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7-12张艳玲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管理者财务管理

张艳玲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目前来看,我国中小学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办事业单位,一种是民办学校,两种性质的学校都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无论哪种学校,在内部控制问题上如能合理把握,都将促进中小学校的发展,从而落实我国教育改革相关政策,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中小学校加强内部控制的意义

1.时代发展必然要求。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个方面事业都出现了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新时期背景下,理论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让人们不断进步,无论是国家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问题逐渐成为工作的关键,良好的内部管理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本身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使自身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针对中小学校,不断加强内部控制、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质量,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一种行为,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内部控制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学校作为时代前沿组织,其不断适应时代发展,把握时代脉搏,对于我国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兴旺具有重要作用。

2.教育改革的题中之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近年来随着改革程度的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小学校加强内部控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题中之意。教育改革要求全国教育领域改革,针对中小学校来讲,教育改革的要求不仅仅是对业务方面的改革,即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还要求中小学校要不断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学校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好学校的发展,对中小学未来的发展有明确的规划。其要求是系统性的要求,不单单针对一个方面,故而加强中小学校内部控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题中之意,必须坚决落实和执行。

3.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进入我国,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所有经济主体都在同一市场中竞争,只有依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获得一席之地。

针对中小学教育,在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之高的今天,即使是公办学校,也需要参与到市场经济的竞争当中,只有不断加强中小学校的内部控制,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打造自身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在新一轮的改革中获得生机,同时,这对于学校本身的建设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让整个社会产生“鲶鱼效应”,只有动起来才能获得生机,因此,加强中小学校的内部控制是我国初级教育阶段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

二、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内控意识缺失。前文我们提到过,内部控制机制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管理问题之一,而部分中小学校管理者仍然存在内控意识缺失的情况。主要体现在,第一,不清楚内部控制对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认为学校只要抓好教学就万事大吉,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第二,学校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应该是企业单位才实行的,学校作为国家公办事业单位,没有必要实行内部控制,所有管理只要等待上级部门指示即可,缺乏管理的主动性;最后,部分部门管理者认为学校的内部控制是学校“一把手”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自己作为部门负责人,没有权限和义务,导致学校内部控制失败。

2.制度不完善,岗位权责混乱。相对健全的制度是完善管理的基础,没有健全的制度何谈完善的管理。这种问题的出现大部分存在于一些民办学校,民办学校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对于招生和教学问题过于注重,导致学校内部控制出现失衡。首先表现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没有规范的流程和内部控制程序,导致管理换乱,层次不明确;其次,在于岗位职责混乱,权责不明晰,甚至出现招生人员权限大过学校行政领导的情况,这就导致内部控制完全处于失衡状态,学校管理混乱,无法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

3.财务混乱,人员素质不高。财务混乱及管理不善是任何经济主体生产运营的大忌,资金是经济主体发展的根本,完善的资金链是经济主体发展潜力和长治久安的基本保障。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部分中小学校存在财务管理混乱的情况,尤其是国家公办学校,由于其经费来源是由地方财政统一划拨,因此在使用上缺乏合理性,对于项目建设的审批流程也不甚严格,导致学校财务出现混乱。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学校财务人员的专业程度不足,素质不高,日常工作只是简单的核算和统计,学习意识不强,导致无法接受新的知识和专业能力,无法将最新的财务管理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导致财务出现混乱。

4.预算控制乏力,缺少必要的审计和监督。中小学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初级阶段教育,其管理和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部分中小学校出现预算控制乏力的情况,对未来一个时期内的预算不准确、不合理成为主要问题,不能充分合理利用资金,造成资金的不足或浪费。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小学预算控制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审计,往往是学校财务人员做完预算之后,由学校管理者签字直接报上级单位审批,但对于预算的合理性没有专门的组织或机构进行审计和监督,导致其不科学性质的出现。此外,财务人员的专业程度不足是导致该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中小学校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

1.构建良好内控环境,管理者提高认识。良好的环境是政策和管理落实的基本保障,因此,中小学校要不断净化内控环境,给予内控一个良好发挥作用的平台。首先,管理者要强化内控意识,明确认识内部控制对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我国整体教育体系的影响,树立责任意识;其次,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要不断提高自身忧患意识,切不可认为学校作为国家事业单位,不必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去,这在当今时代是极为落后的想法;最后,部门领导作为学校领导架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小觑,部门领导也不可妄自菲薄,学校管理不是“一把手”的事,是全校师生的共同责任,因此,部门领导也要强化责任感,提高思想认识,确保落实内控相关政策。

2.健全内控制度,明确岗位权责。无论是国家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教育都具有严肃性,因此,在学校管理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明确层级管理,即使是在性质略偏向企业的民办学校当中,也必须明确制度管理,坚决避免上文我们提到的情况,招生部门作为学校的一个组成,如何可以凌驾于学校中层领导之上?这是绝对内控的失衡,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弊端,因此,要不断强化中小学的内部控制管理,保证学校教育的严肃性,规避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弊端,扬长避短,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此外,在内部管理中,要明确岗位职业,做到权责明确,哪个部分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找到责任人,及时解决问题,保证管理有序,职业明确,确保学校管理在合理的内部控制之下。

3.规范会计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会计工作作为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其对于财务管理具有重大影响,会计工作是否合理科学,是保证财务管理稳定的重要基础。财务管理工作同样是中小学校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促进中小学校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

首先,无论何种性质的学校,都要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要充分利用收入资金,保证学校日常开销的基础上,留出富余部分,作为学校发展的备用金以备不时之需。其次,会计人员工作需要规范化处理,从财务管理流程到会计制表,都要严格按照行业统一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最后,要实现上述工作的保障就是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培养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引入新型财务管理方法,具体可以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其接受最前沿的财务管理知识,将所学应用到学校的财务当中,另外,引入先进的管理会计,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市场进行科学评估预测,有利于增强学校财务核算能力和预算能力,实现学校财务的有序合理进行,从而促进中小学校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

4.科学预算,完善审计监督机制。预算对于任何经济主体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是根据上一阶段的数据分析出下一阶段的财务收支,对于整个阶段内的工作安排都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内部控制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首先,建立合理的财务预算机制,规范预算管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科学分析上一阶段数据,对下一个阶段的形势进行科学规划,做出预算;其次,引入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方法,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具有预测性,而且管理会计数据统计不需要按照传统行业标准,其目的在于为管理者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以供分析,因此,管理会计的引入有利于学校预算的制定,也有利于掌握学校未来的发展形势和市场形势,对于提高学校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科学预算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审计监督机制,任何完善的管理都是来源于健全的审计监督制度。审计监督不是“找茬”,是为了促进工作的更加完善和规范,针对中小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审计监督机构,保证学校的每一笔收支都经过机构的审核,确认无误后再划拨到账户,同时,对于财务管理的相关流程也能起到督促改进的目的,从而全面促进中小学员内部控制的不断强化和完善。

四、结束语

不断完善中小学校的内部控制有利于落实我国教育改革相关政策,也有利于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但这是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相关问题必将迎刃而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也必将辉煌。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管理者财务管理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