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对策

2018-07-12张普军

水能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综合改革对策

张普军

【摘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以制度建设为导入方式的体制改革,由多种要素构成复杂的系统关系;整合系统要素,结合推进区特点,优化推进结构,形成适应性推进模式,是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协调推进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农业水价改革获得了显著效果,不过至今缺乏一个系统完善的改革规划,只有继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才能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深化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策

引言

加快天祝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已刻不容缓,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要求,坚持“综合施策、供需统筹、因地制宜和总体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1、水价综合改革必要性

水价综合改革,有利于藏区的和谐稳定发展。由于计量设施落后、水费征收制度不完善,水资源浪费依然严重,导致部分农田不能适时适量灌溉而减产,严重影响藏区农牧民的团结和安定。通过水价改革综合试点项目的开展,逐步完善计量设计、修定水价改革方案、建设水权交易市场,实现水权分配到户、水量计量准确、水价制定合理、水权转让市场化,以水价改革促进项目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业灌溉保证率,改善藏区农牧民生活条件、提高藏区人民生活水平,夯实藏区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的群众基础。

2、深化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策略

2.1增加财政投入,加大政策扶持

为确保水管单位运营的顺利进行,让农民水费支出得到有效降低,真正实现水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标,需要将农业排灌工程财政补助落到实处。对此,要尽快对财政支持政策进行完善,逐步增强财政投入,努力扩大中央财政对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补助的范围。同时还要拓展更多的投融资途径,将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列为重点补助对象,这样有利于农业排灌工程运行维护费用财政补助政策真正落实。此外,还要将水利、国土及农业等部门在农田水利建设上的专项资金整合起来,确保农村各种涉水资金得到统筹使用,确保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2.2完善农业水价管理制度

一是应完善农业水价核算与成本相互约束的制度,让农业水价始终处于科学、合理的范围。二是健全农业综合水价体系,如农业综合用水差价拉开机制、农业灌溉渠分区域单独定价机制等。三是结合季节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相应的农业水价,并做好地下水与地表水发展关系的协调,可以适当提升井灌溉用水价格,也可以额外征收地下水资源利用费用。

2.3明晰水权到户

制定年度水资源配置方案,将水权逐级分配到灌区、乡镇、协会,明晰到具体用水户、地块,逐户核发水权证。努力实现灌区水权证发放率达到100%。用水户对分配水量按照“节约归已、超用不补、有偿转让”的原则合理安排使用。

2.4层层监管水权

灌区水管单位根据县级水权分配指标,向所辖各乡镇水利站层层分配用水总量指标;在分配用水总量指标不突破前提下,各用水户向用水小组申报种植面积及用水计划。各用水户小组制定分轮次、分时到户、分时到地的灌水计划。

2.5强化供用水管理

积极推行水资源年初预算、年内审计、年终决算的预算审计管理新模式和水行政网格化、水权实名制、轮次控制等精细化管理措施,促进各行业节约用水和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确保水权总量不突破。完善初始水权分配方式,强化水权控制和定额管理,形成水权倒逼机制,激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与管护的主动性。

2.6制定完善相关制度

依据水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天祝县实际,修定《田间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完善《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办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促进工程良性运行。

2.7加大政策宣贯力度,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载体,以及制作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农民代表召开改革政策宣贯会等形式,加大对基层干部群众改革政策宣传力度,让基层干部群众知晓改革政策,增强节水意识,积极支持并主动参与到改革中来,形成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良好氛围。

2.8加快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通过试点建设,各村庄和用水户建立了合法的水合作组织,改善了机构,但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它们仅限于水的购买和日常用水管理的组织。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水价改革的各项政策,在国家一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性质、权利和权利。责任,提高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实现农民合作组织的资金,充分发挥对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的主体作用,产权主体和管护主体,调动自主管理主动,在种植结构调整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工程管理和活跃的水权交易市场的维护。

2.9建设现代化农田灌溉系统

目前需要对现有灌溉设备进行维护与完善,主要包括衬砌渠道、机井以及泵站等,同时应做好管理工作,让设备得到安全保护,确保可以正常使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需要科学、合理进行规划,这样有利于提升建设水平,保证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最大限度体现出工程的效益。对此要加强乡镇农田水利规划修编,将规划作为主要内容,结合小型水利设施情况,尽快拟定好分批改造计划,从整体上促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能力提升。

结束语:

将使项目区的灌溉水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末级渠系的建设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将为准确测算农业终端水价,合理制定终端水价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在促进农业节水的同时切实降低农民的用水成本,为农业终端水价的推行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将提高水务工作效率,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推进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建設,促进灌区水权制度的落实,加速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及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对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当地百姓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盛奇.深化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7,53(06):55-56+59.

[2]周雄.对深化赫山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对策探究[J].低碳世界,2016(23):222-223.

[3]李亚飞,梁勇.关于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对策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5,35(02):52.

[4]王健宇.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对策建议[J].水利发展研究,2013,13(10):1-3+65.

猜你喜欢

综合改革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赣州市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挑战与对策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民族地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发展研究
浙江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现场会在杭州拱墅区召开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