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插班生同伴交往特点及支持策略研究

2018-07-12宋菲燕林媛媛苏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插班生同伴群体

宋菲燕林媛媛苏 静

(1.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二幼儿园,福建 福州 350 0 2 5;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 117)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的同伴交往在促进幼儿的社会化与实现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幼儿自我概念的建立和人格的发展,同时还能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幼儿园插班生是优质园所存在的普遍现象和社会关注话题,而在已有研究中,幼儿园插班生是个被忽视的研究领域。因此,关注了解插班生群体的同伴交往特点,将有助于教师、家长对幼儿园插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进行有效引导和帮助。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即请儿童根据研究在班级范围内进行限定提名,请儿童选出自己“在班级里,你最喜欢和哪三个小朋友一起玩?”“在班级里,你最不喜欢和哪三个小朋友一起玩?”并根据提名情况计算各项得分,确定同伴交往类型。通过同伴提名法了解插班生及非插班生同的整体人际关系交往状况和结构,了解每一插班幼儿的人际交往状况及其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同时也可以了解幼儿在班级的社会影响分,也可以对比了解不同性别等情况的幼儿同伴交往的不同特点,深入关注幼儿在班级的同伴交往地位。

(二)研究对象

选择福州某省级示范性幼儿园F园中大班的插班生和非插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插班生幼32名,男孩15名,女孩17名。其中,插班半年的幼儿16名,插班一年的幼儿3名,插班生一年半的幼儿13名。同时选取非插班幼儿239名,男孩126名,女孩110名。其中,中班共149名,大班共120名。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24.0和AMOS23.0进行分析与检验。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插班幼儿同伴交往类型分布

对插班幼儿同伴交往类型的确定,本研究采取庞丽娟教授提出的将两种单项分与两种综合分结合起来综合评定的方法。具体来说,是将接纳分、被拒绝分、社会喜好分、社会影响分的最终得分转换为标准分数,然后按照以下标准来确定,具体参见表1。

表1 同伴交往类型的分类标准

另外,已有研究者对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归纳,将幼儿的同伴交往类型分为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矛盾型、一般型,并对各类型幼儿社会交往的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类型幼儿具有其典型的交往特点各有不同。根据上述的研究依据,本研究中插班幼儿的同伴交往类型情况见图1。

图1  插班幼儿同伴交往类型分布比例

如图所示,受欢迎幼儿、被拒绝幼儿、被忽视幼儿、矛盾型幼儿、一般型幼儿的比例依次是12%、3%、13%、3%、69%。其中,一般型幼儿所占比例最大,超过其他各类幼儿比例的总和。占比最小的是被拒绝型和矛盾型幼儿,各自占总数的3%。受欢迎型幼儿和被忽视型幼儿的比例相当,分别是12%和13%。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插班生同伴交往的类型比例。

(二)插班幼儿群体同伴交往得分

研究发现,插班幼儿整体被接纳的情况较好,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

1.插班幼儿接纳分和被拒绝分情况

同伴提名的记分是根据测量中幼儿被提及的次数来赋值,参照同伴提名法常用的不考虑顺序加权的计算方法,幼儿每被提及一次记分为1分。各班插班幼儿接纳分和被拒绝分的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插班幼儿接纳分和被拒绝分

有关接纳与被拒绝的相关统计结果表明两个信息。首先,插班幼儿整体上被接纳的情况多于被拒绝的情况:32名幼儿在269名幼儿群体中被提及为“最喜欢的三个人”的人次总数为82次,被提及为“最不喜欢的三个人”的人次总数为54次,前者高于后者;8个班级中,只有两个班级出现被拒绝分高于被接纳分的情况,其余6个班级的被接纳分均高于被拒绝分;所有插班幼儿被提名为喜欢的次数相比被提名为不喜欢的次数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上接近临界(df=32,p=0.053)。

2.插班幼儿社会喜好分情况

社会喜好分是对同伴提名结果进行综合记分的一个重要参考。社会喜好由正提名分减去负提名分而得。经测量,各班插班幼儿社会喜好分和社会影响分得分情况见表3。

表3 插班幼儿社会喜好分

有关社会喜好的相关统计结果表明:32名插班幼儿社会喜好分总体得分为正向,平均0.85分。

3.中大班不同年龄插班幼儿同伴交往的差异检验

研究发现,插班幼儿的同伴交往情况总体较好,大多数处在一般型幼儿这一类型当中,未从数据中发现明显的交往水平缺陷,且这一特征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性,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插班生在同伴交往上无显著差异,具体结果如下。

中班幼儿被接纳相对被拒绝的情况稍好于大班幼儿,但总体无显著差异:中班插班幼儿被提名为喜欢的次数相比被提名为不喜欢的次数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上接近临界(df=16,p=0.058),大班插班幼儿被提名为喜欢的次数相比被提名为不喜欢的次数虽然差异不显著,但均值上前者依旧大于后者。但对比中班和大班插班生在接纳分和被拒绝分方面的差异,并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有关社会喜好与社会影响的相关统计结果表明:中班插班幼儿社会喜好分与大班插班幼儿社会喜好分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班幼儿社会影响分与大班幼儿社会影响分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大班插班生同伴交往类型的差异检验中显示无显著差异。具体数据详见表4、表5。

