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洋泾浜英语分析中国人形象的变化

2018-07-12林智利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摘 要】本文选取了三部好莱坞电影7 Faces of Dr.Lao、《尖峰时刻一》《功夫熊猫一》,分析三部电影中出现的中国洋泾浜英语,提出虽然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角色形象越来越趋向于正面,但作为外语学习者和教育者仍需警惕好莱坞电影中出现的新的中国刻板形象,认真思考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向西方社会展现一个完整、全面的中国。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 中国洋泾浜英语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C-0136-03

好莱坞电影一直以其描绘中国角色形象的形式而饱受争议。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角色形象建立在一些对中国的刻板形象,而这些对不同时代的中国角色的刻板形象正映射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态度。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从早期的好莱坞电影到现代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角色语言,特别是中国角色所使用的洋泾浜语进行分析。本文将从三部好莱坞影片开展分析,它们分别是7 Faces of Dr.Lao(1964),《尖峰时刻一》(1998),以及《功夫熊猫一》(2008)。从这三部电影中人物语言的分析可以看出过去40年间好莱坞对中国人的刻画,从而反映出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理解的变化过程,将有助于增进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中国洋泾浜语和跨文化交际的了解。

一、文献综述

(一)中国洋泾浜英语定义

历史上许多研究者给予了中国洋泾浜英语不同的定义。Reinecke(1937)认为,洋泾浜英语因其简单的语法结构、有限的使用环境而被认为是一种“边缘语言”的体现。其他学者认为中国洋泾浜英语是英语的一种改版形式,主要用于外国和中国商人之间的贸易用语,首先在1870年代兴起于中国沿海的广东地区,之后逐渐延伸到江苏、浙江、福建及上海。它还因主要用于外国雇主和中国仆人之间使用而因此被认为是一种低下的、粗野的、可笑的术语。Bolton(2003)认为,尽管中国洋泾浜英语迅速地在中国其他口岸流传开来,它仍被认为是一种“恶劣的术语”和“满口胡话”“令人生厌的牙牙学语”。随着中国和西方国家贸易本质的不断变化,自189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学校或者私塾接受了正规英文教育,洋泾浜英语使用者越来越少。学者Cannon(1936)指出中国洋泾浜英语在中国受教育群体的日常对话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这是因为人们认为使用洋泾浜英语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現。一些中国洋泾浜英语残留的影子还可以在今天的香港英语中找到,但大部分研究者相信中国洋泾浜英语早已不复存在。

(二)中国洋泾浜英语的特点

中国洋泾浜英语受粤语的影响很大,许多中国洋泾浜英语的发音、词汇和句法上都是以粤语为基础的。Hall(1944) 对中国洋泾浜英语的语法结构,包括语音、语调、形态、构词、句型等做了细致的分类和分析。基于Hall的分析,Baker and Mühlh?usler(1990)指出中国洋泾浜英语有以下的特征:一,在中国洋泾浜英语中,以爆破音结尾的词通常以[i]代替结尾;二,v音通常以b 或 p呈现,[θ]和[?]音以t和d音呈现,z音通常发音成 j 或 g;三,[s]和[?]音分辨不清;四,以f 结尾的单词会加上元音[o]或[u];五,缺少舌边音[l]以及尾音为[?]通常以o,a 或um结束;六,r音通常被[l]音取代;七,以l,r和d结尾的单词往往会被省略;八,缺少语义格、性别和人称的变化;九,缺少词缀,比如单复数和时态的变化。Tryon等(1996)指出在中国洋泾浜英语中第一人称单数形式I,me和 my无论是在主语还是谓语位置都会只有me和my两种使用形式。

二、7 Faces of Dr.Lao,《尖峰时刻一》及《功夫熊猫一》文本分析

(一)7 Faces of Dr.Lao文本分析

7 Faces of Dr.Lao上映于1964年,它是一部根据1935年奇幻小说The Circus of Dr.Lao改编而成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神奇的马戏团到访美国西南小镇,并给小镇上的人们生活带来改变的故事。电影开始,Dr.Lao身着长衫,头戴斗笠,骑着一头驴子,在驴背上放着一个金鱼缸,以这种怪异的方式第一次出现在小镇上。小镇的居民看到此景,聚在Dr.Lao周围议论纷纷,这时,Dr.Lao和村民们的对话开始了:

Villagers:Did you ever see a catfish riding on a yellow jackass before?

