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语言生活与现代汉语教学的结合

2018-07-11张寒冰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教学

【摘 要】本文论述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的意义,认为要改变学生对“现代汉语”课程的畏难态度,需要把鲜活的日常语言现象与抽象的语言学理论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充分利用方言及民族语的辅助作用,以及新鲜的语言材料,真正实现“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现代汉语 教学 语言生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4C-0145-02

“现代汉语”是我国高校文学院学生,包括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及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核心类专业必修课。“现代汉语”这门课程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接触专业课的同学来说,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课。说熟悉,是因为“现代汉语”的学习内容就是同学们日常使用的普通话;说陌生,是因为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以文学教学为主,学生几乎不接触语言学知识,缺少从高中到本科的过渡。“现代汉语”作为语言学类的课程,其性质介于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从学习对象到学习方法与文学类课程相比都有很大的差异。因而,面对着因对文学感兴趣而进入文学院学习的学生,教师经常会被问到学习“现代汉语”有什么用,或者被反映“现代汉语”听不懂、很难学。这些问题都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是什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一、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

邵敬敏先生曾对“现代汉语”这门课程做出过精准的定位,他认为现代汉语“既不是一门工具课(非古代汉语),也不是一门实践课(非写作),更不是一门理论课(非语言学概论),但是,实际上它兼有工具、理论和实践三方面的性质。它是一门为高校文科(特别是中文系)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一方面要讲授大量有关现代汉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强调以分析方法为核心,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使他们具有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必要素质”。结合邵敬敏先生的论述及自身的教学体会,我们认为学习“现代汉语”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以一种科学的精神去探究为什么。我们在“引言”中谈到,“现代汉语”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课,熟悉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已经掌握了汉语这一交流工具,但是知其然不等于知其所以然,对于语言的学习尤其如此。我们认为,大学教育不应该都是以就业为目标的应用性教育,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对“为什么”进行思考和探索,即使这种“为什么”在目前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用。比如,在“语音”一章讲到上声的音变时,课本上(以黄廖本为例)讲到“上声+轻声”会有两种不同的音变结果,但很少有学生会来问为什么同样的前提会得到不同结果。我们认为学生这种只习惯记忆,而不习惯发问的现状是值得担忧的,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二)锻炼理性的逻辑思维与分析方法。“现代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学课程,其性质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在学习对象与学习方法上与文学有很大的不同。选择进入文学院学习的学生大多感性思维有余而理性思维不足,所以很多学生会觉得语言学课程枯燥、难学。在课堂上请学生回答问题,即便他们说出了正确答案,但老师追问一句为什么,经常得到的答案就是“我感觉”,说不出分析的方法和过程。我们认为,在文学院的课程体系中,非常需要“现代汉语”等语言学课程对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进行训练,提高分析能力,并学会举一反三,将学到的分析方法应用到日常及将来的学习工作中。

(三)更好地欣赏与使用自己的母语。与前两点相比,这一意义就较为直接了,比如通过语音的学习可以指导普通话学习,通过韵律的学习可以分析或写作诗文,通过词汇、语法及修辞的学习可以遣词炼句,提高表达能力等。当然,我们还是要认清“现代汉语”作为基础课和综合课的定位,不可能要求通过这一门课的学习就提高汉语写作与表达能力,这是不切实际的。

二、从语言生活到现代汉语教学

“现代汉语”课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很多学生觉得它抽象、烦琐、枯燥,难学难懂也是事实,面对这一问题,就需要任课教师从如何教上下功夫。相比于其他课程,“现代汉语”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每天都在使用的普通话,而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已知感知未知,从具体感知抽象,所以,把鲜活的日常语言现象和抽象的语言学知识相结合,我们认为应该会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把日常语言生活和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相结合进行一些不成系统的讨论。

