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实观念在汉印中的体现

2018-07-12田世刚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虚实审美研究

田世刚

【摘 要】“虚实”,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范畴之一,先秦时期老子就认为宇宙万物是“虚”和“实”的统一。汉印延续的时间长达数百年,厚重的文化积淀,无数匠工的创作实践,在汉印中早也渗透了老子的“有”“无”“虚”“实”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汉印;虚实;审美;研究

【中图分类号】G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3-0065-03

汉印历经汉代数百年时间的发展,其规模、体制、艺术审美意识都得以发展完备,达到了一定的历史高度,形成了我国印章艺术史上巍峨的峰峦。因此前人称:“印之宗秦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汉印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凝聚了多少先人的智慧和心血,承载了多少厚重的文化积淀!汉印中早已渗透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汉印利用汉字的欹正、大小、字形的夸张、位置的挪移、线形的变化(包括线的粗細、长短、伸缩、盘绕、穿插等)使之形成有和无、疏和密来达到虚实和谐之美。

一、前人对“虚实”的阐释

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就认为,宇宙万物是“虚”和“实”的统一,“无”和“有”的统一。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荄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第五章)“橐籥”就是风箱。老子认为,天地中间充满了虚空,就像风箱一样。这种虚空,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虚无。虚空中充满了“气”,正因为有了这种充满气的虚空,才有了万物的流动,运化,才有不竭的生命。由此说明了虚处的重要,也正是由于虚处的存在,实实在在的自然界才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

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影响之大也是不可低估的。“有无相生”“虚实结合”也就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概括了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美学特点。并认为,艺术形象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反映有生命的世界。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家谢赫首先提出了“气韵生动”的命题。且“气韵生动”也正是我国传统绘画突出的美学准则。它不光是中国画的要求,其他画种甚至雕刻也都要求“气韵生动”“气韵生动”的“气”,不仅表现于具体的物象,而且表现于物象外的虚空,有了虚空,我们才能去谈“气韵生动”,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才有了生命。中国古代诗文、书画、篆刻的意象结构中,虚空、空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没有虚空,中国诗歌,绘画,书法和篆刻等的意境就不能产生,甚至可以说无意境可言。

二、“虚”和“实”在汉印中的应用

汉印之妙,在于他充满着玄机,在于他在虚实上处理得恰到好处。不管是从章法的整体布局上,还是从字本身笔画的多少上;不管是从字形上,还是从线条上……他们都很讲究虚实的处理。我们在欣赏汉印佳作时,不妨去细细品味它在虚实上的这种美妙。往往印章上的一块小小空白,会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在汉印章法的处理上,韩天衡先生曾说:“汉印之章法,可以说是配篆布置之法。”明代徐上达说:“裁酌成章,使自外护以至中居,安排各当,将弹丸之地亦见备无限精深,更不见寸收百衲,斯称妙合自然。”清代邓石如曾说:“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妙趣乃出。”他这种对章法的表述似乎显得更富有哲理,易于理会,利于理解,也更趋于完整。

疏密是虚实对比的主要表现手法。汉印处理虚实关系,从文字的笔画多少,线条的变化,字的大小、欹正,甚至夸张其字形,挪移其位置等手法来达到印面虚实分明、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内容不同,印面不同,要求不一样,表现手法也就不一样。先人们早在两千年前,就掌握了这些审美的表现手法,并在很多优秀汉印作品中,给我们作了示范。

1.从整体布局上体现虚实。

(1)假司马印(图1)

此印“假”字有意将中间拉开,形成一条缝,使之与本身较疏的“司”字和“印”字空白处形成呼应,其实“假”字在这里完全可以处理得靠近些,但这方印就显得平淡无奇。这条缝看似无关紧要,细细品味,它就相当于画之画眼,诗之诗眼,文之文眼。此处作用可说是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2)诏假司马(图2)

整方印的布白都比较密,特将“假”中略分开留一空隙,这样就使得实中有虚,并且还与对角的“司”字之虚处形成呼应。看似漫不经心的处理,没有高水平的审美意识是无法达到的。

(3)驸马都尉(图3)

四字笔画相差不大,然而人为地将四字往上移,于是便在印的下部留一带红,使得重心上移,形成上实下虚,也达到虚实对比的目的。汉印中人为地移动重心,让印面上某一部位留红(指白文印)形成虚实对比,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有时候整方印都看上去是比较实的,但偶尔在一个字中或在字与字间留一小块空,这就使得整方印实而不板,也正是因为这一小块虚空的地方,使得整方印充满着奇趣,也使得整方印灵动中渗透着生气。

