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如何实现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
2018-07-12高歌
高歌
【摘要】当前地区之间人员流动数量与日俱增,流动党员作为新形势下党员队伍中出现的特殊群体,其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需研讨的重要课题。当今社会是科技迅猛发展的网络化、信息化时代,顺应时代发展,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流动党员管理,是完善党员管理机制、实现科学化管理的突破性策略。
【关键词】流动党员 互联网 党员管理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口流动性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的数量逐渐增加、区域不断扩大、流动日益频繁。流动党员群体的产生,是新时期各级党组织所面对的新难题。流动党员分散、不稳定等特征,造成其长期脱离党组织管理,缺乏党性教育,无法及时接收党的各项新政策、新制度,不利于党组织管理和党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是近年来党组织不断探讨的重要课题。而利用互联网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完善党政建设、强化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可以使流动党员重新回归党组织,积极参与新时期党政建设,更好地服务社会。利用互联网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是新时代推动党组织建设的突破性措施,为实现流动党员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提供了重要途径。
互联网在流动党员管理中的优势
第一,互联网使流动党员管理与服务工作更加便捷。互联网流动党员管理平台作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全新载体,能够切实提高流动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互动交流。当前,流动党员群体大多为毕业离校学生、转业军人、基层分散党员等,由于党员本身的先进性特质,他们普遍品质高尚、行动力强,且具备高学历、高水平专业技能,一般是基于工作、学习等原因而脱离本地区党组织管理。
根据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并行组合的措施,完善流动党员的信息储存,对流动党员的动态进行实时记录。结合传统党建管理方式和经验,建立党建网络服务平台,利用信息网络的即时性,缩短流动党员和所属党组织的空间距离,实现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的实时对接,弥补党建服务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缺失,加强流动党员的自我认识和特殊使命感,体现党组织凝聚力。
第二,互联网使流动党员教育培训更具灵活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教育是一切革新、进步的根本,然而流动党员的不稳定性,致使传统的组织教育活动开展较为困难。而借助互联网平台开设丰富多样的党建课题,对流动党员实行全新模式的灵活教育,不但能够提高流动党员的学习热情,还能使学习不受制于形式、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流动党员学习更全面、更方便、更自由。无论流动党员走到哪里,都能够及时了解、领会党的新政策、新要求,从而实现流动党员学习成果全面提升、宗旨意识全面增强的目的。可以说,互联网流动党员管理机制是党建工作的理念创新,也是信息时代党建工作的趋势。
第三,互联网使流动党员管理更具集约性、宣传更具广泛性。利用互联网高度集约的信息采集、广泛覆盖的信息发布功能,互联网党建管理机制能够为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的紧密联系提供高效的平台和支持。互联网党建管理机制集信息科技和党建工作于一体,具有信息资源广泛、宣传速度快速等特点,能够切实高效的将党和政府的新指示、新思想传达到各个角落,使包括流动党员在内的每位党员及时接收、了解党组织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互联网党建管理机制有效拓展了党建管理的空间和覆盖范围,使党的影响力、感召力以及凝聚力得以充分体现。
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党建新环境,创新管理理念
第一,建设党建新环境,促进影响力全面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加强完善党建管理、稳定党政基础、积极开拓创新管理体制。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组织管理工作作为国家党政建设的中坚力量,更要直面挑战、树立新思想,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以先进的、科学的现代化手段促进党建新发展。
目前,我国已建立党建网站2万多家,开办党员教育电视栏目(频道)1900个,开通党员教育手机报6900个、微信易信公众号2.6万个,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完成中央平台、地方平台和70多万个乡村终端站点的改版升级。可以说,互联网党建管理机制不但提高了党组织工作的效率,更为流动党员管理提供了新平台、新环境,开拓了貫通民意、及时对接并服务于流动党员的党建新阵地。
第二,创新管理理念,突破流动党员管理弊端。当前,互联网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了党建工作要求的提高,同时也为流动党员管理提供了一条科学有效的新途径。而组建一批既精通现代网络操作技能,又具备良好党性修养的全新党员管理组织,是实现流动党员管理的首要措施。该组织的成员既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努力加强个人修养,提高组织管理能力,还要有效运用相关电子设备,辅助基层党组织制作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直以来,传统党员管理工作的重心始终在基层党员的组织教育上,这使得党组织的服务性不足,忽略了对流动党员的带动、帮助,造成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渐淡化。基于此,在原有职能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平台在各地区党建网站开设动态服务栏目,比如经济新政、就业服务、咨询信箱等,既能引导流动党员实时参与党务探讨、积极履行党员义务,又能探析党员的思想和生活情况,促使流动党员重拾使命感与责任感,发挥先进模范作用。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设立流动党员网络平台。通过部分地区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党建工作的实践,我们可I~J,a到互联网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党组织管理的新阵地。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立专门面向流动党员的管理平台,是实现党建理念创新、突破流动党员管理难题的重大举措,不但能大幅度提高党组织工作效率,更是对流动党员施行具体管理的高效措施。
当前,流动党员分散于我国各个地区甚至是境外,流动性强且类型繁杂,因此,传统党建机制已然无法实时了解流动党员的动态信息,而流动党员资料不清晰、不具体,必然会造成管理工作的漏洞,直接影响党建工作的全面推进及发展。因此,对流动党员专设互联网平台、单设信息库,是完善党建机制的必然手段。为流动党员提供信息化共享平台,将党建电子工程切实落实到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电子传输等现代化讯息资源处理手段,对流动党员的分散情况、转移动态等进行科学高效的互联网管理,可以实现流动党员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对党建制度的不断完善创新、探索实践,能够促使党组织工作更高效、更具体,同时,也有利于宣传党的章程纲领,稳定党政基础。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利用互联网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科学化教育及管理,不但增强了党员的整体党性修养,夯实了党政基础,保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粹性,提高了党员的向心力、创新力,也是党员管理机制紧随时代发展脚步的一次全新变革。互联网党员管理机制使流动党员具体的、紧密的团结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能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新历程中,凸显了党员的重要力量。
(作者为长春师范大学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张劲松:《长三角地区“互联网+”流动党员管理的建议》,《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1期。
②游岸:《为流动党员构筑精神家园》,《人民论坛》,2018年第4期。
责编/孙渴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