(一)语言是对生活的临摹。符号具有任意性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语言作为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它在本质上是人类感知、认识世界,通过心智活动将经验到的外在现实加以概念化,并将其编码的结果。关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在本科一年级的时候还不宜直接讲授,但将语言是对生活的临摹这一思路应用到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却是非常直观有趣的。例如“语音”一章在讲到元音的发音时,我们会举到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比如:我们家邻居有一对儿龙凤胎,小名“叮叮”和“咚咚”,让学生猜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大家都会说“叮叮”是女孩,“咚咚”是男孩;再如我们描写小雨的时候会用“淅淅沥沥”,描写大雨的时候会用“哗哗啦啦”;“呜呜”是小声哭,“哇哇”是大声哭,實际上这些“约定俗称”的名称背后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以这些简单的语言现象为切入,我们就会讲到元音的发音,讲完元音的发音后,大家用这些知识再去分析引入的语言现象,就会发现:原来“叮叮”“淅淅沥沥”“呜呜”它们的元音是i和u,这两个元音都是高元音,开口度最小,所以听起来比较细小,而“咚咚”、“哗哗啦啦”和“哇哇”它们的元音是a和o,开口度比较大,所以听起来比较宏大,由此知识再讲到音节结构分析,学生就会明白为什么同时出现时,a、o、e会充当韵腹,而i、u、ü则作韵头或韵尾。根据我们的经验,每讲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课堂都是非常活跃的,一方面学生觉得用一些语音学知识解释他们日常未曾思考过的语言现象非常有趣,另一方面这些语言现象也让大家对知识点的记忆非常牢固,很有收获。

(二)充分利用方言及民族语的辅助作用。广义的现代汉语除了指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外,还包括方言,“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普通话,但不应该忽视方言对现代汉语教学的辅助作用。广西地区方言复杂,与普通话差异较大,除此以外还有数量丰富的民族语,我们的学生大多以方言或民族语为母语,充分利用这些语言与普通话进行对比,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广西本地的同学外,我们的学生也来自全国各地,把各地的方言放在一起展示,能使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普通话与方言及民族语的比较,学生也能更清晰地了解普通话的特点。比如在普通话的22个辅音中,ng是不能做声母的,但是在粤语、客家话等方言中就可以;比如讲到声、韵母时,就可以利用各地在学习普通话时的偏误进行辨析,例如平翘不分、nl不分、hf不分、前后鼻音不分、送气与不送气不分等;再如调值与调类的对应关系,入声的分化等,这些都是比较难理解的内容,但结合学生的方言一讲,就会非常直观,容易理解。除了语音部分外,词汇及语法可与方言或民族语进行比较的地方也非常多,通过我们的课堂引导,课后经常会有学生来说我们那的话怎么怎么说,和普通话不一样,我们认为能引发学生这样的主动思考,这样的教学就是有价值的。

(三)充分利用新鲜的语言材料。在当今社会,语言的活跃度非常高,变化非常快,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十八九岁的青年学生,正是新鲜语言的主要使用者,而作为教师,年龄上往往比学生大一轮以上,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代沟,如果教师只采用课本上中规中矩的例子进行讲解,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语言学教师,必须主动学习,成为能和学生进行无障碍交流的“语言同龄人”。当然,使用新鲜的语言材料目的并不在语言材料本身,而是借助這些材料引发学生的兴趣,去学习基础的语言学知识。比如讲到词和语素,“尴尬”原本是毫无争议的联绵词,是一个语素,但近年来却产生了大量的“尬舞”“尬演”“尬笑”等“尬”的独立用法,这些现象我们需要思考该如何跟学生讲解。现在微信、微博十分活跃,我们经常能在上面看到一些搞笑段子,这些段子之所以好笑,其实是蕴含了一些语言学道理的,把这些段子拿到课堂上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效果非常好。比如以下两个段子:

(1)甲:你不会不喜欢我?

乙:不会。

甲:那我教你好了。

(2)甲:你为什么这么黑?

乙:我不想白活这一生。

这两个段子之所以好笑,是因为说话人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多义词义项的错位。再如两个人初次见面互相介绍自己:

(3)甲:我姓白,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白。

乙:我姓马,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马。

这两个人的介绍不同于我们平时说的“我姓白,白色的白”,但是他们却非常巧妙地运用了语义场的提示作用。

这些段子写手是非常高明的语言运用者,但他们可能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所运用到的语言学知识,我们把这些语言材料拿到课堂上,并不是简单地为博学生一笑,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借以掌握相应的语言学知识,引发学习兴趣。

总之,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对于“现代汉语”来说,我们的教学艺术更离不开生活。语言学理论本身就来自对日常语言的观察,所以我们不能脱离语言生活去讲语言知识,这也要求我们现代汉语教师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不断积累,才能不断更新课堂,做学生真正的“语言同龄人”。从日常语言生活启发学生系统学习语言知识,再引导学生利用语言知识去分析语言、应用语言,只有这样,现代汉语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教学指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5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83

【作者简介】张寒冰(1986— ),女,河南濮阳人,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学。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教学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