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

2018-07-12张新彦

水能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控制

张新彦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水利工程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的高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混凝土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混凝土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的重要材料,混凝土的实用技术往往决定着工程的根本质量。因此,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展开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质量控制

引言

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的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因此,需加强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1模板技术

(1)制作和安装工作.模板的制作和安装一定要有切实的质量依据标准,保证模板的刚性和强度能够符合该标准。在进行具体安装时,首先在基土上稳定基础,模板的接缝处要确保严密,避免灌浆时出现漏浆的现象。如果在安装模板之前有预埋件,在安装模板时就一定要保证安装方位准确合理,雨季时做好排水工作,浇筑灌浆时要将模板清理干净。(2)拆模工作.拆模工作要细致,在进行拆模时很容易伤害到建筑的表层和边角。为了能够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要在模板下方放置钢件固定橇孔以方便拆模。(3)模板的要求。模板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刚性,这样才能充分分解施工负荷。降低模板的形变程度,模板的外表面要平整,接缝之间完全契合。现阶段的混凝土施工通常采用钢材制成的木板支架,这种模板支架可以很好的配合混凝土的结构特点。

1.2接缝灌浆技术

(1)大坝混凝土施工接缝灌浆管路布置方式。混凝土大坝接缝灌浆的管路系统布置可以分为盒式灌浆、骑缝式灌浆以及重复式灌浆这三种。其中盒式灌浆系统主要是广泛应用在纵缝灌浆中,因为其灌浆的管路不容易发生堵塞,灌浆的质量较高,但是不足之处在于这种系统需要耗费的管材较多。骑缝式灌浆系统的优点在于它在扩散方面表现的更为流畅,并且升浆平均,管路也不容易出现堵塞。重复式灌浆系统的优点是因为管道保持畅通,因此能够进行重复的灌浆。(2)接缝灌浆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大坝的接缝灌浆通常都是属于隐蔽工程,因此需要对灌浆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要避免坝体发生形变而导致周边接缝的张开度变窄或闭合,同时还需要防止因为坝体应力出现改变而导致灌浆接缝再次拉裂,在选择接缝灌浆顺序时,要结合坝体和水泥结石的实际受力情况,确定最为合适的接缝灌浆顺序,通常是采用先横缝在纵缝的方式。

1.3钢筋技术

(1)钢筋的连接。钢筋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捆扎搭接、机械连接以及焊接等方式是最常见的。由于钢筋的使用位置不同,其受力程度也不同,所以在连接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确的焊接措施,最大限度的提升焊接品质,节约钢筋材料。焊接完成后,要对其进行细致地检查,如果外观不合格,立即返工。整个钢筋的连接过程严格遵守标准的相关规定,以保证工作完成质量达到最佳。(2)钢筋的安装。钢筋的安装可以采用整装和散装两种方式。如果采用散装,首先要将钢筋送到工作现场,然后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安装;整装就是把所有的钢筋骨架运送到工作现场,一起安装。

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原材料的控制

水泥:选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发热量较低的水泥,防止混凝土因内外温差较大引起裂缝。细骨料:细骨料宜选用中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4~3.0,砂子过粗,拌制的混凝土易产生离析、泌水现象。砂子过细,水泥用量较多,混凝土收缩比大,容易产生裂缝。砂子中的有害物质如云母、硫酸盐及硫化物、有机质、粘土、淤泥等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增加混凝土的干缩性,所以使用前应进行检测,控制在标准范围内。粗骨料:粗骨料级配应合理,减小粗骨料空隙率。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尽量增大以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严格控制粗骨料的针片状含量,减少混凝土的薄弱层面。

2.2落实质量验收工作

在水利工程各个项目的建设工作中,最后一项工作就是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验收,显然,质量验收工作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质量验收的过程中,水利工程的各部门技术人员需要对项目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对于一些没有达到规定标准的质量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不太严重的问题可以稍加修补,而比较严重的问题则应该直接返工,这样才能够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工作人员在审核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时,一定要安排专业的审核人员亲自来到现场展开工作,并严格地遵照审核要求进行审核,尽量将那些潜藏的比较深的质量问题全都寻找出来,并一次性地加以解决。

2.3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是一项耗时最长,对混凝土影响最大的子工程。一般而言,混凝土养护开始的时间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混凝土工程所使用的水泥品种来确定。对于一般环境下普通水泥品种的养护,应在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养护,而对于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要持续21-28d。养护混凝土的目的就是使水泥完全水化,使混凝土加速硬化,防止混凝土因气候等因素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混凝土养护一般采用洒水自然养护,针对大型混凝土水工建筑物水分易于蒸发的问题,可以在其表面盖上草帘,再进行洒水养护。此外还有喷涂薄膜养护、塑料薄膜包裹养护、蒸汽法养护等方法。

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建设工程,它的建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利。要想建成高质量的水利工程,一定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各个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经验总结。以期推进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控制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定球.浅谈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8):203-204.

[2]李克艳.探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的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258.

[3]贺天强.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10):111-112.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质量控制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水利工程快速施工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