Dr. Lao:No,no touch. Him golden ass of Apuleius. Him velly mean. No touch.

从第一段对话中可以看出,Dr.Lao使用了非常典型的中国洋泾浜英语句型no+verb-no touch,此句中的否定表达no+verb是非常典型的粤语“冇”(mouh)和普通话中的“没有”(meiyou)表达形式。类似的还有“不可以做”(no can do)和“别走”(no go)。除此之外,Dr.Lao使用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him宾格结构作为句子的主语,而不是he。同时,在“Him vally mean”这句话中,谓语动词is被省略,very中的r替换成了l。

电影中的第二段对话发生在Mr.Cunningham的印刷铺,Dr.Lao需要为即将到来的神奇马戏团进行广告宣传,他与Mr.Cunningham的助手对话:

Dr.Lao:Excuse,prease(但没有得到回复,因为助手正在忙着印纸,因此Dr.Lao不得不使用魔法将印刷机暂停)。

Helper:Who are you?

Dr.Lao:Name Lao,Dr.Lao.

Helper:Aint nobody sick here,unless you know how to remedy the machine.

Dr.Lao:Whassa matta you,big wise guy?Ollo time make joke,make fun of old Chinese fellow…Who you?Who you?

第二段对话中,Dr.Lao再次把[l]代替了[r]的发音 please–prease,当助手并不理睬Dr.Lao而错把他当成了医生的时候,Dr.Lao勃然大怒道whassa matta you(What is the matter with you),在这里,Dr.Lao使用的是非常中式的表达方式“你这个人有什么问题”,但因受到中国洋泾浜英语的影响,介词“with”被省略,matte[r]的发音也被省略。短语all the time变音成了ollo time,是因为中国洋泾浜英语中特定以辅音结尾的词汇(主要是动词),通常会以人为添加的元音结尾-通常是i,有时候是e,a,o或者u,比如,wifoo即是wife,在Dr.Lao的例子中,即是ollo-all。

第三段对话发生在Dr.Lao和Mr.Cunningham讨论着要在报纸上为即将到来的马戏团刊登广告的事宜:

Dr.Lao:Oh,vally small matta,I like to lun advertisement…Excuse,in newspaper. Something long?You sick maybe?How much?

Mr.Cunningham:Well that depends. You want a full column or…

Dr.Lao:No no no,big big big,full bage. lun two days. Start light away,chop-chop.

从这段对话中,除了之前所提到的[l]代替[r]音:lun- run,long-wrong和 light-right;同时,还出现了[b]音代替爆破音[p]音,如bage-page。除此之外,Dr.Lao在对话中使用的“Something long(wrong)?you sick maybe?”是对Mr.Cunningham在印刷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还对Dr.Lao一个奇异穿着的东方人,提出如此高价的广告宣传而感到震惊的回应。这是一个非常中式的直译表达方式,类似于中文里说的“怎么了?你不舒服吗?”当Mr.Cunningham问起Dr.Lao他希望广告宣传的版面的规模时,Dr.Lao可笑地回应道:“No no no,big big big,full bage. lun two days.”在对话的末尾出现了一个中国洋泾浜英语特有的词汇“chop chop”,它的本意来源于粤语,意思是尽快完成一件事情,不要拖延。

本电影中的最后一段对话发生在Mr.Cunningham来到Dr.Lao的马戏团,谢谢Dr.Lao用魔法帮助他的印刷铺恢复常态。这时,Mr.Cunningham发现Dr.Lao在一条没有河水的沟谷中,使用一条没有诱饵的鱼竿钓着鱼:

Ed:I hate to tell you this Doc,but there aren't any fish in that river. In fact,there isn't any river.

Dr.Lao:That's ok. Me no use bait.

Mr.Cunningham:I want to thank you for what you did…

Dr.Lao:whassa matta you?Ollo time talk!Scare away fishee!

