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户收入差距、社会资本与借贷偏好

2018-07-12樊文翔龙艳龙辣

金融发展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会资本

樊文翔 龙艳 龙辣

摘 要: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3898户农户的数据,运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研究了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农村地区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为从供给侧角度改善农村金融供给提供了证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地区整体更偏好于非正规金融机构,收入差距的扩大则显著增强了农户对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偏好,社会资本不仅降低了农户对银行等正规机构的借贷偏好,而且削弱了收入差距扩大情况下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偏好。

关键词:农户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借贷偏好;正规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8)04-0080-08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18.04.013

一、引言

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农村金融市场借贷的需求主体,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也必须从农户入手。乡村振兴战略的两个重要环节是强调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这就要求作为農业经营微观主体的农户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这要求农户具备一定的资本积累或者能够通过金融市场获得有效借贷,因而进一步扩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借贷需求。而在供给方面,由于农业收入的不稳定性、长期性和风险性,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在提供信贷时往往发生“离农”倾向,农户势必存在不能被满足的借贷需求,亲友、资金互助和小额信贷等民间非正式机构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都是农村金融供给的重要组成环节,研究农户进行借贷决策时在正式和非正式借贷渠道之间的偏好将有助于从供给侧角度提供更加准确的借贷供给。

农村经济社会的环境对农户的借贷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农村经济方面,典型的特征就是收入差距的扩大。2012—2016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分别0.474、0.473、0.469、0.462、0.465,虽然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基尼系数始终大于0.45,而且2016年比2015年提高了0.003;农户人均纯收入的基尼系数从 1978年的0.22 提高到1990年的 0. 31,2000年进一步升至0. 35,2012年则达到0. 39,逼近0.4的警戒线。我国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上升幅度超过 70%。这种收入差距不仅会影响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消费和生产发展,而且会进一步影响到农村地区的稳定和谐。农村社会方面,社会资本在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关系型社会”的宏观社会文化情境下,农村地区收入不平等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将更加难以确定。一方面,社会资本发挥着负面作用。在收入差距扩大时,拥有较多社会资本的低收入农户,由于与其他社会成员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心理负担,对借贷产生消极想法进而影响借贷决策。但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又能够发挥其分担风险、提高收入的作用。在借贷中为农户分担更多的信贷风险,提供更可靠的信贷保障,或者是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户收入,从而即使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依然使农户对正规金融有着较强的偏好。

综上所述,研究农户内部收入差距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以及社会资本与收入差距的交互作用对农户借贷决策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相关文献回顾

(一)收入差距与农户借贷的相关研究

讨论收入与农户借贷行为之间关系研究的并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农户收入水平高低对农户借贷意愿的影响,但是结论并不一致。一方面,有些研究者认为收入水平与农户借贷意愿反向相关,低收入农户借贷意愿强烈,高收入农户反而借贷需求较低(王曙光和王东宾,2011),家庭总收入较高的农户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需求都比较低(谭燕芝和罗午阳,2015);另一方面,有些研究却认为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贷款需求的高低,借贷需求在不同收入水平家庭中存在差异,收入水平高的农户借贷需求较高(刘辉煌和吴伟,2015)。此外,收入高低与借贷意愿的关系还受到地理位置、村庄特征、农户特征等其他第三方变量的影响(牛荣、罗剑朝和张珩,2016;谭燕芝和罗午阳,2015)。

还有一些学者从借贷可得性入手,用不同方法和角度进行了研究。部分学者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认知特征、贷款特征、国家政策五个方面结合Logistic—ISM 模型分析农户借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史方超和董继刚,2015);还有一些学者提出非正规金融降低了金融服务门槛和农户受信贷约束的概率,从而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获性(金烨和李宏彬,2009;张兵和张宁,2012)。

