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材内容的重组与创新
2018-07-11王红林
王红林
教材是提供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和思路,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境、地域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进行重组和创新,实现因材施教、因地施教、因人施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自身对科学教材的解读和驾驭能力。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要求教师积极主动、灵活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但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依然有许多教师把教材当作圣经,照本宣科地教。怎样让自己的科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科学课常教常新,多年来,笔者不断尝试着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创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以科教版六下《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一、变回忆为观察实验,激发探究热情
原教材内容:
米饭是我们的主食,我们几乎天天在吃米饭,吃进去的米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我的重组设计:
用一个托盘分别为每一组学生准备一小份大米、米粉和米饭。教师叙述:米碾碎变成了米粉,米加热变成了米饭,你们觉得它们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请小组仔细观察展开讨论,并说说你们的理由。
原教材的设计,让学生凭空想象米饭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文图回答起来很空洞,也失去了科学课探究的初衷。而通过我的重组设计,可以将大米到米粉和大米到米饭的变化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教材内容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浅显为深刻,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米粉和米饭的本质特点,能够比较容易地区分它们发生的不同变化,并且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既体验了科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了科学观察和探究的能力,又获取了科学知识。
二、化验证为探究实验,丰富探究内涵
原教材内容:
在米饭上滴一滴碘酒,发现什么现象?
我的重组设计:
给每个小组准备三瓶不同颜色的液体,如果把三种不同颜色的液体分别滴在米饭上,米饭的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请每个同学先预测后实验,它们的变化一样吗?小组讨论,并说说理由。(注:红液体为红墨水、蓝液体为蓝墨水、黄液体为碘酒)
原教材是一个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忽略了其探究性,即按给出的步骤“照方抓药”来验证某种物质的性质。这样的实验教学最多只能将前人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将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 引导他们把注意力从注重实验结果转移到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操作上来;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使科学课变为动手、动脑课,变为实践课。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亲身探究和实践,这些知识才在学生心中真正获得新生和意义;获得“深层理解”。这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三、从实验到分析思考,升华探究层次
原教材内容:
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我的重组设计: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很多食物,请你们预测一下你们带的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呢?
说说你们检验的结果,看看有没有其他新的发现?
原教材的实验设计,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和思维成分,学生动手不动脑,探究层次和内涵都很浅。这样虽然能保证较长的探究时间,但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只是动了手,到底在探究什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却说不上来。我的重组设计增加了“预测”和“新发现”板块,关注到了探究活动的价值。“预测”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已有经验对物质是否含有淀粉进行判断;“新发现”则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等做出分析、处理和归纳。让学生从获得的信息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把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形成一定水平的科学概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四、从舍弃到创新补充,弥补教材缺陷
原教材内容:
用毛笔蘸淀粉调制的液体,在白纸上写下几个字,晾干后送给同学,让同学想办法让报纸上的字显示出来。
我的重组设计:
小明通过本课的研究得出结论:粮食类和薯类以及制品的淀粉含量都很高,白菜、黄瓜、西红柿这些蔬菜以及梨、橘子等水果一般淀粉含量很少。他的结论对不对呢?请同学们课后设计实驗去证实!
原教材的设计,我在课前对于制作神秘信件实验,做了多次试验,结果很不明显,原因是现在的纸张成分大多都含有较多的淀粉成分(只有纯木浆纸的淀粉含量很少),即使不在上面涂淀粉,滴上碘酒也会变得很蓝。这样的实验课堂上操作起来很难成功,课后学生更是难以复制,这充分暴露了教材的缺陷。因此,我商榷了这部分内容,增加了更具挑战和思维成分的开放题目,不管学生探究的结果正确与否,最起码他们经历了探究和思维的过程,这正是小学科学课标倡导的理念。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师在平时的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敢于突破教材的束缚,要因时、因地、因人,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地取舍、重组和创新,实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提升自身对科学教材的解读和驾驭能力,拓宽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空间。
【作者单位:常山县东案中心小学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