当Mr.Cunningham问Dr.Lao为什么他要在没有河水的沟谷中用没有诱饵的鱼钩钓鱼时,Dr.Lao使用了中国洋泾浜英语中非常典型的以第一人称单数形式me这个宾格形式作为句子的开头而不是I。同时,前文提到的no+do的形式在这里再次出现,由于受到中文表达的影响,原意为I do not use bait(我不用诱饵)变成了Me no use bait。这段对话中还出现了中国洋泾浜英语的另一个特征,即词尾加元音字母a,e,i,o,u,在上述对话中,fish因此变成fishee。

从这一部1964年的好莱坞电影中可以看出,好莱坞电影对中国人物形象刻画有着非常严重的刻板现象,首先,这部电影的主角Dr.Lao这一位中国角色是由好莱坞著名白人影星Tony Randall所扮演的,这种佩戴“黄种人面具”(Yellowface)的种族歧视性角色扮演方式在当时的好莱坞还是非常流行。其次,Dr.Lao这个中国人物在电影中是一个小丑般的角色,他性格古怪无常,时常持着滑稽可笑的中国洋泾浜英语回击讽刺他的村民,时而又转为标准地道的美式英语,向村民传授所谓的中国式儒家智慧。再次,电影中塑造的Dr.Lao形象是标准的清朝中国长衫、八字胡、具有神秘力量等,都是對中国角色的刻板印象。虽然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凸显Dr.Lao的多面形象,但归结以上的观点,7 Faces of Dr.Lao是一部带有种族歧视的、丑化中国人的好莱坞电影。

(二)《尖峰时刻一》文本分析

《尖峰时刻一》(Rush Hour 1)是一部1998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由中国影星成龙和美国黑人影星克里斯·塔克主演。电影背景设定在美国加州的洛杉矶,电影讲述了李督察(成龙饰演)受中国驻美代表韩大使的委托,到美国洛杉矶寻找韩大使被绑架的女儿。不过,由于这个案子事关敏感的政治话题以及联邦调查局的颜面,洛杉矶警局便派遣一个说话速度快、傲慢滑稽的警官——詹姆斯·卡特(James Carter,克里斯·塔克饰演)进行协助,随着剧情的发展,两人发现各自被高层所利用,他们便决定自行追查案情,两人一同直捣贼窟去解救大使之女的故事。同时,这部电影的成功也分别在2001年和2007年催生了续集《尖峰时刻二》和《尖峰时刻三》。相比7 Faces of Dr.Lao而言,这部电影在对中国角色的刻画上有了一定的进步,然而,成龙所饰演的李督察这一角色在电影里还是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刻板形象于一身。片中的李督察被描绘成一个对西方文化一无所知,缺乏异性吸引力,擅长武术,虽然可以用语法正确的英语与他人交流,却带着浓重的香港口音,偶尔也会夹杂一些中国洋泾浜英语。以下的对话节选自李督察和James Carter在车里,李督察因向美国政府求助受挫,愤愤不平地对James Carter抱怨道:

Lee:Why would they not want my help?

Carter:Cause they dont give a damn about you.

Lee:I dont care,I here for the girl.

从上面这段对话可以看出,成龙扮演的李督察在英语使用上语法错误较少,并且可以发出大部分英语单词的辅音。唯一的错误出现在最后的“I here for the girl”,此句应该是因受到母语的影响而省略了谓语动词am。

以下第二段对话发生在李督察前往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面见韩大使寻求信息,但没想到被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警探们围堵:

Guards:May I help you?

Lee:I mus see the consul.

Guards:About what?

Lee:Please. It is velly importan.

在以上的對话中,李督察把must和important两个单词词尾的[t]省略,并把very中的[r]音变成了[l]。

电影《尖峰时刻一》启用成龙作为主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度得到了提高。然而,这部电影还是延续了好莱坞一贯的对中国形象的刻板印象,电影不得不淡化成龙的硬汉形象,让他操着一口浓重的香港口音英语并精通武术。试想,假如这部电影里成龙持着一口标准的英语口音,完全不会武术,想必这部电影不会像当初那样卖座。不管怎么说,成龙在《尖峰时刻一》中多处施展功夫的表现也使好莱坞中国元素主题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同时好莱坞电影也塑造了一个中国文化新的刻板印象,即中国人都擅长武打,都是功夫高手。

