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探究
2018-07-11杨珏
杨珏
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生学习的自主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本人,让学生能够自我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如何使学生学得更有效。这肯定不是老师的多讲包办,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越自主,学习就越有效;教师的智慧在于恰到好处地点拨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引而成趣,乐于自主学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自主探究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按比分配”时,一上课,我就把学生带入了帮体育老师分球的情境中。“体育老师想请你们帮帮他的忙,给三年级的学生分篮球,张老师有12个球,要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你们看怎么分?”学生听到题,纷纷议论起来,交流后,基本上都同意男女各分6个。这时,我说:“你们这种分法王老师试过,可三年级的男同学非常不满,说这样不合理。他们说,我们16个人,怎么和她们8个人分得一样多呢?老师太偏向了。那你们觉得怎样分才算公平呢?”学生们又陷入了沉思,经过讨论,有学生提出建议:按男女学生人数的多少来分,多的多分点,少的少分点。有的学生起来争议:那到底多分多少呢?我及时抓住时机:“对,多的要多分,少的要少分,那么有没有一定的依据呢?”又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们自己总结出“应按人数的比来分配,就比较合理了”。可见,这种学生密切相连的生活事例,对学生而言,有着一种多么强烈的亲和力,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自然对探究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这种浓厚的兴趣又给了小學生的自主探究带来不可估量的活动。
二、引而有法,学会自主学习
小学生受其知识经验的限制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很难真正实现独立的自主探索。为此,教师适时、适度地为学生提供探索方法的支撑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课时,如果教师仅仅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圆柱的特征,可能不少学生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生的探索之所以不能深入,是因为缺乏探索方法的借鉴和支撑。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的方法,谈谈准备怎样研究圆柱的特征,然后再放手让学生去研究圆柱的特征,效果会好得多。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时候学生缺少的不是探索的方法,而是已有活动经验和方法的唤醒。一旦学生拥有了探索方法的借鉴和支撑,他们就掌握了探索新知的主动权,也才可能真正自主地经历探索和发现结论的过程,形成对结论本身和探索过程的深刻、丰富的体验。
三、引而用问,勇于自主学习
要使课堂教学始终在学生情绪的最佳状态中进行,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就应使学生兴趣盎然,有启迪学生思维的魅力。通过利用学生的质疑问题来推进教学,让学生在问题的层层深化中勇于自主学习。如,教堂“求平均数应用题”,出示题目:两个采煤小组去采煤,第一组有10人,平均每人采煤6吨,第二组有10人,平均每人采煤8吨,这两组平均每人采煤多少啊?学生列式为:(6×10+8×10)÷(10+10)=7(吨)。这时有位学生提出疑问:能不能用“(6+8)÷2”来计算?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及时引导大家讨论“能不能”、“为什么能”,然后将题中“第二组有10人”改为“第二组有9人”,问学生还能不能用第二种方法来解答。通过讨论,并借助线段图,学生发现如果按第二种方法来做,不能正确求出两个组平均每人采煤多少吨,从而明白只有两个份数相同时,才可以用两个数相加除以2,进而引申为当三个份数相同时,才可以用三个数相加除以3……通过这样步步追问,学生才不会将第二种方法滥用,才能对“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含义有深刻的认识。
四、引而深思,深入自主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产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是问题。学生没有问题,或者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就不会主动进行深入的思考。因此,教师既要善于设计一些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给学生的思考提供方向,也应善于设计一些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小问题。以“梯形的面积”教学为例,我们来看一位教师将学生的交流逐步引向深入的教学片段。
首先,教师让学生说说对梯形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之后再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梯形(一个或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通过折折、剪剪、拼拼,看还能发现什么?学生独立操作后,进行交流。
生1:我发现任何梯形都能分成两个三角形。
生2:我发现任何梯形都可以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3:我发现只要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在一起,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4:我还发现将梯形上下对折,沿着折痕剪开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教师及时表扬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然后启发学生还想研究梯形的哪些问题。当学生说出想研究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又让学生交流指导梯形面积公式的初步设想;最后让学生分组探索。学生在交流时提出了丰富多彩的、富有创意的思路和想法。“能将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问题来解决,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在这些方法中,你最欣赏哪一种?”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注意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素材(一个或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使学生有机会从多种角度研究梯形的特点,为自主探索梯形面积公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在学生提出用多种方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后,教师又提出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形成优化的方法。学生在交流中思考着,体验着。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当学生尽责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学习的效果最佳。自主学习是涉及人情、知、意三方面的心理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引导。
【作者单位:启东市桂林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