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位移井高效携岩水基钻井液实验研究
2018-07-12李小瑞李宝军张家旗黄维安钟汉毅
李小瑞, 张 宇,, 李宝军, 张家旗, 黄维安, 钟汉毅
(1.陕西科技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2.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长庆分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80 )
0 引言
由于能较大范围控制含油面积及提高采收率,大位移井技术已成为石油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技术支撑,作为一种复杂结构钻井技术,对钻井液性能要求更高[1,2].大位移井与钻井液密切相关的技术难题包括井壁稳定、井眼净化和润滑等[3,4].由于大位移井水平位移大、井斜角大,携岩问题比直井更加突出,易形成岩屑床从而导致井下复杂情况,直接影响大位移井延伸极限[5].Okrajni等[6]、沈伟等[7]认为,在层流状态下提高钻井液动塑比可改善井眼净化效果,低剪切速率下切力较大的钻井液能够提高携岩效率.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增强,水基钻井液的应用日益广泛.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由页岩抑制剂、包被剂、降滤失剂和润滑剂等组成,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符合环保要求,效果与油基钻井液相当并可降低钻井成本.国内大位移井水基钻井液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抗高温、润滑等性能较差,制约了水基钻井液在大位移井中的应用[8-10].
大位移井钻井液应具有的性能:表观粘度适中,动塑比、低剪切粘度和静切力值较大,滤失量较低[11],静结构力强,满足静态条件下岩屑悬浮或大斜度井段、水平井段的携岩要求,同时具备一定的耐温性、抑制性和抗污染性.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针对大位移井携岩问题,通过优选增粘提切剂、润滑剂及抗高温降滤失剂,构建了一套高性能大位移井水基钻井液,解决了润滑和高温稳定问题,具有强抑制、低滤失、流变好、抗污染的优点,同时可满足大位移井井眼净化要求,对以后大位移井钻井液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大位移井水基钻井液配方优化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主要试剂:黄原胶XC,黄原胶生物聚合物PF-VIS,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F-PLUS,聚丙烯酰胺PAM,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LV;高粘度羧甲基纤维素CMC-HV,丙烯酰胺与丙酸盐多元共聚物80A51,包被剂MAN-101,两性离子包被剂FA367,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JT-888,聚合物降滤失剂JT-1,抗高温聚合物降滤失剂AP220,磺甲基酚醛树脂SMP-1,抗高温抗盐降滤失剂SHO-1,微凝胶高温高压降滤失剂CXA-1,褐煤树脂SPNH,硅氟防塌降滤失剂SF,褐煤类降滤失剂CXB-1;固体润滑剂HTGR,GR-1,液体润滑剂SY-A07,聚合醇及极压润滑剂SD505;无荧光白沥青防塌剂WBF-1,阳离子沥青粉YK-H,低荧光改性沥青防塌剂GLA,低荧光阳离子防塌剂WFT-666,低荧光防塌沥青DYFT,磺化沥青FT-1,包被剂DBF-2,复合金属离子聚合物FA-367,石大聚胺SDPA,正电性井壁稳定剂,多元醇防塌剂SYP-1等.
(2)主要仪器:GJSS-B12K高速搅拌机、泥浆失水量测定仪、GGS42-2高温高压失水仪、NF-1高温高压粘附仪,青岛同春石油仪器有限公司;六速旋转粘度仪,青岛海通达专用仪器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泥浆教研室设计的大位移井模拟实验装置等.
1.2 增粘提切剂优选
以“4%膨润土浆”为基浆进行増粘提切剂优选,増粘提切剂加量为0.5%,测试各实验浆120 ℃/16 h老化前后的表观粘度AV、塑性粘度PV及初/终切力G10''/G10'',并以老化前后动塑比τ0/μp、Φ6值为主要考察指标.
由表1可知,PAM、瓜胶的Φ6值较小,在低环空转速下不能有效悬浮岩屑;CMC-LV终切过大且动塑比较小;XC、PF-VIS及PF-PLUS在基浆中的动塑比、Φ6值较大,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F-PLUS抗温性好,老化前后流变性变化较小,优选PF-PLUS为增粘提切剂.
表1 增粘提切剂优选结果
1.3 降滤失剂优选
以“4%膨润土浆”为基浆,加量为3%,进行降滤失剂优选,以120 ℃/16 h老化后的API滤失量为主要考核指标.
