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8-07-12李玉明和萍

时代经贸 2018年1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财务档案管理

李玉明 和萍

【摘 要】科学信息技术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新了现代化的发展概念。信息化主要指的是在利用互联网的庞大数据资源之上,利用其优势,推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当下,各高校也紧跟时代潮流,利用将信息化的各项优势运用到高校各层次的管理当中,为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与水平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高校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管理模式陈旧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真正的实现信息化的高校管理,从而阻碍了高校信息化管理的进程,而高校正确科学评估的前提是正确的让高校管理工作在信息化的背景下顺利开展。本文从高校面临的主要信息化管理问题出发,包括学生信息化管理、财务信息化管理、档案信息化管理三个方面分析面临的困境,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学生管理;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信息化的时代已经来临,网络信息化在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在此背景下,各高校以往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再适应当下信息化的发展,呈现出许多的弊端。因而高校积极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紧跟时代的步伐,使互联网融入到高校管理的各层面,但是在结合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许多的问题,高校管理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在学生信息化管理模式、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仍然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因此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解决高校管理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使保障高校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模式上,一方面体现在高校的管理手段不能够满足学生管理信息化的需求。首先随着近几年高校的不断扩招,数量在不断的增加。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虽然采取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但是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够进行很好的操作,致使高校学生管理的水平不能与信息化的发展很好的协调。加上高校相关领导人员不重视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设,导致学校各相关部门之间的规划不能融入到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使得信息化不能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是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管理的观念。随着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多,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是现实的必要。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使用学生的信息系统进行相关事项的科学的决策与执行,从而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但是高校缺乏对学生信息的收集与管理,没有将学生信息化的管理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只是简单的将具有校园网等网络信息系统就等同于信息化管理的观念,没有将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管理的核心,致使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开展困难。最后是信息安全的漏洞的风险。任何一项事务的开展都具有风险,而网络信息化则更具有风险性,一方面是由于网络技术本身的缺陷性,另一方面对网络信息本身的管理性较差。因此导致高校信息很容易遭到泄露,使得学生甚至社会丧失了对高校信息化学生管理模式的信心。另一方面是对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开发力度和利用效率较低。首先是高校在学生管理信息化上各部门缺乏沟通与协作,导致出现重复建设的问题。

在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上,第一缺乏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观念。众多高校仍是将重心放在学校的科研投入与人才的培养上,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资源,忽视对财务信息化的管理,即使是具备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系统,也只是停留在记录的功能上,并不重视其构建与运行,导致其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都不完善,不利于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第二是财务信息化管理的人才资源的短缺。信息化的运营与后期的维护需要专业的精通计算机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人才,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对财务的相关技能有所学习,但是二者兼有的人才相对较少,加上此类人才的成本较高,因而对于高校来说关于专业从事高校财务信息管理的工作人员较为稀少。第三是管理水平的局限性。当前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中的账务处理与收费管理等功能的水平不能与信息化的建设步伐相一致,管理系统较为落后,且不能正常的升级优化,致使信息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也不利于高校的信息管理模式的进行。

高校档案管理模式也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随着信息化的融入,高校档案管理有了一些进步,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扔出现了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阻碍了高校档案信息管理模式的开展,是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档案管理模式的顺利开展是评估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

由于互联网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高校以往的固定陈旧的管理模式致使高校的各項管理工作在信息化背景的革新必定会遇到一些挑战,而正是在问题的剖析和解决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加认识到高校各种管理模式在面对信息化的冲击下所凸显的本质,有利于我们针对问题进一步的提出解决的对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促进高校管理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

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上,第一要创新管理方式,与信息化的发展相协调。首先要在了解原有的管理方式上对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方式,确定合适的信息化管理组织,对日常的管理方式进行评测和监督。其后要从封闭性的局域性管理相开放性的网络化管理转变。第二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与提升,建立培训机制,根据队伍人员的素质、层次特点,实行交叉融合培训。使高校学生管理者能提升其在学生管理与信息化管理优化组合的能力及网上操作的水平,保证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的顺利开展。第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只有具备完善的各种信息化系统与办公系统,才能为信息化的管理运营保驾护航。第四制定规章制度保障信息的安全。对于恶意盗取学校账户信息的,做出处罚,严重的移交有关法律部门,追求刑事责任。

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上,应当加强财务信息化重视程度、复合型人才增加、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高校的领导人和财务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应当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明确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将能够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性。可以在促进财务部门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之上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水平进行会计核算、信息分析,款项收取和绩效评价等业务的处理,并要认真处理在信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

加大对人才的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资源。各高校要注重对财务型和计算机型复合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对财务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定期的考核,建立奖惩制度,从而激励财务人员恪尽职守,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安排专业的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指导和讲解,解疑答惑,帮助财务人员拓展管理的思维,为今后的管理方式提出创新的革新化的建议。此外要注意不同的高校对于财务管理的侧重点会有不同,应结合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做出适合本身的财务工作人员的规划。

优化财务管理的信息系统。保证优化过的信息系统既能够适应当下财务管理的需求,又能应对不断新出现的各种业务数据,定期进行系统的检测,进行财务信息化系统的维护。财务系统应当设置个人的用户登录名和专属的个人密码,防止不安全因素的进入,提高防范的意识和风险。

在高校档案管理模式上,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观念。高校领导要重视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档案管理的建树意义,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信息化水平,使得档案工作朝着高效、优质的服务方向发展。强化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者现代化观念的传输,提高思维创新的意识,从而破除陈旧与固封的观念,向现代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靠拢。可以开展关于档案信息化的专题讲座,聘请专家,对相关技术进行系统的讲解,提高思维水平,从而树立现代化的大难管理理念。

对于当下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难以适应信息化的管理方式的现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尽可能的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与技能水平,比如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和确定绩效成绩的制度。举办相关的实践活动鼓励其参加。配备专业技术人士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等。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参考文献:

[1] 夏鋼. 数字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的创新措施[J].科学管理, 017(3).

[2] 张爱华. 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探究[D]. 中国外资月刊, 2011(16).

[3] 肖飞, 栾岚,祝慧洁.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新模式研究[J]. 价值工程, 2017(13).

[4] 张国磊, 夏鑫.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创新大学生管理模式探索[J]. 管理探索, 2015.

[5]周自明.浅谈现代高校管理的新特点[M].时代经贸,2015.(11).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财务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