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现状及防治策略

2018-07-12杨超

水能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防治策略水土保持水利工程

杨超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开始逐渐扩大,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的地方变化,导致水土流失也发生了改变。近年来,随着对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的观察,了解到水土流失地域面积逐渐增大、水土流失分布无规律而且强度比较小、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加大等特点。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出现的原因,怎样控制好水土流失,提高水土保持率,增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有效落实水土保持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现状;防治策略

引言

由于水利工程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壤以及植被,如果再加上水力与风力的共同作用就更容易导致水土资源的浪费与污染。这不仅会对周边区域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还会对环境质量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国家需要提高对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防治工作的重视力度,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水土保持工作得以正常运行。

1、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现状

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并且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点:①水土流失区域的分布广,类型也比较多;②水土流失的强度高,危害也比较严峻,这就给相应的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近几年来,我国的水利部门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调查得到,全国单位内水土流失的面积已经超过了500万km2,并且水土流失面积占到了我国国土总面积的40%以上。其中,水力侵蚀的面积就已经达到了200万km2,风力侵蚀的面积也接近于200万km2。调查发现,不论是在我国的山区、丘陵区,还是在平原区,都存在着水土流失的问题。正是因为水土流失问题,我国每年损失掉了大量的耕地與土地。另外,造成水土流失问题的原因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说水力侵蚀以及风力侵蚀、二者之间的交集侵蚀。表1为目前造成我国水土流失各类因素所占到的面积。对于水土流失问题来说,其产生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对于人为因素来说,主要是因为植被的破坏与砍伐以及无节制的荒地开垦、矿产开采等。

2、水利工程水土保持防治策略

2.1大坝枢纽区的建设

可在大坝两侧来水坡面设置相应的截水沟进行水保,减少水冲刷坝体的情况。由于大坝的开挖工程对地面的干扰较大,会损坏河道两侧的植被和坝体下游坡面等,可利用乔灌花草相互融合的方式,并引进园林绿化理念,将大坝下游受干扰的区域利用绿化理念进行设计,设置景观平台,构造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对于大坝和导流隧洞的开挖,应在挖填方段、河道附近和临时堆渣周围做好遮拦工作,挖排水沟进行临时排水,避免发生水土流失。为发电厂后边破顶部设置一个截水沟,对其底部栽植攀援类植物,对其周边也应加以绿化和美化。在水库管理所设立截排水沟,将具有绿化美化效果的植物栽植到未实施硬化的区域,构建优美的办公环境。

2.2施工道路区防治措施

道路施工要将挖作填,尽量要保证和原来的地形地貌相适合,降低开挖量以及开挖面积,确保挖填平衡状态。边坡地带需要种草或者植树,用来对边坡的土壤进行固定,降低不必要的水土流失,保证边坡和道路的稳定效果,此外,设置截水沟需要沿着山侧施工来对山坡流水进行拦截。完成道路之后要保证自然的水流形态,确保不出现堵塞的情况,不能给水土环境带来威胁。

2.3灌溉工程

管道输水区、渠道输水区(包括明渠、渡槽、倒虹管和隧道)、提水泵站都属于灌溉工程。脉管是管道输水区的主要工作,施工前可进行临时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后应将做好开挖方土回填工作,并播撒草籽。渠道输水区在施工期间可采用临时遮拦的措施,在施工结束后在被扰动的区域上栽植灌木和播撒草籽恢复迹地;对渡漕两侧坡面的开挖的主体工程可采取喷护方案,并栽植边缘植被、播撒草籽避免水流失;对隧洞洞脸的施工和较陡区域的开挖,也可采用喷锚支护措施进行主体设计,在扰动的地表播撒草籽进行水保;对于倒虹管的水保可采取临时措施并在施工后恢复植被。提水泵站可通过对上游边坡截水、下边坡遮拦进行防护,施工完成后做好绿化工作。

2.4弃渣场区

弃渣区的建设对水质有直接影响,因此应重视弃渣场区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堆放弃渣,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在边坡位置进行弃渣堆放。在水质不受影响的条件下,严控山坡地表径流灌入弃渣场,对此可设立截水沟避免这一现象。设立排水沟对坡面洪水进行有效引导,对水库表面和坡面起到加强放防护的作用,同时也可防止水源被污染。进行后期防护时,可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在渣堆达到一定高度后进行压实处理,并用腐殖土覆盖。

2.5经济林过度开发生态修复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经济林算森林的一种,因此森林也具备生态效益。不过在发展森立经济的过程中,一些生态问题却被长期忽视。比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在经济林生态经营时,安全上面临着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产品的品质下降与品质安全隐患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来自粗暴式的经营方式,表现为两个方面:①过度的干扰生态系统;②过量的摄入化学物质。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立体开发、循环利用经济的方式解决。在经济林中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建立循环经济型模式,实行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和多级利用。种植方式也应采用粮果、林果的立体间套种,实行土地轮作化种植,顺应山地自然坡度进行开发。以此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产出率和物质转化率。利用产业链间组合效应,走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路子,探索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村、生态沟、生态小流域建设模式。

结束语: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这项重要基础设施。因此,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做到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再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有效地避免水土流失问题,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欣.水利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理念辨析[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6(07):29-31+5.

[2]尹平艳.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应对措施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1):106.

[3]喻治水.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5,37(04):160-161.

猜你喜欢

防治策略水土保持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冷却塔的落水噪声及其防治策略探讨
探析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及防治策略
52例眼外伤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建筑施工用电的安全隐患与防治策略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