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作业家长签字制度的道德省思

2018-07-12彭援援葛新斌

中小学德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共育家庭作业家校

彭援援 葛新斌

摘 要 家校合作中,中小学作业家长签字逐步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制度。究其原因在于,人们普遍认为作业签字制度能够密切家校联系,改善家庭教育状况,巩固学校教育成果,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家校共育。但从德育视角,作业签字制度具有加剧家校共育的重智轻德倾向、弱化孩子的责任意识和引起孩子的心理逆反等诸多弊病。消除作业签字制度的消极影响,需重点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适时取消强制性作业签字要求,同时要持续强化家庭德育,着力营造和谐的家校德育氛围。

关 键 词 中小学;家校合作;作业签字;合理性;弊病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1-00-04

近年来,由家长对孩子的家庭作业进行检查和签字,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家长作业签字从上世纪末开始在我国中小学校兴起,至今已经演变成不成文的“作业签字制度”。近期,关于家庭作业家长到底要不要签字,已经成了一项热议话题。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从德育视角出发,我们有必要对这一制度进行理性审思。

一、作业签字制度何以成为不成文的规定

尽管没有经过国家政策的强制推行,作业签字却几乎成了全国中小学教育的标准程序。[1]对于低龄段孩子来说,这种作业签字作为一种“教育惯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般而言,人们普遍认为作业签字可以密切家校联系,创设优越的教育环境。详而言之:

(一)密切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

在家校共育实践中,家长签字作为一种沟通渠道,对于密切家校合作具有积极作用。根据相关研究,家校双方支持作业签字制度,主要是为了强化家校联系,充分了解学生的校内外表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一方面,学校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便于家长准确把握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进而合理地调整教育期望值,并在家庭教育中有针对性地施教。另一方面,家长将孩子的家庭学习状况如实记录并提供给教师,可以协助教师便捷地了解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以有效调整课堂教学重点和家庭作业布置策略。如此,作业签字制度发挥着信息传递的作用,是家校彼此关注和推断学生学习状态的一种技术性工具。

(二)强化亲子关系,改善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于孩子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以前家庭教育中缺失沟通交流,亲子时光不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3]目前,通过家长签字可以强化亲子关系,为亲子教育提供一条便捷的沟通渠道,有利于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感。在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家长可以更好地关注到孩子个体教育的具体情况。对于孩子学习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家长能够有一个更为真实具体的分析判断。在此基础上,家长通过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学习进步,可以让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爱,进而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提升学习的幸福感和愉悦感。

(三)协助教师管理,巩固教育成果

基于家校共育实践,为确保学生家庭作业的顺利完成,教师开始通过家长签字的方式,利用家长权威督促和关注孩子学习。如今,家长签字作为一种惯例,已是不少学校的教学经验。[4]这种签字制度对于巩固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和稳步推进课程教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了家长的个别化辅导,学生做家庭作业往往会更用心,完成效果也会相对较好。同时,在检查孩子家庭作业过程中,家长也可以协助教师解决作业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强化相应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

(四)监督孩子课外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我国传统教育时代,体罚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对于学生而言,它有助于“收其放心、锄其惰气,以底于有成”[5]。然而,现今体罚已退出历史舞台,彻底远离了学生的教育生活。为达到特定教学目标,强化家校合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一般而言,中小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自制力也比较差。在此情形下,利用作业签字制度督导孩子的家庭学习,可以矫正孩子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对于学习不自觉和较为贪玩的孩子来说,家长签字的效果更为显著。

二、作业签字制度的道德分析

对于作业签字制度,学界关于它的争论一直未曾停止。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已有研究大多是站在家长和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实,在利弊论辯过程中,人们无意识地忽略了学生这一关键主体的道德发展诉求,并没有从德育视角充分观照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从德育视角,作业签字制度具有这样一些弊病:

(一)助长重智轻德倾向,加剧家庭教育学校化

家庭教育应侧重孩子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现代学校教育则应侧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等智力因素的培养。[6]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7]这在肯定家庭德育功能定位的同时,也对家庭教育学校化倾向予以沉重一击。当前面对家庭教育学校化问题,我们必须对作业签字制度进行反思。实际上,家长签字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是在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8]它助长了现今教育的重智轻德倾向,加剧了家庭教育学校化。据调查,家长签字与偏重智育、偏重考试科目和偏重分数紧密相关,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学业成绩方面,而对于行为品德等方面的关注则比较少。[9]

