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优化专业结构的思考
2018-07-11陈星
陈星
【摘 要】本文论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工作的必要性,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出发积极提升专业设置的合理配置效果、优化专业结构形成多元化发展、将职业教育集团作为专业建设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以当地产业的发展和院校的专业规模为依据形成错位发展等措施,有效推进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结构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4C-0098-03
高职院校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给社会发展输送大量的专业性高素质人才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高职院校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供给的技能人才能否有效满足“需求侧”。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进行当中,面临着较多的问题,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加以控制。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专业结构优化工作的必要性
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社会背景之下,高职院校自身的建设工作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需要切实有效加强自身的专业结构优化工作。
(一)高职院校招生专业的充分供给是强国战略的内在需要。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以及我国提升国内经济的发展潜力,需要有大量的高素质、综合性强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支撑。高职院校作为重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专业供给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受到国内办学体制的影响和相应职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晚的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开设的专业无法有效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切合当前社会的发展情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积极充实和丰富自身的专业,针对专业设置机制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开展相应的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积极建设动态性的专业结构优化体系,促进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更好地面向国家专业化、现代化的布局情况,在全国各省区市积极开展合理的招生分布工作,促进高职院校的招生专业积极开展转型工作,更好地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工作是有效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重点是培养优秀的高素质建设性人才,所开设的各个专业都应该有效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社会背景之下,应积极开展相应的专业建设工作,积极促进专业结构调整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现实,使其能够和现代行业和产业进行良好的对接,真正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作用。同时,还需要注意到的是,现代企业产业升级脚步的不断加快,对于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就需要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步伐,提升现代职业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专业结构优化工作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专业结构优化工作,这是高职院校自身获得不断发展的内在需要。高职院校在实际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将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作为教学目标,这其中为了有效提升人才的培养效果,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情况,及时调整自身的专业设置情况,加强专业建设工作。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专业结构优化工作,针对结合当前市場上的实际需求,增加、删改或者调整、合并相应的专业,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有效提升学校自身的声誉和形象,促进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实情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能够为后续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和产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形势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情况,与国内外的市场需求方面相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脱节情况,结构性缺失的问题,导致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难以有效适应很多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更无法有效引领这些新兴产业的良好发展。出现脱节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设计自身专业和开展专业布局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从国家整体战略发展、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更加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和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情况,这样专业的设置情况,将会造成严重的教育资源浪费情况,培养出来的很多人才无法真正发挥他们的优势。第二,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所设置的课程建设内容和现实生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脱节情况,也就是说无法和实际的生产过程保持良好的一致性。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趋同化现象十分严重。现代社会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对于现代新型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单一性的技能人才已经无法有效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将更能够取得现代企业的青睐。当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趋同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导致人才很难有效适应当前的国际市场竞争需求,影响到了人才自身的发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趋同化的现象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学校自身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这样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肯定也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这样就无法满足现代企业、人才市场对于人才个性化的需求,学生自身的发展道路受到阻碍,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惰性限制了其专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市场经济在不断的转型和升级当中,但是当前的教育工作却没有保持同样的发展步伐,现阶段仍然有很多高职院校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惰性,没有积极开展相应的改革调整工作,具体体现在专业结构方面,就是没有从现实社会发展情况出发,积极设置一些新型的专业和课程,并且专业结构之间的不合理性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对于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需要积极开展专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工作,但是高职院校自身的惰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导致人才缺乏良好的创新创业精神。
三、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策略和方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开展专业结构优化工作,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步伐,提升专业设置的整体水平,为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结构优化改革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切实有效地采用一些策略和方式,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出发,积极提升专业设置的合理配置效果。高职院校需要在专业结构的调整工作之中,采用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措施,这是当前国内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重要要求。高职院校开展相应的专业改革工作,应从企业、用人单位和市场需求的情况出发,针对专业结构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保证人才供应链和经济产业链保持良好的对接。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结构优化改革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配置效果。首先,取消限制就业率低专业的招生情况,从产业行业对于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取消无效供给的招生方式。其次,积极支持战略新兴产业专业的设立。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促进很多战略新兴产业的良好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将较大的物质发展需求作为重要的基础,因而需要积极开展综合效益好的专业设置工作,将以往的与社会脱节的传统专业进行调整,积极设立一些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较大的新型专业,从现代社会的专业出发,选择合适的专业加入到整体的课程体系之中,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二)优化专业结构形成多元化发展。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过程中,应促使专业建设和改革工作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综合性人才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主流性人才,同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较为多样,对此,高职院校应积极采用良好的贯通思维,开展相应的专业设置和改革工作,促进当前职业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首先,积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针对当前人才市场上的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积极开展相应的专业设置工作。其次,在调整相关专业的过程中,积极开展相应的研讨会议,针对各项专业的时代性、专业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讨论和研究,从而加强专业结构本身的多元化效果。再次,高职院校应丰富自身的专业设置情况,积极构建一些跨专业的结构体系。
(三)将职业教育集团作为专业建设重要的支撑和保障。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应积极从地区性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实际需求,将教育工作和产业进行良好的对接。校企合作是最为合适的途径,能够起到积极效果。职业教育集团是校企合作工作顺利进行的最优载体,能够为积极开展优质的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搭建合适的平台,有效解决高职教育和现代社会需求中的脱节问题。职业教育集团对于高职院校进行专业结构优化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能积极整合当前的教学资源、行业资源,为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优化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设施,促进资源共享工作取得良好成果。
(四)专业结构优化要以当地产业的发展和院校的专业规模为依据,形成错位发展。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结构优化工作的过程中,应有效适应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需求,从当地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行业发展自身的需求出发,积极设置好相应的专业,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为当地企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结构优化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当地其他高职院校的专业规模,尽可能地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培养自身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特色的专业。比如,高职院校设置一些新兴专业时,应针对当地周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充分考察,融合这些院校的专业设置优势,结合一些新型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需求,将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和其他高职院校专业规模的实际情况,充分纳入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工作体系中,积极促进专业结构优化工作的错位发展,提升高职院校自身专业结构优化工作的整体水平。
总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专业结构优化改革工作。但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实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和产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趋同化现象十分严重,以及高职院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惰性限制了其专业(下转第120页)(上接第99页)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对此,高职院校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出发,积极提升专业设置的合理配置效果,积极促进专业建设的多元化发展,将职业教育集团作为专业建设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淑菊.我国高职院校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2]易丹华,翟树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探讨——以广东清远市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
[3]戴云慧,张育频,张甜,等.大力发展张家口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4]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2)
[5]徐恒山,丁明利,张丹.高职院校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以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为例[J].职业,2014(2)
[6]李静.高职院校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以《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课程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2(19)
[7]Kizielewicz J,Lukovic T.The Phenomenon of the Marina Development to Support the European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Transna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arine Navigation & Safety of Sea Transportation,2013(3)
[8]李尔彬,耿玉德,孙延华,等.論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基于市场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
[9]程晓兰,赵玉意.由POCIB大赛引发的国际贸易专业实践课程创新的思考——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J].价值工程,2016(8)
[10]李楠.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5(4)
【作者简介】陈 星(1971—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信息与统计分析。
(责编 黎 原)