2.选择用字形成虚实。

(1)长水司马(图4)

此印正是利用了字本身间的笔画多少来达到虚实对比的效果的,此印除上下承应外,尚有“水”“司”二字形成对角的空疏呼应,而“长”“马”由于笔画较多,显得较实,也形成了呼应。

(2)关中侯印(图5)

其中“中”字只有几笔,与其余的字一样都占有了四分之一的位置,在三个笔画较多的字的对比下,显得异常地疏,这就构成了很好的虚实分明的章法,并且在此下部留了一条比其他的边都较宽的空白,这就使得此印更加生动,且十分协调。其实要把此印文布置得匀称些也并不难,所以把“中”字屈伸作“弯曲”或“盘绕”就行。但原有的虚实对比度就不太明显了。姜夔在《续书谱》中谈书法时讲到:“书以疏欲风神,密欲老气,如‘佳之四横,‘川之三直,‘鱼之四点,‘画之九画,必须下笔劲净,疏密停匀为佳。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凋疏。”其中“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凋疏。”虽然是在谈书法,难道汉印中就没有这种虚实审美意识吗?在汉印中这类虚实恰当,且又虚实分明、对比强烈的印章,比比皆是,且决非偶然得之,这也是先人们高超技法的表现。

3.线条变化达到虚实。

(1)口扬将军章(图6)

不仅线条忽疏忽密,形成虚实对比,而且将“军”字线条处理得特细其字形也拉长,使之显得更加空疏,虚实对比更加强烈。而“章”字线条虽然较粗,却显得十分融洽,毫无突兀之感。

(2)抚戎司马(图7)

此印中“抚”字笔画最多,所以处理得特别细,使之与其他三字产生虚实对比,并且将“司”字右下部和“戒”字的左上部,都留出一块虚空的空白,产生呼应,同时也更增加了虚实对比之感。在线条粗细上花心思以求虚实对比,在汉印中比比皆是。

4.字形大小产生虚实。

(1)殿中司马(图8)

首先感觉到的是“殿中”二字明显大于“司马”二字,而且“殿”字显得尤为突出。这就与其他三字产生了虚实对比,这是第一层;而最大的“殿”字的右偏旁又特别小,最小的“司”字的“口”部又特别大,又形成了虚实对比,且真是奇得有趣,这是第二层;第三层是“司”字特大的口和右下“中”字的口遥相呼应,这种字有奇大奇小,进而大中有小,小中有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夸张的呼应,形成多层变化,其章法很不一般,可见先人们的智慧。

(2)裨将军章(图9)

此印是很有代表性的凿印佳作,锋颖逼人,险峻挺拔,精神抖擞,大有压倒敌人之势,有意将“将”减省笔画,面积占地最大,使之產生虚实变化,且在整个章法上,字形忽大忽小,忽欹忽正,侧而不倒,屹立峰顶,使得整方印生动、空灵,不愧为印之佳作。像这样处理的好印,在汉印中也是很多的。

细品以上佳作可知,虚实疏密可以说是汉印章法的关键,不讲虚实,给整方印布置匀称均一,那就缺乏了艺术感。从古至今,人们都很讲究虚实相生,车轮中心的圆孔是空的,所以车轮能转动;盆子的中间是空的,所以盆子能盛东西;房子中间和门窗是空的,所以房子能住人。历代篆刻家在对印进行处理时,也不例外,也都很讲究虚实。虚实在汉印作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计朱当白”,于虚无处创妙境,于字形中寓情思。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互为其根,共同建构了汉印作品的审美意象,并使其更加丰富,耐人寻味。有人将汉印比作陶渊明的诗,时间越久越有味。我觉得这毫不夸张。也正因为汉印中虚实的存在才使得汉印成为“玄之又玄,众家之源”的艺术,以其特有的民族文化特性超越了文字本身的价值,在艺术之中具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黄悖.中国古代印论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韩天衡.天衡印谭[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0.

[5]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编[G].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

[6]方小壮.汉印.中国历代印风系列丛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7]祝竹.汉印技法解析[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虚实审美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浅论文人画的虚实
论彩铅素描与古典油画直接画法的共性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以传奇京剧《化人游》为例谈戏曲虚实论及审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