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

2018-07-12丁幸国刘艳明

水能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应用方式

丁幸国 刘艳明

【摘要】防洪抗旱工作的开展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在水利信息化的带领下,能及时的对各类灾情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对其险情进行调整,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水利信息化在防洪抗旱工作当中的应用,分析水利信息化应用在防汛抗旱中的重要性,让水利信息化可以更好的应用在防汛抗旱的工作当中,确保人们的安全,为我国的社会治安提供保障。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防汛抗旱;应用方式

引言:

现阶段,我国水旱事件的发生频率较高,各个地区都已经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水旱影响,致使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受到了威胁。对此,我国的水利部门必须要加大对防汛抗旱工作的研究力度,深入分析水利信息化的应用特性,综合性的使用水利信息化技术,让水利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应用在防汛抗旱的工作当中,以此来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利事业的发展。

1、水文信息化技术概述

水文信息化技术的使用需要以水文相关的工作为前提,在将信息化技术等融入在其中,尽可能的提高了水文相关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水利工程项目都已经开始应用这项技术,其技术所涵盖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涉及的层次也比较广,在水利防汛抗旱的工作中,这类信息技术的使用能提升其工作开展的效果,并且能针对各类恶劣的天气气候做出相应的处理,降低其水文气象的影响程度。目前,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不均匀性,所以需要不断的分析并研究其实际的水文状况,利用水文信息化技术对其状况进行监测,利用所得到的数據信息,科学合理的调度,最大限度的减低洪涝等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威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2、水利信息化应用在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性

2.1预警能力

季节性的洪水以及干旱的现象对人们的生活影响程度比较大,在一些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需要构建出一个科学有效的检测以及管理的办法,以此来放置洪水以及干旱给人们带来的不良影响,将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洪水的防御过程当中,不仅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洪水的预防性能,还能确保人们的财产安全,降低各类经济损失。

2.2应对灾害能力

在实际的防汛抗旱工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改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对其治理方式进行适时的转变,利用水文信息化技术,并推广其技术,扩展其技术的使用范围以及面积,在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带领下,提升洪涝灾害的应对程度,收集各类洪涝灾害的相关数据信息,让专业的人员深入的分析所收集到的洪涝信息,及时的应对险情的发生,确定出其救援的目的,给人们争得最多抢救时间,降低经济的流失程度,在水利设施的构建过程中,使用水利信息技术能确保其整体的安全程度,具有一定的知道效用,能从多个层面提升其工作的处理能力,让水利工程的开展可以更加的顺畅,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防汛抗旱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3.1覆盖面积有限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部门的网络覆盖面积比较小,大量的数据信息传输工作受到了一定的约束,不能更好的依赖信息技术,其技术的水平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根本无法满足其工作的需求,不能从全局的角度去监督并管理其工作的进展,应对措施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倒是其洪水灾害的危险性进一步的扩大,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不断的扩大其网络信息的覆盖面积,推广该技术,以此来满足目前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基本需求。

3.2基础设施较差,对信息处理能力不够

在防汛抗旱中,离不开对信息的采集以及分析,这其中就包括对汛期河道水位的监测、雨水信息评估、汛情旱情的监测以及抗灾物资需求的分析等,这些多样化数据的需求,在目前所具备的信息处理能力中还难以做到有效分析,从而使得应对灾情时难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4、解决防洪抗旱中信息化技术应用问题的策略

4.1提升防洪抗旱技术的处理能力

在防汛抗旱中,指挥系统是一个关键性的部分,因此需要在信息采集、通信网络、数据统计等方面加强建设工作,一方面需要提升不同部门所管理的水流情况,然后通过分析这些信息,使得各个单位都能够有针对性的灾情应对以及作出处理方案;另一方面是再进一步升级现有的技术系统,弥补已经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有效提升防汛抗旱的能力。

4.2统筹信息化建设与设计的各个项目

由于当前的信息技术在应对防汛抗旱情况中出现一些问题,而通过加强统筹信息技术建设的工作能够使得防汛抗旱的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在信息化的建设中需要充分地做好统一规划以及整体统筹的工作。

4.3建立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4.3.1信息采集系统

采集层次是各类防汛抗早信息采集系统的有机集成。防汛抗旱信息一般划分为水情、工情、雨情和灾情等。

4.3.2数据汇集平台

数据汇集平台包括水雨情、工情和灾情数据汇集,并实现基于数据分布协议的数据管理,重点是保障数据的一致性,在各联网单位之间,实现实时信息的相互交换,从而得到实现资料共享的目的。

4.3.3资金配置

在防汛抗旱中,物资准备制度以及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防洪抗旱物资储备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的对防洪抗旱物资发放缓慢等问题进行有效的缓解,一旦出现险情就能有立即投入。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发生险情时必须要立即就位开展救援,避免因救援不当而带来更大的损失。

5、结语

水利信息化技术在防汛抗旱的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水利信息化的作用下,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进展愈发的顺利,防汛抗旱的工作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水利信息化的额应用,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我国防洪抗旱工作的各类费用支出,将GPS等技术和水利信息化结合在一起,全方位的控制并监测灾情的情况,提升其防洪抗旱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骏骅,丁韬,卢雪峰. 云计算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18)

[2] 黄佩瑾. 浅析长沙望城水利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J]. 建材与装饰. 2017(46)

[3] 水利部审议通过全国水利信息化“十三五”规划[J]. 治黄科技信息. 2016(03)

猜你喜欢

应用方式
“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化学教学的运用探讨
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浅析色彩在动画场景中的视觉感受
探讨高专计算机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方式
让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插上翅膀
微课助力,让小学语文教学大放光彩
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综合实践教学中情景体验法的应用分析
移花接木:试论题库与阅卷系统嫁接的必要
小学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