(二)社会资本与农户借贷相关研究

相较于研究收入差距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学术界显然更加关注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社会资本影响农户获得贷款的过程。农户的社会关系网络规模越大,与社会网络中主要成员的交往亲密程度越高,其获得借贷的能力越强(汪三贵,2001;高帆,2003;童馨乐和褚保金,2011);不论是正规金融,还是非正规金融,社会资本关系的强弱都会影响到农户获得借贷过程的便捷度。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可以影响农户借贷的风险控制。王彬(2015)在研究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可得性的影响时利用宁夏5个地区的问卷调研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从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结构、社会关系强弱三个方面构建了农户社会资本的测量方法,研究发现农户的借贷以民间借贷为主,正规借贷为辅。其中中年农户、高学历农户、高收入农户以及亲朋好友个数多、职业广泛、地位高的农户容易获得正规借贷,否则容易获得民间借贷。李文(2011)基于对山西省运城市临晋镇 5 个村 207 户农户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的非正规金融借贷主要是“两情”借贷,且借贷的对象比较广泛,农户的家庭经济状况如何并不显著影响农户从非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可得性。

(三)文献述评

现有文献主要研究收入高低对农户借贷意愿的影响。一方面,缺乏收入高低的比较研究,没有就农户借贷时在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选择偏好做进一步的深度研究;另一方面,相关研究关注的样本多是某一地区的样本,研究结果往往只是体现研究对象所在地区的特征,结论的一般性有待进一步论证。社会资本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也主要是从借贷的意愿和借贷的可得性入手,虽然有个别学者研究了农户在不同形式的金融机构之间的选择问题,但是在样本上仍然缺乏说服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关于收入差距对农户借贷偏好的研究不仅少而且没有一致的结论,对于社会资本对借贷偏好的影响更是十分匮乏,而对两者交互作用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则几乎没有相关文献给予关注。

因此,本文试图研究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和农户借贷偏好的关系,并提出如下假设:

H1: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会显著增强农户对正规金融的借贷偏好。

H2:农户社会资本的增加会显著削弱农户对正规金融的借贷偏好。

H3:社会资本的增加既可能削弱也可能加強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农户对正规金融的偏好。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设定

(一)数据来源

根据研究需要, 本文主要采用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家庭问卷数据库。CFPS是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实施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型微观入户调查,该调查两年一次, 旨在通过跟踪收集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的数据,反映我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的变迁,为学术研究和公共政策分析提供数据基础。本文使用CFPS 2014年的调查数据。样本数据覆盖了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 有16000户目标样本。

由于本文研究对象为农户, 故仅保留具有农村户籍的家庭。在剔除了缺失值后, 最终本文采用的样本共包括 3898 户农村家庭。

(二)变量选取

在 CFPS2014的家庭问卷数据库中,有一项问题表述为“您家的首选借款对象会是谁?”,受访者可以在以下六个选项中进行选择:“亲戚”、“朋友”、“民间借贷组织”、“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去借钱”、“非银行正规机构”和“银行”。首选的借款对象本质上反映了农户进行借贷决策时在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偏好,因此,该问题的另一种表述即为“您借款时更偏好于银行吗?”。与此问题相对应的六个答案可以转换为五级量表的表述形式,选择“亲友”可转换为“完全不符合”,赋值为“1”;选择“民间借贷组织”可转换为“不符合”,赋值为“2”;选择“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去借钱”可转换为“无所谓”,赋值为“3”;选择“非银行正规机构”可转换为“符合”,赋值为“4”;选择“银行”可转换为“完全符合”,赋值为“5”。得分越多代表农户选择借款时越倾向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反之得分越低代表农户借款时更倾向于“亲友”等非正式渠道。

本文主要研究农户收入差距和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收入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差距重要的指标之一, 是本文的关键解释变量之一。根据 CFPS2014 年的家庭经济数据,本文将同一区县的农户样本归为一组(共127组),根据基尼系数的定义,将被调查农户家庭2014年的年人均收入由低至高进行排列,运用Stata13.0 用户命令计算了各区县的收入基尼系数。另外,为了验证模型的稳健性,本文也分别计算了各年各区县被调查家庭农户年人均收入的 90 /10 指数、90/50指数和 50/10 指数来衡量各个区县农户间的收入差距。

本文的另一关键解释变量是农户社会资本。一方面,农村地区社会资本通常表现为“亲缘”社会资本和“友缘”社会资本,因此本文选取农户家庭“与亲戚交往的频率”和“是否从事个体经营”来分别表示农户的“亲缘资本”和“友缘资本”;另一方面,由于农户在经营各种社会资本的过程中都伴随着礼金的支出,本文选用“人情礼金支出(过去12个月)占家庭总支出(过去12个月)的比重”来衡量农户社会资本的综合影响。