由图1可知,各降滤失剂老化后滤失量,MAN-101、FA367、JT-888、SHO-1、CXA-1、SF滤失量较小.其中硅氟防塌降滤失剂SF可提高粘土颗粒聚结稳定性,形成致密的滤饼,降低滤失量,同时有机硅分子具有高的键能[12],抗温性好且对钻井液粘度影响小,为较优降滤失剂.
图1 降滤失剂优选实验结果
1.4 抗盐润滑剂的优选
以“4%膨润土浆400 mL + 0.3%PF-PLUS + 0.6%JT-1 + 3%SD-101 + 3%硅氟防塌降滤失剂SF + 10%NaCl”为基浆,以2%加量进行润滑剂优选,测试各实验浆120 ℃/16 h老化前后的流变性、滤失性及润滑性,并以润滑系数为主要考核指标.
由图2可知,极压润滑剂SD-505在极压条件下,在接触面上生成极压膜,从而将两摩擦面隔开,加入SD-505的钻井液老化前后润滑系数较小分别是0.1449、0.1226,选择SD-505作为较优润滑剂.
图2 润滑剂优选结果
1.5 封堵类防塌剂优选
以“4%膨润土浆400 mL + 0.3%PF-PLUS + 0.6%JT-1 + 3%SD-101 + 3%硅氟防塌降滤失剂SF”为基浆,进行封堵类防塌剂优选,以120 ℃的高温高压滤失量为主要考核指标.
由图3可知,DYFT在磺化沥青的基础上接枝了交联树脂成分,不仅具有沥青的封堵作用,同时增强了材料的刚性和对地层的吸附性,添加DYFT的实验浆的高温高压滤失量最小为13.8 mL,故封堵类防塌剂优选DYFT.
图3 封堵类防塌剂优选结果
1.6 页岩抑制剂优选
选用某地层泥页岩,粉碎、过筛,取2~5 mm岩样.将350 mL清水和抑制剂溶液装入老化罐中,加入50 g筛选的岩样,120 ℃下热滚16 h.将老化后的液体倒入40目筛网过滤,烘干,冷却称重,计算回收率.高分子两性离子聚合物FA-367具有阴离子和阳离子基团,二者协同作用可包被泥浆中的细粘土颗粒并形成空间网架结构,增强体系稳定性,由图4可知,FA-367溶液中页岩回收率最高,故页岩抑制剂优选结果为复合金属离子聚合物FA-367.
图4 页岩抑制优选结果
1.7 大位移井水基钻井液体系优化
测定以下拟定钻井液老化前后的流变性、API滤失量、极压润滑系数、高温高压滤失量(120 ℃/3.5 MPa)及泥饼粘附系数,120 ℃老化16 h,从中优选出性能优良的体系.
拟定配方如下:
配方1:4%膨润土浆+0.3%MAN-101+0.3%FA-367+3%SD-101+3.0%硅氟防塌降滤失剂SF+2.0%DYFT+2.5%极压润滑剂SD-505+1.0%固体润滑剂GR-1.
配方2:4%膨润土浆+0.3%PF-PLUS+0.3%FA-367+3%SD-101+3.0%降滤失剂CXB-1+2.0%DYFT+2.5%极压润滑剂SD-505+1.0%固体润滑剂GR-1.
配方3:4%膨润土浆+0.3%MAN-101+0.3%FA-367+3%SD-101+3.0%降滤失剂CXB-1+2.5%DYFT+2.5%极压润滑剂SD-505+1.5%固体润滑剂GR-1+0.5%聚胺SDPA.
配方4:4%膨润土浆+0.3%PF-PLUS+0.6%JT-1+3%SD-101+3.0%硅氟防塌降滤失剂SF+2.5%DYFT+2.5%极压润滑剂SD-505+1.5%固体润滑剂GR-1+0.5%聚胺SDPA.
由表2的实验结果可知,配方1、2钻井液体系老化前后流变参数变化较大,配方3、4变化较小,且配方4体系动塑比较高,API、高温高压滤失量低,所以选择配方4钻井液体系为最优体系.
表2 大位移井水基钻井液体系优化实验结果
2 大位移井水基钻井液性能评价
2.1 抑制性
(1)选用2~5 mm钻屑,进行120 ℃/16 h的滚动分散实验,对比测试配方4和清水的抑制水化分散能力.配方4的岩屑回收率56.54%远高于清水的13.33%,所以配方4抑制水化分散能力较强.
