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秧歌舞蹈的风格特点

2018-07-13于彦云

炎黄地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动律手绢舞步

于彦云

东北秧歌既有广场舞的那种自娱性特点又带有表演性舞蹈的特点,它本身便有着完整表演形式。艮劲儿、美劲儿和泼辣劲儿是它的基本风格;火爆、欢快、诙谐和热烈是它的特点。东北秧歌最常用的道具包括扇子、手绢、提花灯和花棍等,其中最具有东北秧歌特色的道具就是扇子和手绢。其音乐的特色也非常明显,欢快、风趣和俏皮中还带有热烈和火爆。旋律跌宕起伏,荡气回肠。它的动律风格可以用一个词“稳中浪”来概括,而这种动律风格也给东北秧歌的表演增色不少。

1 东北秧歌舞蹈的特点

东北秧歌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民间舞蹈艺术,广泛的分布在东北的各个城乡。以前的东北秧歌讲究“小”,以“小”为美。可是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革新和东北秧歌现代的发展趋势,如今的东北秧歌要求幅度“大”的动作要更大,表现出夸张狂野的风格特征;而要求幅度“小”的动作要更小,以此来表现秧歌中人物的俏丽和韵味。

东北秧歌以“艮”为美。“艮、俏、浪”在东北秧歌中具有特殊的指导意义。“艮”是东北秧歌中一个动作与另外一个动作的中间衔接时由于节奏的变化而产生的动律变形,于是便是有了这个“艮”劲。东北秧歌中的“艮”劲修饰性极强,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一个动作元素完成,接下一个动作元素开始舞动的时候,当两个元素连接的过程中,由于动作的快与慢、曲与伸、曲线和舒展的变化形成了重心的移动,律动的起伏,体态的前倾、扭转、横扯、展放,而在他们中间舞出的“艮”劲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修补和点缀的作用,使原来流畅活泼的动作语汇显得更生动更有韵味。东北秧歌中的“艮”劲常常是在重心移动的过程中舞动出来的,一般都是在开始移动的时候比较突出,很多移动都牵动着舞蹈演员情绪的变化,而这种情绪的变化又能反衬出移动中的丰富美感。

东北秧歌中的“艮”主要表现在踢步的那种快出和慢落的动作之中,而“浪”则体现为身上的动律。踢步不仅可以表现出“艮”,同时也体现了“浪”。踢步产生的这种重心的移动也完美的诠释了东北秧歌稳、艮、浪的动律特点。“浪”其实就是“弧线”,东北秧歌的后踢步和旁踢步中重心的移动形成上弧线,而前踢步中重心的移动则形成下弧线。将这些个弧线串联之后便形成了“浪”的那种弧线动感。东北秧歌中步伐的主要动律就是膝部的那种短促而富有弹性的屈伸,而它上身的主要动律则是肩部的划圆和腰部的扭动。东北秧歌的表演中要始终遵循“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风格特点。

整个舞蹈通过走相、稳相、鼓相以及道具的使用呈现出艺术特色。东北秧歌舞蹈的重点就是一个“扭”字,所以民间也称作“扭秧歌”。它的步伐可以分为走、扭、跳和跑几种。属于“走”的舞步分为两种,其中矮子步、跟步和蹲踢步等表现出诙谐、幽默和滑稽的感觉;而前踢步、旁踢步和自由步等由于动作幅度小和动律弱的特点则更能彰显出东北人民的稳重、淳朴、大方和豪爽的民风。“扭”类的舞步,需要表演者有摇摆的感觉,表现出细腻而潇洒的感觉。“跳”类的舞步,步伐大起大落,表现出热情、火爆的情感。而“跑”类的舞步则传递着欢快、喜悦和热烈的感情。

2 东北秧歌舞蹈的道具特点

除了东北秧歌中变化多端的舞步外,它的道具也是绚丽多彩的。其中最能体现东北秧歌舞蹈特色的道具就是扇子和手绢。在舞蹈中手绢花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表现,它更是舞蹈表演者表达自身情感的主要手段。手绢的动作包括抖花、甩花、片花、分合花和挽花等,除此之外还有相对应的抛、转、托、叼、顶、旋等众多高难度的手绢技巧。舞蹈中经常以不同的手绢花耍法和节奏的变化来处理和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它既可以用优美的“片花”来表现大姑娘的那种秀美和羞涩,又能以灵活轻快的“抖”花来表现小姑娘的俊俏和泼辣。

就扇舞而言,有圆扇、抖扇、绕扇、扣扇、端扇和挽花扇等,将平时生活的中再平淡无奇的扇子搬到舞台中,赋予它除了驱热和扇凉以外还能表达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的能力。

东北秧歌中区直交错的各种队形,也是组成东北秧歌的重要部分之一,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其中的队形包括一对舞者组成的“四面抖”和“龙摆尾”还有两对舞者组成的“二龙戏珠”和“剪子股”等。东北秧歌舞蹈的队形要求对称、均匀和统一,其中的形象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捕捉而来的,如“葫芦场”,“蝴蝶場”,“编蒜辩”,“卷菜心”等都是如此,蕴藏着东北人民的情趣和气势,使得东北秧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丰富的队形变化和多样的舞步显得更为变化多端。真正体现了中国艺术特有的艺术线条美。

3 东北秧歌舞蹈的音乐特点

东北秧歌的音乐主要来源于东北地区的民歌、地方小调、当地的一些唢呐的曲牌和其吸收的一些二人转中的音乐。东北秧歌的音乐节奏分明,其节奏型基本都是四分之四拍或四分之二拍。而这种节奏型的结构也能很好的规范舞蹈。东北秧歌音乐的一大特点就是旋律清晰、节奏轻快,这种特点影响着舞蹈的运动形态。它的另一大特点是音乐的结构简单质朴,它的结构式由单段式组成,配上东北秧歌的民族调式,使得东北秧歌舞蹈显得极为稳重和规范。旋律也是塑造东北秧歌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东北秧歌的传统音乐丰富多彩,这也和乐曲中美妙的旋律密不可分。

东北秧歌音乐的演奏乐器以唢呐为主,但打击乐在音乐的伴奏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常用的打击乐器有大镲、小镲、还有锣和大台鼓几种。打击乐分工明确,分为舞蹈伴奏、单独演奏与叫鼓三部分。舞蹈伴奏部分的打击乐用于纠结队伍,激发演员精神,准备舞蹈开场,在舞蹈的进行中与唢呐相配合,用音乐的变化来掌控舞蹈的情感和节奏。单独演奏部分主要用于清场,利用鼓点节奏的快慢烘托气氛,点燃观众情绪。叫鼓一般在秧歌场中唢呐曲牌变换和亮相的中间,在叫鼓中亮相的演员,其舞蹈动作大多幽默、诙谐,是东北秧歌舞蹈中的一大看点,也是打击乐和舞蹈动作配合最为默契的部分。

猜你喜欢

动律手绢舞步
恣意起舞
今天拿出手绢,我们来谈离别
浅谈动律在舞蹈作品《摆手女儿家》中的体现
丢手绢
盛装舞步竞赛马匹的设施和管理
评《Smoke》
手绢
藏族舞基本动律的教学绝招
剪不断的手绢
浅析苗族舞蹈动律与鼓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