考虑到影响农户所在家庭和地区状况的差异对其借贷偏好的影响,本文通过增加“家庭特征”和“地区特征”两类控制变量以增强模型的解释力。家庭的债务和资产状况会直接影响农户借贷的选择,同时家庭人力资本状况会通过未来预期间接影响农户的借贷,因此,本文从农户家庭债务状况、资产状况和人力资本状况来控制“家庭特征”,以“是否有待偿银行借款”和“是否有待偿亲友借款”两个变量来体现农户债务状况;以“是否有银行存款”、“家庭土地资产”、“土地是否流转”和“家庭实物资产”来体现资产状况;以“家庭规模”、“健康状况”和“智力水平”来体现农户家庭人力资产状况。“地区特征”对农户借贷的影响一方面是实际的补助,另一方面是对生产生活的支持,分别由“政府政策(政府补助金额)”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否经常停电)”来体现。变量的相关解释见表1。

(三)样本描述性分析

1. 借贷偏好分布。

表2显示了全体样本农户借贷偏好的分布情况,样本中选择“亲友”和“银行”的比例分别为66.60%和22.65%,选择“民间非正规机构”、“无所谓”和“非银行正规机构”的比例较低,分别为1.26%、9.39%和0.1%,说明我国农户借贷偏好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2. 基尼系数与借贷偏好。为了直观反映不同收入差距地区农户借贷的偏好,表3将总体样本根据基尼系数的国际分类方法划分为五组。在总体样本中,所处县(区)农户收入差距为0—0.2的样本值有24个,占比0.62%,借贷偏好的均值为1.625;所处县(区)农户收入差距为0.2—0.3的样本值有52个,占比1.33%,借贷偏好的均值为1.846;所处县(区)农户收入差距为0.3—0.4的样本值有987个,占比25.32%,借贷偏好的均值为1.947;所处县(区)农户收入差距为0.4—0.5的样本值有2036个,占比52.23%,借贷偏好的均值为2.109;所处县(区)农户收入差距大于0.5的样本值有799个,占比20.50%,借贷偏好的均值为2.343。主要变量描述性特征见表4。

(四)计量模型

当实证检验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时,本文研究的被解释变量“偏好”是有序选择的分类变量,自变量X是影响借贷偏好的一系列关键变量和控制变量,因变量不能满足线性回归的条件,所以采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进行估计。

当检验收入差距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时,本文采用如下模型:

其中,[PREij]为第j县区第i个农户的借贷偏好选择,[GINIij]为第[j]县区的农户收入基尼系数,[Fij]和[Lij]分别为家庭层面和地区层面的控制变量,[μij]为统计误差。

当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时,本文采用如下模型:

其中,[PREij]为第[j]县区第i个农户的借贷偏好选择,[SCij]为第[j]县区第i个农户的社会资本,其他变量的含义与方程(1)相同。

当检验收入差距和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时,本文采用如下模型:

其中,各变量定义如前,[η×GINIij×SCij]代表收入差距和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

四、实证分析

(一)收入差距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

本文使用CFPS(2014)的数据,首先考察收入差距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表5报告了基本的回归结果。第(1)列显示的是以借贷偏好Y为因变量,县(区)Gini系数为自变量的多元有序Probit的回归结果。回归系数显著为正,显示县(区)基尼系数的扩大对农户借贷时选择银行等正规金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理论假设1相一致。