表4 不同年龄段插班幼儿在同伴交往类型中的差异检验组统计量

a.分组变量:年龄班

b.没有对结进行修正

表5 不同年龄插班幼儿在四项得分中的差异检验

(四)不同插班时长幼儿同伴交往的差异检验

研究发现,不同插班时长的幼儿包括插班半年、一年、半年的插班幼儿的同伴交往情况无显著差异。数据显示,在同伴交往类型的差异检验显示其无显著差异,在四项得分中也同时显示其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幼儿插班生的同伴交往不受时间因素的影响,插班时长未对幼儿的同伴交往产生显著影响。同时数据也隐性地说明插班生同伴交往的适应时间可能发生在半年以内,插班生的整体适应、社会性适应能力较快。具体结果见表6、表7。

表6 不同插班时长幼儿在同伴交往类型中的差异检验

a.Kruskal Wallis检验

b.分组变量:插班时长

表7 不同插班时长幼儿在四项得分中的差异检验

(五)不同性别插班生同伴交往的差异检验

研究发现性别因素对插班生的同伴交往的同伴交往类型无显著差异。但是插班男生的负提名分与女生有一定差异,女生的负提名分低于男生,与正常幼儿一样,插班生群体中女孩同伴交往情况优于男孩。具体结果见表8、表9。

表8 不同性别插班幼儿在同伴交往类型的差异性检验

a.分组变量:性别

b.没有对结进行修正

表9 不同性别插班幼儿在四项得分中的差异检验

(六)插班幼儿与非插班幼儿同伴交往的差异检验

通过研究发现,插班幼儿与非插班幼儿之间在有关同伴交往的几个主要方面上都未见显著差异,即插班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相比班级其他幼儿并没有表现出典型差异。本研究从统计学角度对两个群体在同伴交往方面的相关得分进行了差异性检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得分情况的差异检验

下表是对插班幼儿和非插班幼儿在接纳分、被拒绝分、社会喜好分、社会影响分方面进行的差异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0。

表10 插班幼儿与非插班幼儿在四项得分中的差异检验

其中,非插班幼儿群体与插班幼儿群体在社会交往的四项得分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插班幼儿与非插班幼儿在受接纳情况、被拒绝情况、社会喜好情况、社会影响力情况方面均表现一般无二。

2.类型特征的差异检验

表10是对插班生群体和非插班生群体在社会交往类型上进行差异性检验,检验主要采Mann-Whitney方法,具体结果见表11:

表11 插班幼儿与非插班幼儿交往类型的差异检验

a.分组变量:VAR00001

结果发现从交往类型上,非插班幼儿和插班幼儿亦未见显著差异。

四、讨论

(一)插班生群体同伴交往的情况良好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插班幼儿整体被接纳的情况较好,接纳均分多于被拒绝分。在社会喜好分的总体得分也为正向,其中,大多数处在一般型幼儿这一类型当中,未从数据中发现明显的交往水平缺陷,说明插班生整体同伴交往情况良好,且这一特征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时长差异、性别差异。更重要的是,当把插班生群体与非插班生群体进行对比时发现,这两个群体的同伴交往仍无显著差异。在研究初期,研究者就插班幼儿同伴交往与非插班幼儿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的问题,对若干家长进行简要的访谈调查,大多数被访者认为,插班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相比非插班幼儿应该是存在弱势和缺陷,也对此问题表现出一定的担忧。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插班幼儿的整体同伴交往情况比较乐观,插班因素并未对幼儿的同伴交往产生明显的影响和干扰。

(二)促进幼儿园插班生同伴交往的几点建议

插班幼儿的同伴交往和非插班幼儿之间虽无显著的差异,但并不代表幼儿园插班生群体的同伴交往不存在障碍。另外,无显著的差异也不代表插班生群体不存在被拒绝、被忽视或者矛盾型的幼儿,同时,这些特点也可能因园所课程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有同伴交往困难的插班幼儿,可通过以下几点策略,以改善幼其同伴交往的现状:

1.营造积极、包容、和谐的幼儿园交往氛围

积极的情感联系是师幼互动的基本,只有教师用积极、真诚的态度来对待与插班幼儿的互动,教师的教育才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而这种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教育支持,为插班生的同伴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包容的交往氛围能够快速感染插班幼儿,使之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

2.挖掘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策略支持帮助插班幼儿丰富同伴交往的机会,提升同伴交往的能力。教师可通过:社会领域集中教学活动开展,提升群体幼儿的社会性能力;有利的同伴交往策略的示范和引导,包括分享、亲社会行为学习等;畅通的家园沟通渠道及有效的家园合力等有效策略,促进插班幼儿的同伴交往等。

3.丰富幼儿社会交往活动的机会

促进幼儿的同伴交往就应该给予幼儿同伴交往的机会和契机,那么丰富的社会交往活动,尤其是游戏活动,对于促进幼儿的同伴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这些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的游戏活动,一方面,能够给予幼儿充分交往的契机;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幼儿爱上新幼儿园的主观意识。

猜你喜欢

插班生同伴群体
班里来了个插班生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酷虫学校·狼蛛来当插班生(第二章)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寻找失散的同伴
来自大海的插班生
蔬菜学堂的插班生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