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同构:提升中小学家校教育合力的有效机制
2018-07-12谢新道黄淑婷
谢新道 黄淑婷
摘 要 家校合作己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家校合作的效果将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效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分离是最大浪费。基于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视角,分析当下家校合作陷入低效化困境的原因,运用同构思想,构建行动目标和行动路径为内容的家校合作机制,以此来提升家校教育合力。
关 键 词 家校同构;家校合力;教育治理;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1-00-05
一、对当前中小学家校合作的再认识
家校合作就是联合对学生最具有影响力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的力量,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共同参与,沟通交流和联合施教,以期对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的合力。家校合作己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家校合作的效果将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效果。新课程改革以来,家校合作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教育改革总体目标要求相比,依然存在突出的问题与差距。这些年的改革比较集中在学校的改革,淡化甚至忽视了作为一个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家庭教育,疏于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以至于家庭教育本身没能得到充分的重视与改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也出现了各种不应有的分离、误解、矛盾甚至对立。诚如杜威所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分离是教育中最大的浪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没有真正形成合力,当前的家校合作陷入低效能困境。究其根本原因是,当下的家校合作缺乏教育治理的现代化理念的指导,导致正确家校合作观缺乏,家校角色定位不明确以及没有系统的实践模式。
缺乏先进理念的家校合作,一方面,当下的家校合作是传统科层管理的延伸,其组织结构孱弱、制度设计残缺和传统观念固化,无法与“运行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过程民主化、结构一体化和效率最大化”为特征的治理现代化体系相适应;[1]另一方面,传统的“顺序模式”,即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别先后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在转变为一种新的重叠模式,即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相互联系地共同发挥着整体的作用,形成一种整合的优势。[2]因此,当下的家校合作到了要用多重构建来消解合作困境之时,到了要用模式创新来应对家校教育理论之变,如此,家校同构机制就应运而生了。
二、家校同构机制的内涵与价值
同构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指当两个集合在某种意义下同构,则可以把对某个集合的研究,完全地转化为对另一个集合的研究。我们基于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充分运用同构思想,建立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同构机制,来解决当下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家校教育的合力。因此,家校同构就是指学校与家庭教育两大主体基于共同信念与共同目标,以教育治理的现代化理念为指导,构建实施以“价值认同、主体共生、优势共建”为行动目标和以“沟通分享、活动参与、资源统整、影响决策”为行动路径的家校合作机制,促成学校与家庭教育形成强大合力,实现儿童与青少年既成人又成才的育人过程。家校同构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具有一致性,两者的根本任务都是一致的,指向“立德树人”,促进儿童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实现既成人又成才的目标。第二,具有双向性,双向性既是两大教育主体在对立统一中吸收对方的“养分”,又是行动路径的双向构建,即从行动目标到行动路径和从行动路径到行动目标。第三,具有系统性,同构是在大教育观的框架下,把家庭教育当成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统整家庭、学校、社区等资源,结构一体化、效益最大化地完成儿童与青少年的成长拼图。第四,具有层次性,机制构建有两个层次,即行动目标与行动路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行动目标是行动路径的行动指南,行动路径是目标体系的实现方式。
由此观之,家校同构是有信念、有体系的构建,这种构建不是原有家校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超越或聚变。其价值在于:一是拓展了家校合作的内涵,针对当下缺乏正确的家校合作观,构建行动目标,做到目标引领与信念支撑,为育人共同体打下了价值观认同的基础,家校合作从实践操作层面拓展到精神文化层面;二是实践了教育治理的现代化理念,针对当下家校合作系统化模式缺失,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模式,为提升家校教育合力提供了方法与路径;三是明确了家校教育的边界,针对当下家校合作的角色定位模糊,厘定家校教育边界,澄清了家校合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既防止了“窄化”家庭教育的功能,又防止了“泛化”学校教育的功能。
