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与措施

2018-07-12范斌

水能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理现状水利工程

范斌

【摘要】农田水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成本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需要注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促进农业水利工程的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的发展。本文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管理现状

1、农田水利的基本概念

从狭义上说,是指以农业增产为目的,为防治旱、涝、渍、碱等自然灾害,对农田实施的灌溉和排水工程措施;从广义上说,除农田灌溉和排水外,还包括水土保持、灌区防洪、草场灌溉和排水、盐碱地改良、沼泽地改良、围垦、沙漠治理,甚至还可以延伸到农田饮水和乡镇供水等方面。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并没有一定的技术规范,一般情况下是指灌溉面积在一万亩左右的农田,农田排水面积三万亩、库容十万立方米、渠道流量一万立方米每秒以下的水里灌溉工程。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基本上已经覆盖了我国全部农田灌溉面积,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及农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能力不足

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首先其规划能力就不足以支撑整个工程建设,前期的规划工作需要专业人员系统且有目的性的规划,具备专业知识和足够的经验。但是通常在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中,没有开发能力,在项目规划方面也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开发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细节不完善,最终停工或者延期施工等情况。在项目结束后也未能将经济效益的回报列入工程规划工作中,经济效益不强,工程开展的也不够顺利。这些问题的产生,都可能是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规划能力不足导致,全面性和技术性都没有保障,最终影响的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

2.2缺乏明确的有效的管理机制

监管部分工程设备也配置了相应的管理人员,但是缺乏相应的维修养护的专项资金,并且相关的管理人员薪酬低,自身的素质较低,技术水平也不高,导致水利工程设施经久失修。不能保证正常运转。尤其最近这些年,我国对农田水利设施加大了建设力度,修建了很多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并且对其产权进行改革,尽管如此,依然缺乏相应的有效管理机制。有些农田水利设施在建成之后,由于产权不明确导致在监管方面的脱节,更为严重的是既没有人用也没有人管。对于大型灌溉工程,因为是集体所有,因而主权更是模糊不清,缺乏管理。

2.3资金投入不足

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地方筹资、民众自发的筹款等,国家方面资金可以及时到位,但在地方上的配套资金难以筹集齐全,并且在农村基层民众的积极性和普遍性不高,导致一些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在设施建设时难以实施。在设备出现问题时,乡镇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修重建,在政府方面也只能给予部分支持,只能通过民众自发筹款来保证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因此容易出现资金缺口,使得民众只能降低水利工程的功能性、质量等方面来减少资金的消耗,导致水利设施过早的丧失工作能力。正是由于资金不足,水利设施建设遇到重重困难,并且在农村税率改革后,种粮成本变高,农民的增收变得缓慢,对于修建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对于具有公益性的水利设施不管不问,资金、人力不到位,使得修建水利设施事业面临着重重困难。

3、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措施

3.1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合理规划

在规划和开发农业用水工程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当地文化发展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建筑材料和施工材料,要尽量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省建设工程的成本。当然,如果部件的技术要求较高,就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不能因为质量问题造成安全事故。

3.2严格监督水利工程的建设,设立专项监督人员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设备管理与使用上,各类设备的维修维护都需要很高的技术支持,若他们没有具备合格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技术能力,随着一些小问题的增多,就会导致整个农田水利工程设备的损毁,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前期的建设中要严抓质量,将质量问题彻底落实在施工的全过程,从预算设计到施工验收,都要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监督,在技术方面进行学习指导,确保工程的质量合格。

3.3加强资金投资支持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具有很大的公益性,因此在保证原有事权不做太大的调整,在此基础上以财政投资为主,主体多元的投资管理机制,也就是说以地方政府负责为主,动员社会各种力量积极参与,农民原则上只是投入劳动。所以,首先要创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设施的投资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其次是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应加强对水利设施的规划和管理,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统筹和安排,通过法律的手段,促进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走向制度化,必要时可以通过立法的手段,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加强对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

3.4严格遵守建设标准,注重工程安全

施工在对工人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需要注意严格遵守建设标准,注意工程安全施工,使农田的水利工程项目能够更好的完工,为今后农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建设质量提升作出保障。在具体的对策方面,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加强操作人员以及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是水利工程项目开展中的核心环节。一方面,该项目的开展,要对每个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并对其综合素养进行培训和教育,以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在后期的水利工程设备操作环节,应该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防止出现技术方面的问题,以规避水利事故。同时还应该定期对技术中的创新知识加以培训,使其掌握更先进的技术。不仅如此,相关部门应该就水利工程进行资金补助,增加后期水利工程的维修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让该工程的设备和后期的维修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全面推进水利工作的开展,促进农田的合理用水。

结语:

农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对于农业的产量以及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还可以提高水资源以及资源的利用率,因此需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相关企业应当善管理机制、做好整体规划和重点管理、增加资金投入渠道、做好水利工程的设施管理及经费管理,同时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还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希望能够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岳建平.浅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技服务,2017(10):175.

[2]朱军.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现状与对策浅析[J/OL].南方农业,2017,(20):1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管理现状水利工程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和对策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河南为农田水利设施“上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