(2)选用过100目碱性白土,通过页岩膨胀实验,对比测试其抑制水化膨胀能力.由图5可知配方4抑制水化膨胀能力远高于清水,膨胀率降低率达63.2%.
图5 页岩膨胀实验结果
2.2 抗温性
分别在120 ℃、130 ℃条件下热滚16 h,测定配方4的流变性、滤失性.由表3可知,配方4性能参数变化很小,可抗130 ℃.
表3 抗温性评价实验结果
2.3 抗污染性
在配方4中分别添加5%NaCl、0.5%CaCl2、5%劣土,测试120 ℃/16 h老化前后性能.表4中的实验结果表明,配方4分别加入5%NaCl、0.5%CaCl2、5%劣土后粘度、切力、滤失量变化不大,抗氯化钠、抗氯化钙、抗劣土污染性能良好.
表4 抗污染性评价实验结果
2.4 润滑性
采用EP-B极压润滑仪和高温高压粘附仪,测试配方4的极压润滑系数和高温高压泥饼粘附系数,分别为0.114、0.017,表明其润滑、降摩阻性能优良.
2.5 携岩性能
使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泥浆教研室设计的钻井液循环模拟实验装置进行携岩实验,实验装置结构原理图如图6所示[13].该装置可以实现井斜角在0 °~90 °内连续变化,控制加砂速度的变化对钻进速度模拟,还可模拟柔性管、钻柱偏心度对携岩效率的影响,利用流量计等精密仪器实现对采集数据自动化的功能,模拟井筒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可以观察井筒内的岩屑运移情况.实验过程中通过改变环空返速、井斜角、钻杆转速等条件,以环空钻屑浓度为指标评价钻井液携岩性能.
钻井过程中,可通过调控钻井液环空返速及钻井液性能以达到井眼净化的目的.但受泵功率限制和井壁稳定需要,在满足大位移井井眼净化的同时,钻井液密度、环空返速不能过大.在大井斜井段使用高动塑比的钻井液,可形成平板型层流,实现井眼清洁.因此,携岩模拟实验应在低环空返速下进行,钻井液选用动塑比高的配方4,并研究岩屑、井斜角及钻杆转速对井眼净化的影响.
图6 钻井液循环模拟实验装置结构原理图
在钻杆转速150 r/min、偏心度0、井斜角0 °、岩屑粒径2~3目条件下,改变环空返速,得到了不同环空返速下环空岩屑浓度.由图7的实验结果可知,环空返速较低时,环空岩屑浓度约为12%,随着环空返速的增大,环空岩屑浓度降低,当环空返速为0.47 m/s时,环空岩屑浓度接近0.
图7 不同环空返速下岩屑浓度
在钻杆转速150 r/min、偏心度0、岩屑粒径2~3目、环空返速0.47 m/s条件下,改变井斜角,得到了不同井斜角下环空岩屑浓度.由图8可知,井斜角小于15 °时,携岩效率为100%,随井斜角的增加,携岩效率降低,井斜角为60 °时环空岩屑浓度最大为12%.井斜角为90 °时,环空岩屑浓度不超过11%.
图8 不同井斜角下的环空岩屑浓度
在钻杆偏心度0,井斜角90 °,环空返速0.47 m/s,岩屑粒径6~10目条件下,改变钻杆转速,得到了不同钻杆转速下环空岩屑浓度.由图9可得,岩屑粒径尺寸影响钻井液的携岩效果.钻杆转速为0时,携岩效率为93%,随钻杆转速增大,携岩效率提高.
图9 不同钻杆转速下环空岩屑浓度
综上所述,在较低环空返速下,动塑比及Φ6值较大的配方4的携岩效率大于89%,携岩性能良好.
3 结论
(1)构建了一套大位移井高效携岩水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API滤失量和HTHP滤失量均在10 mL以内,极压润滑系数、粘附系数分别低至0.114、0.017,130 ℃/16 h热滚前后性能稳定,抗NaCl、CaCl2和劣土污染性能好,抑制性强.
(2)通过室内实验验证,大位移井的携岩效果受井斜角、环空返速、钻杆转速及岩屑粒径等因素影响.井斜角增大,携岩效果变差;提高环空返速、钻柱转速有利于改善井眼净化效果.构建的大位移井钻井液体系在较低环空返速下携岩效率大于89%,满足大位移井钻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