分类;二是按文字和非文字分类;三是按照史料的原始性分类。其中第三种对于史学研究来说最便利。通过确认史料的原始性,来区别史料的可信度,因而这些史料被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1. 文献。分为官方文献和民间文献。前者包括谕旨、诏令、奏折、公告、布告、政策、法规、报告、讲话等;后者包括账册、笔记、日记、信札、契约、合同等。

2. 档案。档案包括文献又不限于文献,其中官方文献最为集中。根据收藏情况可分为国家档案、社会档案和民间档案三种。

3. 报刊。报刊资料丰富而又全面,可以补充上述资料的不足。

4. 回忆录。回忆录可以是自述也可以是他述,填補了大量的历史细节。

5. 前人著述。包括官方和民间的相关著作。

6. 其他资料。其中包括:声像资料;遗址、遗迹与器物;口碑资料与乡例民俗;等等。

正确对待史料,合理运用史料,从史料出发,从历史实际出发,这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即使不能做到穷尽史料,至少也要参考重要的史料,这样才能保证学术研究的科学性。“纲要”课的基础首先是还原历史的真实,进而才能更好地总结历史规律。

但是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史料浩如烟海,必须对史料进行鉴别和区分,要分辨史料真伪,考订史料内容,因为诸多因素都会造成史料不真实。正确运用史料,可以修正原有的不当论断。但是有些史料需要谨慎使用,如口述史料常常由于年代久远而导致记忆错误,或者因为个人感情、政治因素而不能直言。因此,对史料的鉴定工作尤其重要,这是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

《史记·六国表》曰:“《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就是说,近现代史对当今的借鉴意义最大。上述这句话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一个注脚,也为我们开设“纲要”课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注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纲要”课的建设应该适当吸取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综合运用多种研究视角,合理运用有价值的史料,从而使课程教学更加的科学和丰富。

注释:

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13.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

[2]齐鹏飞.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9(2).

[3]宋俭.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属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8).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人物说史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树立唯物史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