三、家校同构机制的行动目标与行动路径
(一)家校同构机制的行动目标
行动目标为行动指明方向。家校同构的行动目标从理解与认识、知识与方法、能力与行为三个维度来构建,分别对应“价值认同,主体共生,优势共建”三个子目标,起到维系家校合作方向的核心作用。
1.价值认同。在家校实践中,家校两大主体对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价值形成内在认可或共识,通过这些认可或共识,形成自己对家校合作的价值定位和定向,由此决定家校合作的共同信念和追求。在当下教育生态下,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分离、误会、甚至对立,家庭或学校容易陷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感性争论之中,家庭教育对“立德树人”普遍缺乏理性认识。因此,家校同构就是要改变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良倾向,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过度要求,要在教育观念上达成共识,特别是要向家庭传播学校教育的理念。家校同构就是要改变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缺位”,坚持大教育观,把家庭教育纳入到教育体系中来。由此得出,家校同构首要任务是使家庭与学校清晰认识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不仅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更是家庭的根本任务;它既是家校合作的出发点,也是家校合作的最终目的;认识到只有“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德”,只有“樹”全面发展之“人”,教育的价值才能彰显。概括之,家校同构的价值认同,就是对“立德树人”的内在认同或共识,就是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共同信念与追求。
2.主体共生。共生是在家校合作中坚持共治善治,分工协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水乳交融关系,实现家长、孩子、教师、学校四位一体。关于主体共生,必须作出澄清:诚如前述,反对多元主体,践行多主体的观点。这是因为,首先,多主体与多元主体之间虽仅一字的差别,但反映了某种根本性的差别。多主体用以表示社会进程中,多样化的一面。相反,多元中的“元”,表征了某种形而上的诉求:强调元存在,使得自由、民主等字眼更具有某种近乎自然神论的元存在,而忽视了其社会建构的一面。其次,多主体总是相对于特定的环境与事件而言的。在教育叙事中,主体间是平等的,但总有主次结构的存在。其关键问题在于主次的区分并非绝对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环境或事件中,会有转化。主、次各自的空间感、现场感、参与感等要素得到充分发挥,而非对抗,那么这个结构就是稳定的。这也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教育传统的体现。
3.优势共建。时至今日,学校还没有形成一种现代治理意识与治理观念,还习惯于传统的管理与控制。学校管理实践中,一方面,学校没有共治的意识与观念,家长力量被传统的管理与控制边缘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割裂、对立,学校组织无法充分进行人力、物力、信息、知识、能量等交换,学校变成了相对封闭的系统。社会对学校表现出一种支持的缺乏,只表现为作为社会成员的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关心,对学校升学率的关心。另一方面,学校没有“善校”的治理意识与观念,就没有指向孩子成长最优化的诉求,家校彼此之间不能产生共鸣,形成不了家校教育合力。
因此,设定优化共建这一目标基于两点:首先,优势共建的前提是厘清家校合作的边界,只有厘清这一问题,教师也好,家长也罢,才不会随意越位。教育的主流理论多将“经验”作为家校共建的契合点,比如卢梭的自然教育、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因为“经验”既有来自家庭文化熏陶和知识谱系的因子,又有经过学校的结构化改造、完善的因子。家校的实际关系是彼此既具有立德树人的职能,又兼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只是家庭更重前者,学校更重后者。[3]其次,优化共建的关键是找到家校合作的着力点。当前家校合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合力。有人形象地说:学校讲集体主义,家庭讲个人主义,社会讲实用主义。家校同构需要以沟通、活动、课程、课题为着力点,充分调动学校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结构一体化、效益最大化的诉求。
(二)家校同构机制的行动路径
如上图所示,行动路径具有双向性,即“沟通分享—活动参与—资源统整—影响决策”和“影响决策—资源统整—活动参与—沟通分享”。前者基于实践是达成目标的最佳方式;后者是基于目标导向产生的认同效应,能提升行动的效率。
1.溝通分享。即指以网络媒介为主,辅以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签名、电话、信件等传统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信息分享。
开发家校教育网络平台,实现网络家校教育的互动,培养家长、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与媒介素养,提升家校的育人水平:(1)家长与网络资源环境的互动:家长根据自己所关心的主题进行网页浏览,阅读下载家校信息,在线学习家庭教育课程等;(2)参与者与教师之间互动:包括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师与家长群体之间的互动,前者适用于个别沟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有疑问时,通过家校通、微信QQ、电子邮件、个人留言版等向教师提出,教师就家长提出的相关问题及时答复。后者常用于主题研讨模式,就家庭与学校共同关心话题,在网络交互界面(校园网内部的电子公告牌)展开讨论,能将更为丰富的家庭课程资源引用到学校。(3)家长之间的互动:家长之间可以利用校园网的家校论坛、微信、QQ群,围绕某一主题或问题进行讨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育资源的分享,每学期根据家长学校安排开设在线家长课程,学校对在线家长课程进行及时更新,把最新的家庭教育资源传送到在线家长课程专栏,从而让教育教学成果惠及全体。