(二)弱化孩子责任意识,影响良好习惯养成

学习是个人的事情,我们务必要让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教导孩子对自己负责,促使孩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尤为重要。但是,随着作业签字制度的惯性落实,孩子的作业成了家长“不可言说”的负担。经由家长对孩子作业的逐一检查、认真纠错和签字确认,孩子的责任意识将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家长签字行为在将家庭和学校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无意识地忽视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和自我负责的训练契机。正是有了家长签字的“保底服务”,致使许多学习习惯较差的孩子对待家庭作业更是马马虎虎、草草了之。在这些孩子看来,检查纠错是家长的责任,而不是自己的分内之事。同时,对于需要孩子深入思考的家庭作业,他们往往也不愿花费精力独立探究,而会不自觉地依赖家长。久而久之,无疑会使孩子的主观依赖性和学习惰性变得更加严重,不利于孩子养成认真细心和独立自主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引起孩子心理逆反,滋生负面情绪

作业签字制度带有明显的强迫性,容易引发孩子内心的紧张、焦虑和压抑等诸多不良的情感体验,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人格。家长签字不仅不利于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还会损伤学习成绩欠佳的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使其对学习和签字产生强烈的畏惧心理。[10]长此以往,将大幅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些孩子因不敢让家长签字,往往会想方设法欺骗教师,以致养成诸如撒谎、弄虚作假和敷衍等不良的学习习惯。同时,知识教学是一种专业性活动,需要特定的专业技能。有些家长因学识水平限制,对孩子的辅导并不一定得当。在知识讲解方面,家长作为非专业教学人士,在教育方法和思维逻辑等方面容易出现偏差,甚至会对孩子认知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四)导致复杂育人矛盾,影响家校德育实效

事实上,频繁的家长签字容易导致家校矛盾、亲子矛盾和师生矛盾,从而不利于提升德育实效。家长签字实质上让家庭承担了学校的功能,会导致家长产生心理压力,甚至是厌烦和逆反情绪。[11]久而久之,必将加剧家庭教育异化,导致家校之间出现各种抱怨、指责、抵触和不信任等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教育面临分裂的挑战和风险。[12]尤其是在德育方面,家庭教育重心的偏移和弱化,将严重影响家校德育实效。同时,在签字过程中,一些家长容易忽视教育规律和孩子的身心特点,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一味严厉苛责和训斥孩子。这容易使孩子与家长产生隔阂,不利于开展潜移默化的家庭德育。此外,作业签字制度的前提是对学生的“懈怠假定”,在本质上不利于培养师生间的信任伙伴关系。从现实情况看,它逼迫着一些学生为避免训斥与惩罚而欺骗家长和教师,造成师生关系、家长与教师关系的不和谐,从而难以形成家校育人合力。[13]

三、对家校共育模式转向的思考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家校共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从德育视角,作业签字制度并不利于深入开展德育工作。为消除作业签字制度对德育的消极影响,我们必须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作业签字不可常态化,要注意适时而止

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教育状况是必要的。这有利于解决家校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便于营造和谐的家校共育氛围,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但是,现今普遍推行高频的家长签字之举则是失当的。2017年中国青年报社的调查数据显示,支持取消家长签字的比例约为79.3%。[14]对于平时作业和每次考试,频频要求家长签字往往弊多利少。[15]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二十年连续进行的全国中小学生发展状况调查,父母关心孩子的首要内容是学业成绩。[16]可以说,这是目前家校合作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在作业签字制度面前,家长俨然成了“编外教师”。然而,实践表明家长签字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帮助并不是很明显。[17]相反,常态化的家长签字会加剧学生不被信任的无力感和挫败感,在德育过程中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尤其需要重视的是,随着孩子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增强,我们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信任,监控式的作业签字制度必须适时而止。

