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优良品格
2018-07-12魏智华
魏智华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进行品格教育的有效阵地。引导学生在实践调查中加强价值体认与追求,在志愿服务中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在合作参赛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在科技制作中培养创意物化能力,是提升学校德育实效的重要路径。
关 键 词 综合实践活动;品格教育;德育实效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1-00-0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中小学校的必修课程,其具有天然的自主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特点,有助于把德育的“说教”模式转为“实践体验”模式,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学习,在社会参与中自主发展,感受道德情操,培养良好习惯,体认正确价值观。
近年来,广州市芳村小学大力创建“崇真”教育特色,挖掘学校历史文化内涵,整合周边人文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优良品格,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
一、在实践考察中加强价值体认与追求
价值体认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目标,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包括着明确的价值内容、不断的价值体验与澄清、持续的价值内化等互相渗透的环节。因此,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加强价值体认与追求,就须精心设计活动,确定明晰的价值导向,让同一价值在不同活动情景中反复再现,并使价值践行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来。为此,学校有意识地在活动中融入品格教育,通过特定的主题实践考察活动,引导学生加强价值体认与追求。
如每年的寒暑假,学校都会事先拟定实践考察活动主题,通过“独特的广州饮食文化”“追寻广州的革命足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实录” “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等实践活动,倡导家庭外出进行亲子实践考察,并记录行程及感受,开学回校后进行展示与分享。活动中,家长们带领孩子走進生活,调查考察,获得实践性知识,体感高尚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追寻高远的人生目标。
此外,学校大队部每年三月都会组织“绿化祖国,人人参与”德育实践考察活动,倡议以家庭为单位,调查小区或家乡的绿化状况,并撰写调查报告。同时,倡导在校园、郊外、路旁、乡村、山坡等合适的地方,栽种花草树木,拍照并记录下来。当月底,召开有家长代表出席的主题班会,分享绿化考察成果与栽花种草的体会。天长日久,“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就会深深植入到学生心间,环保理念展现于他们的日常言行。
二、在志愿服务中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学校经常组织学生走进社区,推行科普,参与志愿者服务,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如为了配合社区举行的“防震减灾”活动,学校“芽芽义工团”整理了每学期“防震减灾”演练的照片和视频,设计了海报资料,协助工作人员布置“防火知识专栏”。活动当天,义工们播放视频,讲解防震减灾常识,用科学知识为社区安全助力。由于学校开设有“防震减灾”校本课程,小义工们对讲解与示范都相当熟悉,因此受到社区居民的高度赞扬。同时,小义工们也在亲身参与中,活化了科普知识,培育了社会责任感,锻炼了实践能力。
又如,学校“资源分类大师”社团常在社区中协助解决垃圾分类问题。针对当前垃圾分类实效较差的现状,社团成员通过问卷调查、蹲点观察和逐户访问等形式,了解情况,撰写报告,呈送环卫部门参考。此外,他们还利用周末时间,到居民垃圾投放点附近派发宣传单。他们的行动得到街坊的一致赞扬,同时也促使居民们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改变社区生活环境。
可见,引导学生参与义工活动、投身志愿服务,不但能促进学生用知识服务社群,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且培育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在合作参赛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学校设有科技社团“航海模型”“航空模式”“机器人设计”“建筑模型设计”等,且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在此过程中,教师们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与学生一起创制作品,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成为成功的问题解决者。
比如,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航模、车模、无线电测向竞赛时,教师先是以顾问的身份,引导学生确立团体目标,再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创制活动。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再及时予以指导启发,引导他们发挥各自特长,最后设计出独具团队特色的作品。[1]
例如在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九届“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竞赛时,教师就先与学生一起讨论设计方案,再分发任务找材料,接着制作、试飞、调试、再试飞……在无数次的交流研讨中逐个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当学生们出现情绪波动或问题疑惑时,教师总是鼓励他们找症结,寻出路,想办法,最后做出了满意的模型,获得了竞赛大奖。在此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
四、在科技制作中培育创意物化技能
科技制作通过动手实践,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实物,让知识真正地“为我所用”。这在学校科技社团活动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科技社团活动一般遵循如下程序:简介领域发展历史和现状——创制主题作品——评比与展示。其中的“创制主题作品”是主要环节,模型从设计到制作,就是培育学生创意物化的能力。[2]
如指导创制第十八届“我爱祖国海疆”航海模型竞赛作品时,教师展示六个已制作好的模型,让学生分组观察,比较异同,并抛出问题:哪种模型的水密性和稳性最好?哪种模型的航向、航速、航程更胜一筹?综合上述因素,如何优化设计?接下来,让学生逐一试航、观察、记录、讨论,然后分组制作模型,再试航、讨论、修改。在这个反复完善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创意频出,从模型的外观、航速的提升,某根线的长度与位置,都力求体现最佳性能和最具创意。如此几经反复之后,作品不断完善,有的甚至在全国比赛中获得金牌。
应该说,科技模型的创制既需相关科学知识,又需动手动脑,在设计、制作、运行、调试过程中,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想象力、探索力、执行力,有效提升他们的创意物化技能。
参考文献:
[1]费忠.航模活动中渗透德育初探[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182-184.
[2]周宇鹏.试论航海模型教学的意义及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4(3):166.
(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小学广东广州 510370)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