保留传统家校教育联系方式,如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校联系本、电话等形式。教师为每位学生建立家庭教育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家庭教育情况登记在册;编制家访登记表,把每次家访的原因、过程、效果记录下来;定期进行家长咨询开放日活动,就家长反映的问题,把处理的结果,归类到家庭教育档案中去,从而有利于家校教育的开展。
2.活动参与。杜威“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思想,启迪着家校合作。认同往往产生在活动中、参与中,共生往往萌发在学习中、交流中,共建往往根植在实践中、反思中。营造轻松的参与环境能增强家校主体的参与感,组织策划有质量有品味的活动有利于增强家校主体认同感。以香港真道书院为例,家长委员会策划起始年级家长教师BBQ联谊会,倡导家长教师不“对号入座”,不谈孩子的具体教育问题,放下各自的心理包袱,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家长委员会定期邀请家长加入学校的唱诗班,家长与教师同台表演,在活动中增进家长对办学文化的理解。实践证明,书院组织策划的活动让家校之间的沟通合作既密切又亲切,起到了良好的合作效果。在具体实践中,活动参与主要有两类:一是家校活动与事务参与。家校活动类既有以学校为主组织的家长学校、家长会、开放日、消防演习、阅读节、科技节、运动会、春秋游、研学之旅等,也有以家长为主组织策划的家校社团、主题讲座、读书会、家校联谊等活动。事务参与类主要是家长担任家长志愿者、家长委员会代表、膳食委员会代表、学校发展规划委员会代表等角色,推动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3.资源统整。学校与家庭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家校同构中,需要运用“互联网+”、课程、评价、课题等来统整家校教育资源。(1)“互联网+家校”统整。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管理一体化环境,是目前智慧校园的主要内容,将连接校园网中的各个物件,连接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信息输送与反馈。其中,家庭以用户的形式连接到校园物联网中来,打破了学校、教室、课堂的边界,将原来互联网用于家校沟通分享,拓展到家庭参与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定制教育、个性化学习、精准化家校合作上来,家校合作由此越来越智能化、数字化。(2)课程统整。即家长积极参与到课程的资源开发、实施与评价中来。例如,家长课程,依据不同学生家长的具体需求,引导家长参与到课程开发与实践中,成为课堂的一员;家政课程,把家庭生活经验、创造智慧纳入课程与教学中,家长与家庭成为了课程开发与实践的重要参与者;礼仪课程,家长既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又是师生礼仪实践的评价者。(3)课题统整。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学校牵头设立家庭教育研究课题,形成一批高质量家庭教育研究成果。成立家庭教育研究基地,统整社会组织与学术团体的作用,重视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4)评价统整。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需要进行多主体、多维度综合性评价。多主体离不开家长这个评价主体,多维度离不开家庭这个评价维度。例如,“大三好”评价,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就是多主体、多维度的综合性评价。
4.影响决策。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破口和关键。家校同构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家校主体基于共同信念,分工合作,影响决策,共同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影响决策行动路径:一方面,建立健全家校委员会制度,增强家长对学校决策的影响力。家长通过家校委员会参与决策、影响决策、民主监督。家校委员会由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社区代表、教育专家和学校行政组成,家校委员会下设校务委员会、年级事务委员会、膳食委员会、家校课程委员会。家校委员会实行期中、期末定期召开和重大事项临时召开相结合,家校委员会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总结,参与影响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如校本课程的开发、宿舍布局的调整、家长学校的筹备,学校膳食的管理等等。另一方面,加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力度,例如接待日、开放日、家长热线、家长课程;强化科学决策而建立的向家长咨询、接受监督的民主机制。例如听证会、新闻发布会、咨询会等等。
参与文献:
[1]张建.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标准、困境及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4,34(09):27-33.
[2]谢维和.家庭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J].人民教育,2015(21):17-18.
[3]邱磊.家校合作的边界应厘清[N].中国教育报,2017-10-17(002).
责任编辑 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