为了进一步证实收入差距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本文使用收入分配的不同衡量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表5第(2)—(4)列报告了稳健性的回归结果。分别使用县区农户分位数收入比p90/p50、p90/p10和p50/p10作为对农户间收入差距的衡量,它们分别具体衡量了高收入与中等收入者、高收入与低收入者以及中等收入与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回归结果显示,这三个衡量指标的系数也都显著为正,说明农户间的收入差距确实会使农户在借贷时更偏好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但是从衡量农户收入差距的不同指标来看,p90/p50的回归系数最大,p50/p10的回归系数次之,p90/p10的回归系数最小,说明高收入者和中等收入者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中等收入者和低收入者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整体农户的借贷偏好影响较大, 而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则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相对较小。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低收入者的借贷主要是出于消费性借贷,中等收入者的借贷主要是出于生产性借贷。生产性借贷的资金规模及资金收益大于消费性借贷,因此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中等收入者发放信贷,进而导致中等收入者对收入差距的扩大更为敏感,而中等收入群体占据着农户的大多数,因此给整个农户群体的偏好带来显著影响。此外,高收入者是农村地区非金融资金的重要来源,中等收入者则是资金的主要需求方,在两者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中等收入者难以与高收入者建立联系,被迫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寻求借贷,从而提升了整个农户阶层对正规金融的借贷偏好。

(二)社會资本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

本文使用CFPS(2014)的数据和模型(2)来探讨社会资本与农户借贷偏好间的关系。

表6报告了基本的回归结果。第(1)列显示的是以借贷偏好Y为因变量,“人情礼支出占比”为自变量的多元有序Probit的回归结果。回归系数显著为正,显示农户拥有的社会资本的增加对农户借贷时选择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理论假设2相反。这说明当农户的综合社会资本增加时,农户不是向与自己关系更密切的亲友进行借贷,而是可能借助亲友的抵押或者担保,更加偏向于正规金融机构借贷。同时,尽管具有显著性,但是回归系数却非常小,这说明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作用是有限且不稳固的,一旦受到其他因素的冲击,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也验证了现代社会农户社会资本的脆弱性。

“人情礼支出占比”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概念,为了进一步验证检验的稳健性,本文对反映人情礼支出的两个主要方面即“亲缘”和“友缘”进行检验。第(2)列和第(3)列分别报告了以“是否从事个体工商业”和“与亲戚交往频率”为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是否从事个体工商业”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进一步验证了第(1)列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与亲戚交往频率”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与前两列的结果完全相反,但是却与理论假设1相一致。可能的解释是“亲缘”与“友缘”社会资本差异反映了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决策的影响作用,“亲缘”社会资本在现代社会依然较为稳固,对于缓解农户的借贷困境具有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如果农户与亲戚交往密切,因为借贷成本较低、银行服务缺失和用钱的紧急性等因素,农户在借贷时会更偏好于亲戚、民间非正式借贷机构等;而从事个体工商业的农户会因为较多的固定资产、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生产规模扩大等会更加有信心向银行等正规机构申请借贷, 也更容易获得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青睐。

(三)社会资本在收入差距与农户借贷偏好之间的作用

前文分别讨论了收入差距和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收入差距使得农户借贷时更加偏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而社会资本主要使得农户增加向亲友、民间借贷等非正规渠道借贷。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二者的影响是相互独立还是交互作用?关于这一问题的验证我们主要通过模型(3)来进行。

使用交互项[η×GINIij×SCij]来考察两者的相互影响。如果系数[η]为正,说明社会资本的增强增加了农户对正规金融的借贷需求;如果系数[η]为零,则说明社会资本与农户收入差距对借贷偏好的影响相互独立;如果[η]为负,则说明社会资本的增强削弱了农户对正规金融的借贷偏好。

根据前面的验证结果,我们使用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变量,但由于不同社会资本对借贷偏好的影响有差异,我们分别加入人情礼支出占比与基尼系数交互项、是否从事个体经营与基尼系数交互项以及与亲戚联络频率与基尼系数交互项,从不同角度验证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发挥的作用。表7显示,第(2)列中的交叉项系数显著为负,而第(1)列和第(3)列中的交叉项系数不显著。这从整体上说明了,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的影响正在发生分化,这与理论假设3相一致,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到底影响如何还需进一步分析。

农户“友缘”社会资本的增加会使得农户更偏好于通过亲友、民间借贷组织等非正规渠道获得借贷;“亲缘”社会资本在当地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对农户借贷偏好基本没有影响;体现社会资本综合影响的第(1)列从整体上体现了在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社会资本的增加并不会提升农户对正规金融的偏好或改善正规借贷渠道对农户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是否从事个体工商业”这一变量的影响由模型(2)中的正向影响转化为负向影响,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农户借贷偏好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更可能是从事个体工商业的农户虽然具有较强的还债能力,但是由于资质审查、个人喜好、贷款额度难以满足需求等原因,被迫选择向非正规渠道借款,商业银行在服务农户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隐形壁垒。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3898户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收入差距和社会资本以及收入差距和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农村地区农户整体借贷偏好的均值为1.974,说明我国农户整体上对资金互助社等民间非正式借贷组织有着强烈的借贷偏好,而对银行等正规机构的借贷偏好并不显著。

