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儿童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8-07-12苗滢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两性霉素氟康唑脑膜炎

苗滢滢

(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鞍山 114000)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在临床上属于神经内科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比较常见的真菌感染,主要是因为新型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以及呕吐等,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具有治疗时间长、病情严重、预后性差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并且此病的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很相似,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所以如何有效治疗此病是本院需要关注的问题。经相关资料显示,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康唑等药物能够有效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其治愈率高达65%~75%,若是将药物进行联用,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缩短治疗时间[2]。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1例患有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换患儿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2例患有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11例患儿,采用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6岁,平均年龄(4.5±0.3)岁;实验组11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氟康唑进行治疗,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2~7对,平均年龄(5.3±0.2)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没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使用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开始的剂量为每天1~5 mg,同时需要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里,之后逐渐增加剂量到每天25~50 mg,使其总剂量为2~3 g,治疗时间为3~4个月;地塞米松每次鞘内给药的剂量是1.5~2 mg,每周两次[3]。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氟康唑进行治疗,每天2次,每次200 mg/kg,治疗时间为2~4个月。两组患儿均采用降颅内压、激素、镇痛以及脱水等对症治疗[4]。

1.3疗效判定。治愈:患儿接受治疗后,其发热、呕吐、疼痛等临床病症小时,经检测其颅内压正常,隐球菌呈阴性;有效:患儿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病症逐渐好转,经检测其颅内压呈下降趋势;无效:患儿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病症没有得到改善,病情加重,出现脑疝死亡情况。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运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经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11例患儿,治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1.8%;实验组11例患儿,治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3 讨 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疾病,由于此病的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比较类似,容易造成误诊情况。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脑脊液墨汁染色的方式进行辅助诊断,所以反复检查脑脊液涂片有助于早期诊断,避免出现误诊的现象[5]。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上升,临床上治愈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疾病的药物有很多,如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康唑等。以往主要采用两性霉素B进行单独治疗,但是其治疗时间较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氟康唑属于三唑类第三代抗真菌药物,其药物动力学特性较好,针对真菌细胞膜上的细胞色素P-450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丧失了其激活和酶的功能性,同时氟康唑具有较低的毒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率较低。若将氟康唑与两性霉素B联合使用,一方面可以降低两性霉素B的使用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缩短临床治疗时间。二者同时在椎管内给药,并加入地塞米松避免粘连,从而减轻药物的全身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0.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诊断过程中具有较高误诊率,所以需要对脑脊液进行反复检查,避免出现误诊情况,对患儿使用氟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提高了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两性霉素氟康唑脑膜炎
HPLC法测定福司氟康唑含量及有关物质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氟康唑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IL-6、TNF-α、IL-8的影响
Vaccination
病理确诊的肺毛霉菌病五例临床分析
两性霉素B脂质体穿透真菌细胞壁将两性霉素B直接传递至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
肝移植术后毛霉菌素感染使用两性霉素的护理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