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事年表培养学生历史时间观念的教学路径
2018-07-13龙菊芳
龙菊芳
“时间是历史前进道路上的标尺……历史既然在时间的流动中留下轨迹,我们要了解历史的因果、变化的规律、发展的线索,首先得从时间的流动中去考察。”[1]而对于时间的记忆,学生是最头疼的。笔者认为大事年表的利用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的路径之一。因为大事年表是年代定位的工具,可以利用其梳理历史发展线索、构建历史知识的网络,从而提升学生的时间思维能力。笔者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大事年表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时间观念。
一、根据教材编写大事年表,体会时间之“序”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就是要让学生明确每个历史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定位,了解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先后顺序即时序性。本课教材的编写把改革和开放分开讲述,虽然条理清楚,但是也容易造成改革和开放知识点之间的孤立,进而不利于学生时间之“序”的建立。因此笔者设计了以下环节:要求学生把本课中有关改革和开放的史实内容提取出来,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排序。学生展示后,教师补充说明并形成如下的大事年表。
(1)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包产到户
(3)1979年7月,中共决定对广东、福建的对外经济活动给予更多的经济自主权
(4)1980年年9月,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肯定了生产队领导下的实行的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5)1980年四大经济特区建立
(6)在中央的肯定和推动下,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人民公社体制也随之在全国逐步废除
(7)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生产队达95%
(8)1984年5月,14个沿海开放城市设立
(9)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设立
(10)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其实暗藏深意,效果可谓一箭三雕。其一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再现了改革和开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脉络,从而初识时序之意;其二是学生借助大事年表的形式把脑海中原本模糊的知识结构简洁清晰完整地展现出来;其三通过学生制作表格,了解学生对改革开放基本史实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的学习和探究做好铺垫。
二、分类、解读大事年表,感受时间之“别”
“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讲授历史,阐明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其他事件的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提示历史事件发展的脉络,使学生在历史时间的纵向动态系统中认识和了解历史,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的主要方法。”[3]在前面的大事年表中,学生通过活动只是在浅层感受到事件的先后顺序。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教会他们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别,从而让史实变得富有逻辑和条理,而不只是时间和事件的堆积。基于此,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这10件大事,如果按主题将其分类,可分为几类,分类依据是什么?
(2)在你的分类中,改革和开放主题里都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纳入其中,为什么?
(3)根据你的分类的主题,概括中国农村改革的特点和对外开放的特点。
通过对年表中历史事件归类别,学生按主题把大事分成改革和开放两大类,让学生再次重温改革和开放的发展历程,也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和开放是同時进行的,从而不会把这二者割裂开来。通过对大事年表的进一步解读既让学生明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改革开放的前提和背景(因为它在思想路线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上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组织路线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同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也让学生概括出中国农村改革的特点(自发到中央肯定(上下联动)、速度快、规模大)和对外开放的特点(由沿海到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这样一个对外开放格局) 。总之,对大事年表的分类和解读,既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时序性,同时又能让其找到同一个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三、创设大事年表中重要事件的情境,深化时间之“因”
“历史具有时间,它本身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变动过程……因此,考察历史事件,绝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去作观察,而应当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去作具体的、动态的分析和把握。”也就是说历史具有客观性和过去性的特点,有着时间、空间、人物等特定场景。而现行教材由于受到教材篇幅、教学时间、模块设计等方面的限制,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一种历史结论,它省略了太多过程性的东西。让学生单纯根据教材去理解那些远距离的知识难度较大,也难以揭示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一些情境对历史中的一些细节进行生动的描述和合理的补充,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鲜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兴趣又深化了年表中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笔者在教学中创设了以下三个情境:
情境一:
师:(出示小岗村生死文书的图片,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这份文书为什么被称作生死文书?(请结合当时农村的经济体制)
2)“生死”这个词说明农村改革具有什么特点?
3)这群农民为什么要签这样一份生死文书?
生1:因为当时是人民公社体制,是要大家一起劳动,不允许分田单干。
师:是的,而且中央在1978年11月还专门发了一个文件明确规定,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在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安徽也这样分田单干过,后来10万干部被抓起来,很多人搞得家破人亡,所以安徽凤阳村的做法,在当时是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的,事关生死。
生2:生死这个词说明当时农民的作法是违法行为,这也就说明农村改革具有自发性的特点。
生3:他们要冒着杀头的危险,说明当时可能是穷得活不下去了。
师:他们到底穷到什么份上,我们来看看背后的故事。
师:这份生死文书发生在哪里?
