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肺逐瘀汤结合针刺疗法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探讨

2018-07-12孙达志麻友兵

中医药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清肺针刺重症

孙达志,麻友兵

(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陕西 汉中 723000)

重症肺炎为临床常见危重症,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还可能伴随各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3]。研究发现,细菌感染重症肺炎是最常见致病原因,大约占肺炎80.00%,主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微生物入侵患者体内,导致患者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下降[4-6]。临床治疗重症肺炎多以抗感染、化痰、平喘、解痉为主,反复使用抗生素使得患者出现耐药性,临床疗效欠佳[7-8]。中医药治疗重症肺炎具有一定疗效,多数学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药方案,取得良好效果[8-11]。故笔者选取院内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炎,其中6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清肺逐瘀汤结合针刺疗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入选120例重症肺炎患者均由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8~78(56.73±5.23)岁。观察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9~79(56.79±5.2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当,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胸科学会关于重症肺炎诊断标准[12]。

1.3 纳入标准

1)患者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2)患者自愿参与研究;3)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4)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4 排除标准

1)排除非自愿参与研究患者;2)排除对本次治疗方案不耐受患者;3)排除年龄18岁以下,80岁以上患者;4)排除免疫疾病、肿瘤疾病、严重慢性心、肝、肾、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5)排除孕妇及哺乳期患者;6)排除意识障碍、精神障碍患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患者抗感染、化痰、平喘、解痉、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控制患者肺部感染,发热患者使用退热剂或者物理降温,呼吸困难患者给予吸氧治疗,适当补充患者水分,及时治疗原发症及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清肺逐瘀汤及针刺疗法治疗。清肺逐瘀汤组方:水牛角、浙贝母各30 g,丹参、瓜蒌仁、桑白皮各20 g,黄芩、胆南星、赤芍、地龙各15 g,川贝母、双大黄、甘草各6 g。每日1剂,水煎煮,取汁400 ml,分早晚服用,连续治疗7 d。针刺疗法:取中府、巨骨、肺俞、风门,高烧患者加大椎及曲池穴,胸痛患者加刺内关,腹胀患者加刺足三里,采取1寸毫针实施针刺,根据患者体质胖瘦进针,以患者耐受为度,予以平补平泻捻转手法,每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7 d。

1.6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症状、体征(气促、咳嗽、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水平(PCT)、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免疫指标变化(CD4+/CD8+、NK细胞相对活性)及不良反应情况。

1.7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评估分为痊愈、有效及无效[13]。痊愈:治疗7 d后,患者体征及症状均消失,患者恢复健康;有效:治疗7 d后,患者体征及症状改善;无效:治疗7 d后,患者体征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和有效率之和。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1)。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PCT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WBC计数及PCT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WBC计数及PCT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PCT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指标水平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D4+/CD8+、NK细胞相对活性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CD4+/CD8+、NK细胞相对活性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相当(P>0.05)。结果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肺炎属中医学中“咳嗽”“喘证”等证范畴,肺为娇脏,一旦外邪入侵,经由患者口鼻、皮毛入里化热,炼津为痰,痰热阻肺,导致患者肺失宣发,从而引发咳嗽、喘息、发热等,患者痰热壅肺、气血不畅、气机不利、血脉瘀滞,故而治疗应当以清肺化痰、逐瘀通腑为主[14-17]。中医学应用中药汤剂、针刺、中药穴位敷贴及熏蒸、推拿等手段治疗疾病均具有良好效果[18-20]。于大兴等[21]指出,中药对于治疗重症肺炎具有良好效果,但应选择安全、合理中药,以保证用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而本次笔者予以重症肺炎患者清肺逐瘀汤及针刺疗法治疗,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谢有鑫[22]以清金逐瘀汤治疗重症肺炎取得良好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88.20%,显著高于应用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可见中药治疗重症肺炎价值极高。清金逐瘀汤主要为桑白皮、黄芩、橘红、川贝母、生大黄、桔梗、川芎、紫苑、姜黄、丹参、鱼胆草、生甘草,并随症加减,共行清泻肺热、化痰止咳平喘及通腑逐瘀之功,可显著改善重症肺炎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而笔者采用的清肺逐瘀汤由水牛角、浙贝母、丹参、瓜蒌仁、桑白皮、黄芩、胆南星、赤芍、地龙、川贝母、双大黄、甘草等。方中桑白皮可泻肺平喘;黄芩可清泻肺热;浙贝母、胆南星、瓜蒌仁、川贝母宣降肺气,清肺泄热;丹参、赤芍、水牛角、地龙具有清热凉血、化瘀通络功效;甘草可清热安中,调和诸药药性,共行清热泻肺、化痰平喘、通腑逐瘀之功。针刺疗法为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一种中医治疗手段,应用范围广,疗效佳,且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故而深受广大患者好评。研究指出[23-24],针刺疗法在重症肺炎患者中应用价值极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本次以患者中府、巨骨、肺俞、风门为四大主穴,并随症增加针刺穴位大椎、曲池、内关等,根据患者体质胖瘦进针,以平补平泻捻转手法完成针刺。针刺中府可调理肺气、止咳平喘、疏经清热;巨骨可通经活络,化痰散结;针刺肺俞穴治疗肺系疾患咳嗽、气喘、感冒等效果良好;风门运化膀胱经气血上达头部,治疗感冒、颈椎痛效果极佳。通过针刺重症肺炎患者四大主穴、随症配穴达到疏通患者经络、化痰祛瘀、清肺清热的作用,改善症状。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88.33%(P<0.05),可见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清肺逐瘀汤及针刺疗法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提示应用清肺逐瘀汤及针刺疗法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康复时间缩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C、PCT、血液流变学指标、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清肺逐瘀汤及针刺疗法使重症肺炎患者微循环改善,血流量增加,降低了急性炎症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使得炎症吸收,患者体内炎性因子降低,同时方中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中药还可增强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康复。观察组不良反应为1.67%,与对照组相当3.3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实清肺逐瘀汤及针刺疗法治疗重症肺炎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清肺逐瘀汤结合针刺疗法治疗重症肺炎疗效佳,患者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清肺针刺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思考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清肺排毒汤为什么要配大米汤
冬清肺火用橄榄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