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呼唤更多的“新农人”

2018-07-13闻之

农经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农农民人才

闻之

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末全国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

早在2017年12月7日《大国·新时代》中国经济报告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姜长云作《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主题报告时表示,2020年的城鎮化率很可能会超过60%。针对新时代的就业问题,他强调,想要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应该多多思考怎样疏通科技、金融、社会资本、人才等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渠道,向农村输送更多知识型的“新农人,’。

“新农人'’运用知识改变农村面貌

可想而知,“新农人”是相对于农人而言的。传统意义的农人,是指以种植农业为生的人。与传统农民不同的是,“新农人”指那些为了创业理想而投身到农业行业之中的创业者们。他们通过承包或者其他方式获得拥有使用权的土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养殖、种植的创业,并通过团队的智慧进行管理,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生产创业活动。他们植根于农村,创业于农业,成功于农业。他们可能是通过互联网进入农业的“创客”和网商,也可能是学成归来、子承父业的农民后代,还可能是在都市里打工多年、返乡创业的中青年农民工等。然而,无论是哪一类,他们的根本特征不在于他们从事农业,而是在于他们运用新的生产方式从事农业,当然,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互联网+农业”上,但绝不仅限于此。

例如,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李芬,毕业后回到家乡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开办了一家纯手工千层底布鞋加工作坊,她将工艺设计与布鞋生产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产品层次。经过3年多的发展,目前她的手工作坊己成长为拥有300多名工人的公司,布鞋制造辐射附近7个村镇,年销售额达500万元,利税80万元。像李芬这样一批从事三农领域工作的特殊创业群体,在当地就被人们称为“新农人”。来自菏泽市政府研究室的信息显示,目前全市有6.5万名“新农人”活跃在农业生产、销售、服务、管理等各个领域。“新农人”把农业作为职业,怀揣改变农村愿望,将现代要素投入农村,推动了农业向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迈进,成为引领农业发展的弄潮儿。

前些年,大量年龄和知识结构堪称最优的农村人带着梦想,离开土地、离开乡村,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经商,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新农人”在外创业。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返乡创业如火如荼,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为“新农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土壤、奠定了基础。调研显示,“新农人”来源广泛,既有大学毕业生、“海归”、城市白领等高学历人才,也有企业老板、资本投资人等成功人士,还有农村技术人员、种养大户等“乡土精英”。

他们把农业作为职业,研究市场、把握政策,通过挖掘农业资源、经营农村市场实现创业理想、展示出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些知识型‘新农人”走向农村后,通过大力发展种养殖和加工业,采用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现代经营方式,积极促进并实现了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据了解,2017年,在“新农人”的带动下,全国实现土地流转面积超35%,全国经营性专业服务组织超过100万个,市场化运作的龙头服务企业不断壮大,农业生产型服务的产业形态越来越明晰。“新农人”积极创新生产、经营、销售方式,通过机械化生产、互联网销售、品牌化运营等推动了农产品高效化、特色化发展。

“新农人”成为践行文明乡村推动者

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出家门创业成为可能,农产品网络销售更是创业的“新蓝海”。目前,不少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的“新农人”经过深入挖掘农村特色,依靠互联网手段,对农产品进行优化生产、包装销售,投放市场后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在北京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大学毕业生余欣荣先后来到中玉金标记有限公司、奥瑞金种业有限公司了解种业企业科研进展。余欣荣说,“现代种业发展要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产学研用’协作推动联合科研攻关,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改造提升传统种业。”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人才激励、知识产权保护等改革政策,形成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希望更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为把民族种业搞上去贡献力量。

大学生返乡创业是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新的增长点。2012年,大学毕业生孔博辞去外企工作,回乡创办密农人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本地农产品,去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带动2000余农户增收致富。

可以说,这些知识型“新农人”的回归使一些农村社会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通过在家门口创业,带动了一大批群众就业,增进了社会的和谐。同时,这些知识型“新农人”还积极参与村级组织建设,一批“新农人”成功当选村干部,强化了发展能力,增强了村级事务办理效率,提升了村班子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此外,由于这些“新农人”学历高、见识广,接触过现代都市文明,拥有较强的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他们还积极推动了村容村貌、村风民俗、乡村道德、乡村文化等不断改善,成为践行文明乡村的推动者,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加大“新农人”培养力度

多年来,我国“三农”工作进展顺利,破解了多种难题,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抓住了“人”这个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把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

但是,我国大多数农业企业由于行业特殊性和地域局限性,大都设立在二、三线城市甚至是农村。与大城市相比,职业化新农民在资金扶持、信息、交通、市场、娱乐以及教育等硬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造成了专业人才匮乏和流失。有些地方存在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设计不足,细化措施不够接地气等问题。如一些部门关于吸引农业人才的政策,大都针对高级技术人才、精英人才、稀缺人才等,对于投身到农业发展中的各类普通人才的引进和扶持培养政策比较缺乏。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加大“新农人”培养力度,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明晰“新农人”定位,给予身份认可和职业认定。建议从国家层面给予新型职业农民身份确认,对这一新兴群体的专业范围、标准体系、职业责任、职业精神、道德规范等方面给予新的定义,可从生产经营型、职业技术型、专业服务型等专业评定上给予一定的职称和荣誉,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其次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新农人”发展。一方面在社会舆论导向上给予适当倾斜,每年树立一批先进人物典型,更新人们对“新农人”的认识;另一方面加大医疗、教育、交通等硬件方面建设,为“新农人”提供便利,让他们在农业产业中留得住、有奔头。

最后应进一步加大对“新农人”的政策扶持。如出台可操作、可实施的政策,从实际出发解决住房、户口、子女上学等问题;扩大补助政策范围,让更多“新农人”可以享受到政策保障;试点将社会保障制度向“新农人”群体延伸,解除有较大贡献的“新农人”发展后顾之忧等。

社会主义新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现代农业是富有活力的创新源泉,新型农民是最有希望的职业人。要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现代农业,要创造良好环境,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支持各类新型农民返乡创业,不断为农业生产转方式注入新活力。

猜你喜欢

新农农民人才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奋进新时代 一起向未来 “农行杯”第六届“三晋新农人”创业创新竞赛活动圆满落幕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农民
《新资本新农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2016年我省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调至560元以上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