(三)《功夫熊猫一》文本分析

《功夫熊猫一》是好莱坞于2008年上映的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动画喜剧电影,影片中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影片的主要情节是主人公—— 一只叫做“阿宝”的熊猫立志要成为功夫大师“神龙大侠”,并最终打败生性残忍的“大龙”,保护和平谷的安全。此电影自上映以来,好评如潮,不仅赢得了全球6.3亿美元的票房,更包揽了第三十六届动画奥斯卡安妮奖的十项大奖。与7 Faces of Dr.Lao和《尖峰时刻一》进行相比,《功夫熊猫一》在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角色的刻画上还是相对准确,没有明显的刻板形象。片中所有的角色都是持着一口标准的美式英语,表达流畅地道,不带任何的中国口音。然而,继之前提到,功夫是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新的刻板形象,这一部电影的主题又正好围绕着功夫而展开。文中没有出现任何的洋泾浜英语,出现了一些带有中国特色的英文短语和词汇,这些短语和词汇更像是中国英语,而不是洋泾浜英语,比如:quit,dont quit,noodles,dont noodles;we are dead,very very dead;noodle folk. 这些带有中国特色的英文词汇和短语的使用更多的是为了博人一笑,凸显出喜剧电影的主题。

好莱坞电影就像一面镜子,从其电影中可以折射出社会现实,映射出对各个国家、各个文明、各个种族的刻板形象。同时,好莱坞电影既塑造了这些刻板形象,又被这些刻板形象所塑造。从1964年的7 Faces of Dr.Lao到1998年的《尖峰时刻一》,再到2008年的《功夫熊猫一》这三部电影,从滑稽可笑、满腔洋泾浜英语的Dr.Lao,到《尖峰时刻一》中精通武术、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说着一口浓重的香港口音英语的李督察,再到《功夫熊猫一》中憨厚可爱、励志维护和平的阿宝,可以看出,这40年来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断加深,对中国形象的刻画越来越趋向于正面,中国角色在好莱坞电影中的戏份越来越多。但是,虽然过去那些穿着长衫、留八字胡、具有神秘力量的中国刻板形象刻画现在在好莱坞电影中已经难觅踪迹,然而一股新的中国功夫描绘热却又在好莱坞电影中兴起。虽然好莱坞大片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中国形象在好莱坞影片中的呈现本质上仍依旧属于美国化的产物,有着鲜明的美国意识形态烙印,本能地按照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去塑造中国角色,这就形成了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角色刻板形象。如何转变当下好莱坞影片中对中国角色的刻板印象想必将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但作为中国的教育者和外语学习者,作为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消费者,我们应当时刻留意好莱坞影片中出现的中国元素,认真思考中国文化和中国角色的描绘和刻画是否失之偏颇,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向西方社会展现一个完整、全面的中国。

【参考文献】

[1]Baker,Philip & Mu?hlhusler,Peter.(1990).From business to pidgin. 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 1(1)

[2]Bolton,Kingsley.(2003).Chinese Englishes:A Sociolinguistics History.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3]Cannon,P. S.(1936).The ‘Pidgin English of the China Coast.Journal of the Army Educational Corps 13:137-40

[4]Hall,Robert A.(1944).Chinese Pidgin English Grammar and Tex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5]Ji Hoon Park,Nadine G.Gabbadon and Ariel R.Chernin.(2006).Naturalizing Racial Differences Through Comedy:Asian,Black,and White Views on Racial Stereotypes in Rush Hour 2.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Kaina Zhu,Qihua C.(2006).Representations of Chinese People in Hollywood Martial Arts films.Bachelors thesis,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Informatics,University West

[7]Nelvius,John.L.(1872).China and the Chinese.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Reinecke,John E.(1937).Marginal languages:A sociological survey of the creole languages and trade jargons.Yale University,Ann Arbor UMI

[8]Shi,Ding Xu.(1991).Chinese Pidgin English:Its origin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9(1).1-40

[9]Tryon,Darrel,Mu?hlhusler,Peter & Baker,Philip.(1996).English-derived contact languages in the Pacific in the 19th century (excluding Australia). In Stephen A.Wurm,Peter Mu?hlh.usler & Darrel Tryon (eds.),Atlas of languag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Pacific,Asia and the Americas,471-495.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作者简介】林智利(1993— ),女,硕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实习生,研究方向:语篇分析,社会语言学。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因素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的体现
从《推手》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