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

2018-07-12李建兵

水能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水利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

李建兵

【摘要】现代人们生产生活逐步加大了水电的需求量,加上水利工程技术快速进步,促使水利工程项目逐渐增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项目的施工特点利用对应的管理措施。现代化信息技术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管理,将最大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效率,从而保证建设早日完工,减少施工成本。鉴于此,本文是对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仅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水利管理;应用

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水利工程、交通等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信息化技术具有较多优点,其在水利管理中发挥着较大作用,有效增强了水利工程的自动化与专业化,促进水利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信息化技术内涵及其在水利管理中优势分析

1、信息化技术概念分析

信息化技术是指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手段,将科学管理与监控应用在水利建设中,分析具体地形时,应使用具体分析方法,借助相关技术获得相关数字地图,以便更科学、安全地监测及监控水利工程建设,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创新。将计算机等设备应用在水利管理中,能使数据采集更加有效,使得地图设计更加准确。

2、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优点

水利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技术,将使得测绘图形更加精确及准确与传统测绘方式相比,有效避免误差。分析地理事物及地貌特征时,也能更好地采集及处理数据,由此得出更加科学的结果。将信息化技术引入水利管理中,能有效克服地形原因或勘测难度较大等造成的困難;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应用,也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能够实现一体化管理,借助计算机实施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及统计完善,连接起众多的步骤,提升工作测绘效率;与传统水利管理相比,信息化技术将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促使水利工程管理更加科学严谨。

二、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

1、GPS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

水利管理当中应用GPS技术重点表现在采集水利信息上,采集有关信息主要是建立于测量水利工程相关参数中。以往水利管理工作的信息采集主要是人为进行,工作效率不高,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限制了水利管理水平。利用GPS控制网络,可以保证水利可以精准进行测量,将信息收集精度有效提高。使用GPS技术实现测量要重视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将适当的测量设备进行确定。GPS测量技术依靠测量仪器包括单双频,两种测量仪器测量精度稍有区别,成本也不一样,单频接收机的性价比更高。第二,要对不同测量方法的注意事项进行重视,应用GPS测量技术的测量方式包括静态、动态、快速静态测量三种方式,静态测量要根据测量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的控制网,保证测量点之间相互通视。为了更好的将测量精度提高,要环形布置测量点,保证基准点和流动点距离控制在20千米内;快速静态方法主要是要重视基准站的设置;动态测量方法,不但要满足基准站和流动站间距离的规范标准,还需要防止闭合图像出现。

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我国比较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就有地理信息技术,具备综合处理信息、动态监测以及空间分析的优势,成为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建设的关键措施。地理信息技术重点包括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分析以及输入和录入。经过了更加合理科学的处理之后的数据,要可以给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参考,为防灾工作以及管理信息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已经开始广泛深入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我国的有关方面利用此技术绘制信息图纸,同时与各省市的水利机构连接,实现水利信息资源共享,有效对水利工程进行监督管理,从而将工程建设的科学合理性提高,避免产生重复建设的现象,节省建设成本,对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科学合理建设带来宝贵的根据。还可以使用此技术绘制河流的水下地形图,生成详尽的数据信息,制作水文预报,分析河床演变,给水利管理建设带来关键的地理信息,推动水利工程现代信息化方向进步。

3、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建设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多的工程数据,比如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技术和人员等等。如果利用传统的人工记录与分析方法,无法充分发挥出数据应用效益。引用信息技术,工程管理过程中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水利工程数据库将程序设计理念融入到处理工作当中,极大的将数据灵敏度提高,同时数据库技术还要将抽象学的思想融合进去,也可以保证整个的处理过程更加稳定安全。利用数据库系统,需要实现数据的分类、改正以及存储,也为将来信息查阅带来方便,需要应用有关数据的同时,利用关键词以及分类序号快速精准的获得数据。此外,数据库保证信息共享,让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可以更加良好有效的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

三、信息化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分析

1、推动水利工程信息化进步

水利工程信息化的发展依托信息化技术获得较好的发展,随着我国不断提高的网络、通信、地基信息以及卫星定位技术水平,为水利管理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基础支撑,同时也更好的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水平。我国的抗旱防汛指挥中心,将信息技术当做支撑,是使用信息化技术的典型,指挥中心应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前提基础,为开展环境、生态建设工作带来良好的保障,还为水利工程良好的分析、存储以及监测信息提供了支持。

2、专业模型技术为信息化技术提供了应用支持

水利工程使用信息化技术关键内容就是要提供良好的决策,数据来源重点是对各种灾害进行分析,结果来自对环境、水源、水质的评估等专业模型技术。伴随着专业模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给信息化技术带来良好的支撑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对现如今的生活生产工作都十分关键,要增强对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更加精准全方位的管理分析水利工程施工工作,保证项目施工质量获得更加有效的监督,推动我国水利工程更好的进步发展。目前应用信息化技术当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开发使用,未来的信息化技术发展过程中,减少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具备我国特色的高水平的软件,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管理良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杰.信息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及发展[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32):78.

[2]吴均允.水利技术创新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29):282-283.

[3]王丽莉.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0):115+117.

[4]赵东雅.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3):261.

[5]欧真理.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06):118.

猜你喜欢

水利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
基层水管单位电子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