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大数据在上市公司预算管理中的应用思考

2018-07-12刘明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财务数据财务人员财务

刘明光

一、引言

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存储的各种财务数据和财务管理数据的总和便是财务大数据,和传统会计数据存储方式相比,财务大数据保存数据更丰富,并且蕴含财务数据形式多种多样,可依据财务人员的需求对其进行加工。财务大数据的应用便是利用各种科学技术和财务知识,将财务数据转变为从业人员日常需要的数据,进而释放其价值,最终保证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各行业的财务数据资源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上市公司如何从海量的财务数据中挖掘出自身所需要的,上市公司不仅仅需加大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力度,还需保证财务数据和上市公司预算管理相互融合,逐步降低财务数据信息的滞后性,因此对上市公司进行预算管理的完善和改革势在必行。

二、财务大数据在上市公司预算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一)帮助上市公司决策者做出“数据化”决策。财务大数据近几年呈现递增式增长,财务从业人员提取的信息越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就越能帮助上市公司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其做出了上市公司未来规划也更具备“数据性”。从本质上而言,基于财务大数据模式下做出了上市公司决策往往更具备针对性和科学性,上市公司拥有海量的财务数据,就等于上市公司的领导者可清楚的观察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环境,可依据未来形势未雨绸缪,甄别最优发展方案。上市公司管理者在决策时依赖财务数据、相信财务数据,就越能减少非理性决策行为。

(二)上市公司经济预测更科学。上市公司财务大数据的未来预测价值一般是依据市场经济规律而做出的延伸,并获得相关的财务数据。例如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通过电脑系统,将某组数据作为本年度的资金预算,并带入数学方程式,运行后可自动产生下个年度的资金预算数据,并可求出未来几年的资金预算数据,虽然运行程序较为复杂,但是计算机都可将相关财务数据在坐标定位,尽可能的预测未来上市公司资金预算的变动轨迹。以此,上市公司采用财务大数据对公司资金预算进行计划,预测更为科学性。

(三)有助于规避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依据财务大数据资料,从不同角度考察本公司供货商或者交易对方的信息,考察范围更为全面,有助于规避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异常数据可引起足够警觉,并快速甄别原因。倘若上市公司遇到了预算管理环节的法律纠纷,可在查阅相关法律文献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获得相应的证据,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

三、财务大数据在上市公司预算管理中的应用思路

(一)上市公司要正确树立财务大数据运用理念。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和互联网技术进行结合,改变了传统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也转变了财务从业人员的管理意识。在传统财务预算管理模式中,预算管理数据获得较为困难,所以财务人员的数据分析仅仅针对个别样本,缺乏科学性和广泛性,选取财务数据缺乏代表性和很容易造成上市公司预算结果的失真。但是上市公司运用财务大数据,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可获得较多的财务数据,并对海量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所以财务人员要从个体思维向“财务大数据”思维进行转变,树立全面立体的财务工作理念,对预算管理资金的收付工作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财务人员要将因果思维转变为相关联系思维,进而理清上市公司预算管理的线性相关关系。

(二)上市公司可参照财务大数据建立预算管理体系。上市公司可依据财务大数据体系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目标,上市公司可以预算管理为基石,以上市公司未来战略发展目标为基石,并依据当前经济环境,依据财务大数据的整合信息,对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背景、客户资源、销售渠道等对上市公司各个运营环境进行定量分析,帮助上市公司逐步建立预算管理目标。其次,上市公司可从整体上制定预算管理方案,在分析财务大数据的基础上,帮助财务大数据信息进行整合,提高上市公司财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依据财务大数据创新上市公司预算管理方法。上市公司的预算管理方法较多,目前采用较多的便是弹性预算法,在上市公司的预算管理实践中,弹性预算方法是其应用的重点。在财务大数据的应用模式中,上市公司可对传统预算方法进行优化升级,逐步减少原有预算方法的限制条件,将上市公司预算管理从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其次要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沟通机制,强化公司预算管理结果,公司可设立预算管理部门和预算管理执行部门等等。按照上市公司不同管理部门的特点,依托财务大数据理念,逐级展开预算管理工作,统筹兼顾。最大限度保证公司执行力度,充分调动各部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上市公司的预算管理能力,为上市公司制定战略目标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可逐步建立财务大数据数学模型,预测公司未来发展趋势,对现存的财务问题进行逐层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的含义便是从定量的角度解决上市公司实际问题。因此财务人员可认真细致的调查公司建模对象的相关信息,并从中提取共性因素,灵活运用数学公式模拟预算管理的本质内涵。上市公司可依据财务大数据模型,建立上市公司动态预算管理方法,利用作业成本法等对上市公司的预算方法进行评估,明确各个环节的预算执行标准。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对上市公司的供货商及交易对手进行预算分析,逐步构架适合本公司发展前景的预算管理架构。

(四)建立健全上市公司预算管理考核奖惩制度。一是科学设置预算考核指标。上市公司可依据财务大数据模型设置全面预算考核指标是保证全面预算体系可有效落实的机制,预算考核指标的设置必须科学严谨,且不可随意更改,倘若上市公司出现政策风险或者一系列不可预见的情况,例如市场环境、汇率风险、重大政策变化时,上市公司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二是兼顾物质奖励和非物质奖励。上市公司全面预算考核体系必须是公平的、健全的,只有全面公平的预算考核体系才可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积极性,上市公司对员工的奖励措施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物质奖励,更应该注重在非物质奖励环节,例如依据财务大数据的统计和资料整理,对于预算体系执行力较好的员工,对优秀员工提供晋升机会,并对员工家属进行资金补助。通过创新奖惩机制,进而强化员工对上市公司的忠诚度,提高员工的成就感。

四、结语

本课题分析了财务大数据的内涵和特点后,对上市公司传统的预算管理体系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财务大数据模式下上市公司实施预算管理的改革措施,基于互联网时代对数据信息的要求,上市公司可充分利用财务大数据挖掘技术,加大对公司预算管理的研究力度,进而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上市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数据财务人员财务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8)
2017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