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务工程管理信息化措施探索

2018-07-12荣辰阳

水能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

荣辰阳

【摘要】水务施工管理工作遇到阻碍时,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然无法保证其施工质量与安全,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提出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措施,以此加强水务施工管理工作。具体来说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工程全过程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同时将所整理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所得出的结果提出相对应的方案。

【关键词】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

1、信息化技术在水务工程管理中的优点

与传统工程管理比较,水务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保证更加及时、准确的全过程管理,更好的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对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各单位所掌握的信息纳入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管理,可以更好的整合各方资源并进行处理,从而更加科学合理管理工程。水务工程管理当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更加有效的防止工程建设资料缺失以及工程变更等带来的难题;水务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更加有效的将工作效率提高,实现一体化管理,依靠计算机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和统计完善数据,连接众多的步骤,将管理工作效率有效提高。同传统水务工程管理比较,信息化技术更好的提升水务工程建设安全性,推动水务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工程管理更加科学良好进步。

2、水务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1水务管理管理时效性的要求

水务工程信息化还可以为各参建单位提供更为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处理,为参建单位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指导参建方做出正确的行动,还能使所有参建部门对整个工程动态有个全局把握,并对水务工程建设方案进行科学调整。水利工程信息化可以保证管理状况的信息畅通,解决由于传统联系文件处理导致的进度延误问题,提高管理的效率,提高水务工程管理水平和质量。

2.2各种数据信息实时性的要求

实时性是信息化最大也是最显著的特点,水务工程信息化可以实时收集、分析和汇总各种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数据信息。信息系统中数据传输系统和图文交换系统,通过双向全双工的自动拨号或者手动拨号来实现实时的通信功能。根据收集汇总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实时传送和动态显示,以利于工程管理人员及时的发现处理现场问题。

2.3水务资源共享的需要

水务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数据资料较多,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参数文档、各种业务模型等,对这些数据资源的收集也较为困难,信息在不同部门和单位之间传达和交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信息不对称,会影响到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水务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正好可以科学合理地整合这些数据,大大减少了资料收集的时间,还节省了人力成本,因此能大大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效率。水利工程信息化还可以实现对资料和信息进行共享。

2.4水务工程管理智能化的需要

智能化也是水利工程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要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建设,充分发挥智能化的优势。将采集到的各种数据信息上传计算机,按照预期设定的格式,自动计算并以报表进行输出,并根据计算结果,指导人工进行操作。这些都需要信息化和网络的支持。

3、完善水务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3.1完善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

3.1.1健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是确保水务工程信息化建设正常发展的有力保障

首先,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要完善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使信息系统功能化,具备实用性。在水务工程前期启动时,便将有关工程建设的资料等及时上传到系统内,保证工程信息的全过程完整。其次,管理人员要重视信息化管理制度,并起到带头作用,以身作则,指导监督各参建单位自觉遵守信息化管理制度,并纳入量化考核、履约评价体系中,使各方充分利用系统平台。最后,管理部门还要制定水利工程信息化工作责任制,确保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信息的准确性,并做到各方对上传信息专人专职专责,杜绝虚假、繁冗、无效的信息占用系统空间,减少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能够及时的解决水务工程建设现场产生的问题,使工程信息化系统充分发挥功效,建设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1.2建立水务工程信息网,将信息网络覆盖所有建设项目

在水务信息管理系统过程中,必须要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作业,并制定一套合理的水务施工标准化制度,使水务范围内建设项目能够有效的连接到一起,确保水务工程整体衔接,避免重复规划建设等问题的发生。

3.2加强水务信息系统硬件设施的建设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水务工程信息化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功效,要重视在建项目工地信息化远程监控及网络硬件服务设施的建设。建设部门应要求施工单位配备远程视频监控设施,以及远程办公等网络设备设施,使各方其能够充分的掌握项目建设以及管理的实时情况,同时,智慧化的管理将更一步提升水务工程施工质量。

3.3对水务工程的档案管理需求的完善

水务工程资料相对比较多,档案管理人员不参与前期、施工等过程中资料的管理,在不同管理人员间资料的传递移交容易导致遗失等。因此,可以在不同的阶段,由资料的直接完成人按照资料的内容分类,及时的上传至信息管理系统,保障了资料完整准确。同時以便于其他参建单位合理的运用信息化管理资源,使资源达到共享效果。在管理人员需要查询时,可以很快的找到需要查询的信息内容,对工程完工验收后的管理、修缮都具有积极作用。

3.4保证信息化管理决策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为了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的掌握施工具体机构,就要做好信息化管理的信息传递工作。管理部门可以采取计算机系统自行计算等模式,把施工过程的各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再把综合结果放入计算机系统进行计算,根据不同数据制作成报表以及统计表,在管理过程中,使管理人员以及审核人员能够快速掌握各项信息内容,提出相应的施工对策,把不符合标准的数据进行整改,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标的同时使施工安全问题得到保障。

4、结语

信息化技术在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水务工程管理水平和调度能力,提高水务工程智慧化水平,并能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毕连涛.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05):223-224.

[2]贾元元.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应用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8(07):38-39.

[3]富宏军.浅析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5):213.

猜你喜欢

水利施工管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向水而生
月“睹”教育信息化
以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建设水平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