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让学生识知书法之美
2018-07-12李超
李超
【摘 要】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信息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书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渐远,书法继承与发扬的土壤正在退失。由此,社会各界呼吁书法教育进校园。学校、教师如何作为?通过书法美育价值的挖掘与实践,引领学生通过体验,识知书法之美,呈现教学的思考、实践与体悟。
【关键词】体验;书法之美;识知
【中图分类号】G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3-0016-03
书法艺术的内涵丰富,书法教育的价值多元,主旨如何定位,教学如何突破,都是一线书法教师探索的课题。长期以来,笔者着眼于书法美育价值的挖掘,通过长期教学实践,获取了一点在书法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让学生感受美的心得。
一、看一看:在观察中感知形态美
书法是一种空间艺术。书法艺术的空间形式主要表现在线条、结构、章法等方面。书法线条的美表现在粗细、大小、浓淡、滑涩、迟速、刚柔等方面。书法结构的美在于如何通过组装笔画把文字架构得相对平衡.重心达到总体稳定。书法章法的美就是布局巧妙之意,章法即通篇经营之法,是书法艺术美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书法的形态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和表现欲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看”的指导,着力通过引导学生在“看”中感受书法的形态美。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从整体到局部地看,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点到面进行观察。如在教学颜真卿《勤礼碑》时,教师先不急着讲解临摹和书写的要领,而是先让学生整体观察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全文严谨有序,通篇给人端庄肃穆之感。接着再指导学生看每个字的结构,通过让学生观察每个字放在九宫格、田字格、米字格中的样子,使学生感受每一个字的稳重敦实,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笔画线条所在格中的位置,通过看帖和观察教师摹写,感受《勤礼碑》每个字在笔画的长短和粗细中所呈现出来的正直有度。最后,教师再次指导学生由一个字的线条、结构出发,再由字及篇地观看整个碑文,将笔画、结构、篇章、内容统合起来,使《勤礼碑》形态美的价值进一步凸显,使《勤礼碑》的形态美在学生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写一写:在练习中理解融合美
书法的美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融合之美、和谐之美。对于这种美的体验,在主体参与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由此,书法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形成书写的经验,并通过“经验化”的学习,初步掌握书写的技能,并且经过长期的练习,水平逐步达到能够进行艺术创作的高度。因此,在小学书法教学中,必须要给“写”留出足够的时间,“写”也是学生书法学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是学生书法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体验方式。通过“写”这种主体参与方式,学生对于书法之美的体验才会更真实和鲜活。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注重启蒙性、尝试性、体验性和表达性,因此,书法教学中的“写”应该关注两头。
一是注重教师的范写和导写。教学中,教师的范写能够让学生形象感知落笔的轻重起合、笔画的粗细浓淡、书写的转折顿挫;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教师在范写过程中精神的专注与书写的严谨。通过教师的范写,可以让学生感知隶书的柔性与波动,楷书的正直和坚挺,行书的流畅与飘逸,草书的起伏与张合,感知它们都是精神气韵与技巧技法的完美结合。这为学生的练习做出了精神的引领和技法的指导。
二是要注重学生的练习和表达。书法技法的掌握必须通过反复持续的练习达成。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从直觉感受推深至手摹创作。因此,在指导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帖、描红、仿影、临帖、摹写,循序渐进,直至能完整地创作书法作品。通过持续有序的练习,促进学生对于书法笔法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做到“心中有字”。在练习和表达中,学生能够通过笔画的长短、粗细、疏密等进行交叉、搭配,营造不同的形态。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能掌握笔法技巧,更能体验书法表达的乐趣,使身心与书法融合,获得愉悦的体验,享受学习之乐。
三、评一评:在交流中辨识独特美
正如无法在一棵树上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一份书法作品也都是唯一和独特的。书法具有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特点。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于书法作品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对于书法表达的不同方式和思考,由此,学生书写的内容便更具有其独特性。
如在学生学习了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之后,教师请学生临帖书写,然后把学生完成的临帖作品张贴在教室四周,请学生互相巡看并进行评点。评点的过程中,教师请学生先互相说说作品的优点:有的学生说“第5号作品的笔画粗细匀称,很和谐”;有的学生说“第21号作品在处理‘处这个字的时候,注意了笔画间的穿插,使整个字看上去结构特别平稳”……每一幅作品的优点都说过之后,教师再请大家根据自己的作品,对照优点给自己提一个小建议,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练习写一幅作品,用這幅作品替换前一幅作品。最后,教师请每一位学生站在自己的作品前,说一说后一幅作品与前一幅作品相比,哪些方面进步了。
教学中,教师提供学生充分练习、品评、交流的空间,提供学生相互发现、自我认识的空间,提供学生不断练习获得成长的机会,提供学生从自己出发,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学生感受到每一次书写都是一次提高,每一幅作品都有价值,每一次创作都是美好的体验,所有的作品,都有着一份自我成长的独特之美。
四、赏一赏:在品鉴中感悟意蕴美
书法兼具文化美与艺术美,意蕴是书法美的核心所在,而这恰恰是学生书法学习感悟的难点。书法,若缺少了意蕴之美,就缺少了灵魂。欣赏,是指导学生感悟意蕴美的有效方式,也是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体验方式。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欣赏一般以三个层次展开,遵循从整体感知到局部关注再到整体感悟的认知规律,使学习感悟呈螺旋上升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书法的意蕴美,欣赏的作品最好选择我国古代书法经典名帖,如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米芾的《蜀素帖》等。
第一层次,欣赏书法与内容结合之美。颜真卿《勤礼碑》的文字讲究正直有度,米芾《蜀素帖》的文字注重偏欹呼应,怀素《食鱼帖》的文字强调简练精确,书法的文字结构险约取胜,富有新意,形成一个多元统一的和谐境界。
第二层次,欣赏书法与类别相应之美。让学生理解书法中的浑厚、圆润、流畅等笔意,再按图索骥寻找历代书法名家作品进行针对性讲解: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然后教师通过实际范写引导学生去体悟。
第三层次,欣赏书法与情感呼应之美。如《兰亭集序》,其章法疏而险峻,结字顾盼相映,体现晋士大夫的潇散恬淡和王羲之微醺后的朗达俊逸。而《祭侄文稿》,起始用笔凝重有致,表达出作者较为理智和慎重,而后逐步任意挥洒,随心所欲,不讲究用笔用墨,信手所涂,字字珠玑,表达出作者愤怒激昂之情。让学生从书法大家的“随心所欲”、自由表达中感知书法的最高境界。
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学习书法的不同阶段,都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欣赏,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书法的意蕴美,植入心田,继而成为学生书法创作的灵魂。
总之,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身体、心灵、思维和情境互动下进行,通过体验,学生才能较好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才能更好地体悟书法之美。以上的几种体验学习的方式也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同时,书法学习中识知美的方式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其关键是“得法”。相信,书法教学中,通过教师有效的引领与指导,学生一定能在体验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