(二)明确育人职责重心,促进学生智德融通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旨在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两者之间存在天然的统一性和互补性。提升家校共育实效,最重要的前提是明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为此,在优化家校共育过程中,必须注重两者间的责任分工。家庭作为学生最基本的生活机构,在家校合作中更多地是侧重精神和物质保障层面,而不是教学专业层面。[18]学校作为专业化教育机构,则要更多地关注知识教育。[19]从中国青年报社的调查结果来看,约59.9%的受访者建议家长应以德育为主,配合教师的智育。[20]实际上,在家庭德育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潜移默化非常重要,甚至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究其原因,家庭教育具有较强的生活性,能够较好地满足德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情境性等要求。鉴于此,家校合作必须明确各自的教育重心,在尊重互信和平等合作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理念,促进学生智德融通。

(三)强化积极情感体验,营造和谐的德育氛围

在家校共育模式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加速道德认知向道德实践的转化,进而提升德育实效。要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家校共育必須重视和满足学生以信任、尊重和理解等需求为主的情感需要。但就实际而言,强迫性的家长签字更多地是对学生日常生活的操纵和监控,并没有真正平等地对待和尊重学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消极的情感体验。例如,部分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过度训斥,让学生感到不被信任和不被尊重,甚至有时会直接消解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然而,囿于家校双方权威,学生不敢打破这种规则,只能一味地妥协服从。在此情形下,这些消极的情感体验必然会引起学生对家校德育的抵触和厌烦。为改善这种状况,学校对于家长签字应该适时取消划一性和强制性的要求,联合家庭营造和谐的德育氛围。一方面,家校合作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共同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排解因家长签字带给学生的消极情感体验;另一方面,要重点开展诚信教育,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理解和尊重,逐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是否需要家长签字。

综上而论,尽管许多中小学校认为作业签字制度在密切家校联系和巩固教学成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故而将其视为强化家校合作的重要手段。但是,从德育视角,它会加剧家校共育的重智轻德倾向,甚至导致复杂的育人矛盾,给学生带来诸多不良的情感体验,从而严重影响家校德育实效。有鉴于此,在家校合作过程中,中小学校应适时取消作业签字制度,重点关注和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家长也要明确家庭教育重心,着力推进家庭德育,积极营造和谐的家校德育氛围。

参考文献:

[1]学生作业需要家长签字,你怎么看?[N].昆明日报,2017-10-07(004).

[2]符文娟.隐藏在"家长签字"背后的世界[D].西北师范大学,2012:27-30.

[3]孙维国.别肤浅认为作业签字等于"家长作业"[N].兰州日报,2017-11-14(008).

[4]学生作业需要家长签字,你怎么看?[N].昆明日报,2017-10-07(004).

[5]张礼永.师道与体罚——传统教育观念的由来及其转变[J].全球教育展望,2017(3):118-128.

[6]王耀平.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一体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83-84.

[7]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002).

[8]马鸣.家庭作业家长免签值得推广[J].广西教育,2014(20):26.

[9]符文娟.隐藏在"家长签字"背后的世界[D].西北师范大学,2012:31-33.

[10]黄锦凤.作业签字不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J].江苏教育,1993(Z2):15-16.

[11]沈黎明,等.如何看待学生作业家长签字现象[N].江苏教育报,2009-10-26(006).

[12][18]凌宗伟.作业"绑架"家长,失了责任边界[J].山西教育,2015(1):61.

[13]张勇.由"家长签字"引发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5):27-29.

[14]杜园春,毛鑫.79.3%受访者赞成叫停家长为孩子作业签字的做法[N].中国青年报,2017-11-02(007).

[15]杨以飞.作业要家长签字弊害多[J].江苏教育,1993(19):9.

[16]孙云晓.新家庭教育的十大愿景[N].中国教育报,2017-04-27(009).

[17]王琦.作业免签是对孩子的尊重[J].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4(9):67.

[19]熊丙奇.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司其职[J].福建教育,2016(52):5.

[20]杜园春,毛鑫.79.3%受访者赞成叫停家长为孩子作业签字的做法[N].中国青年报,2017-11-02(007).

责任编辑 王清平

猜你喜欢

共育家庭作业家校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体系的构建研究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