第二,在被调查的3898户农户所在的县区中,有2835户所在县区的农户收入基尼系数达到或者超过0.4,占到农户比例的72.73%,我国农村整体处于农户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的状态。

第三,收入差距可以显著增强农户进行借贷决策时对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偏好,并且中等收入农户与高收入农户的收入差距和中等收入农户与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差距,对农户整体的借贷偏好影响较大,且高、中收入者之间的差距对农户整体借贷偏好发挥着主要作用,中等收入群体相比其他收入群体更加倾向于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

第四,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的偏好影响不同。社会资本整体上会增加农户对正规借贷的偏好,其中具体的反映“友缘”的社会资本也提升了农户对正规金融的借贷偏好,但是反映“亲缘”关系的社会资本却削弱了农户对正规金融的借贷偏好。

第五,社会资本的增加既可能削弱也可能加强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农户对正规金融的偏好。当考虑综合社会资本和“亲缘”社会资本影响时,农户的内部收入差距对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并不会发生变化,只有“友缘”社会资本仍然发挥着作用,使得农户更加偏好于非正规渠道的借贷。

第六,综合而言,在农户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社会资本较多的农户由于与亲友联系更密切会更偏好向传统意义上成本更低、更便捷的“亲友”和“民间借贷组织”进行借贷。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给出如下政策启示:

第一,非正规金融机构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相关部门不能因为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困境而忽视非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继续支持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等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第二,银行、农信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离农”的事实进一步得到了验证,相关机构要主动接触农户,了解农户需求,向农户宣传“支农”政策,尤其是对于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户,在金融支持上应该更加放开。

第三,金融政策应当考虑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能因为政策对一个地区有了负面影响就“一刀切”处理所有地區的情况。

第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城乡间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且带来农村地区农户收入差距的扩大。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影响到农户与农户间传统的“亲缘”和“友缘”关系的稳固。相关部门应及时了解农户的精神需求,扎实推进农村地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的建设。

参考文献:

[1]Bian,Yanjie. 1997. 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 Indirect Ties,Network Bridges,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2,no.3.

[2]Marcel Fafchampsa,Flore Gubert. 2007. The formation of risk sharing network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ume 83,Issue 2,July.

[3]Christiaan Grootaert. Social Capital,Household Welfare and Poverty in Indonesia[R].Local Level Institutions Working Paper No. 6,Washington DC:World Bank.

[4]王曙光,王东宾.双重二元金融结构、农户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改革——基于11省14县市的田野调查[J].财贸经济,2011,(5).

[5]谭燕芝,罗午阳.农户金融行为偏好与借贷行为──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J].区域经济评论,2015,(5).

[6]刘辉煌,吴伟.基于双栏模型的我国农户贷款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经纬,2015,32(2).

[7]牛荣,罗剑朝,张珩.不同收入层次下的农户借贷需求意愿[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3).

[8]史方超,董继刚.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基于泰安市农户的经验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4).

[9]王彬. 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5.

[10]张兵,张宁.农村非正规金融是否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获性?——基于江苏1202户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2,(10).

[11]童馨乐,褚保金,杨向阳.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八省100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J].金融研究,2011,(12).

[12]李文.农户信用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分析[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2.

[13]金烨,李宏彬.非正规金融与农户借贷行为[J].金融研究,2009,(4).

[14]高帆.农村中需求型金融抑制[J].经济研究参考,2003,(23).

[15]汪三贵.信贷扶贫能帮助穷人吗?[J].调研世界,2001,(5).

猜你喜欢

社会资本
基建领域加速推进PPP模式的策略探析
社会资本与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影响医学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资本因素探析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PPP项目的财务分析(一)
社会资本参与公益事业的地方政府信用研究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