生:安徽省凤阳县。
师:(出示中国行政图和安徽凤阳地图)安徽这个地方很容易发生洪灾和旱灾,所以是出了名的穷省,而穷省中最穷的县就是小岗村所在的凤阳县,它是朱元璋的老家,他也是因为穷才参加农民起义的。在新中国成立后,每遇灾荒,凤阳人外出讨饭仍是常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凤阳花鼓正是反映安徽凤阳农民外出讨饭情况的。小岗村的农民一直穷,为什么会在1978年12月的时候干出这么冒生命危险的事呢?
师:(出示材料)
1978年夏,安徽大旱,这年夏收分麦子,凤阳县小岗村每个劳动力才分到3.5公斤。全队18户,只有2户没讨过饭。
——杨继绳《邓小平时代》
根据材料分析,小岗村1978年这么穷的原因是什么?
生:一是天灾,二是在当时人民公社体制下,实行平均主义,农民缺乏生产的积极性。
师:正因为如此,所以小岗村的农民才被逼着进行变革。当时的生产队长严宏昌就去找老农民关庭珠请教。关说:“1961年的救命田,分田单干很中用,一干就增产。但是上面不准干。”严宏昌说:“现在上面领导讲思想解放,只要对国家集体有利,都可以干。”话虽这么说,他心里还是没有底,本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所以后来大家就签了这样一张生死文书。
情境二:
师:(出示材料)
1979年4月,邓小平与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
——杨继绳《邓小平时代》
根据材料回答:开放先从哪里开始?当时开放的区域叫什么?
生:广东,它叫特区。
师:特区什么时候正式成立?首先开放的特区有哪几个?
生: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师:四个特区中最先开放和重中之重是哪个特区?
生:深圳。
师: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摇头。
师:(出示深圳与香港交界的地图)在两个地方交界的地方是一条深圳河,河的上游是一座山叫梧桐山,今天它是广东的国家森林公园,(出示梧桐山上的坟墓)你知道这些是什么人的坟墓吗?(出示材料)
梧桐山由于山高坡陡,攀越艰难,这里的边防线相对较松,也就成为偷渡者冒险之地。山的两侧各有一道铁丝网,有边防部队和民兵巡逻,狼狗开道。越境者一旦被发现,轻者遣送回原籍,重者当场丢命。梧桐山的山上山下,不知留下多少偷渡者的白骨。
——杨继绳《邓小平时代》
生:原来是偷渡者的白骨。
师:为什么他们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偷渡?(出示材料)
宝安有个罗芳村,河对岸的新界也有个罗芳村。不过,宝安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134元,而新界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13000元,两者差距悬殊达到100倍。
——陈秉安《大逃港》
生:因为穷。
师:邓小平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產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发展好深圳还有怎样的意义?
生:解决大逃港这个政治问题。
情境三:
师:出示邓小平1984年1月南巡深圳的照片以及邓小平南巡深圳后的提词
提问:邓小平84年南巡背景以及题词有怎样的意义?
关于这个情境很多教师在教学当中都是会忽视的,但1984邓小平南巡这个时间点对于推动改革开放是有非常重大意义的。因为在特区设立后,很多人甚至中央的高层担心特区会变租界,对于是否要继续开放存在疑虑,所以邓小平在这个背景下才南巡考察。南巡回来后坚定了邓继续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并决定把特区这个对外的窗口和实验田对外推广,要扩大开放。因此在南巡之后,中央对内加快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1984年5月开放了十四个沿海城市,1985年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通过这些细节的讲述学生对1984年这个时间就印象深刻了。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说:“我们所有的判断都只能相对于时间和情境而存在。”[4]笔者以小岗村的生死文书为切入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了为什么农村改革会首先发生在1978年小岗村;以深圳的开放和邓小平南巡的故事来创设情境感受开放背后的故事及开放过程的曲折性。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让课堂变得丰满起来,学生了解了时间背后的故事,时间就不再是一个枯燥的数字,时间就变得有意义了,对时间的记忆也就更深刻了。
总之,时间性是历史学科的第一特征,是时空素养中的重要一环。大事年表法培养了学生的时序性,并让学生从中找到历史发展的脉络,从而把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一个整体,但它只是学生时间思维培养的一种方法,我们一线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不断探讨时间观念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注释】
[1]赵恒烈 :《赵恒烈历史教育选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88页。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5页。
[3]赵志汉:《历史学科的时间观念教学》,《历史教学》1992年第11期。
[4](英)巴特菲尔特著,张岳明、刘北成译:《历史的辉格解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